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丹丹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5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植物
  • 2篇植物生长
  • 2篇植物生长发育
  • 2篇生长发育
  • 2篇生长发育阶段
  • 2篇碳链
  • 2篇拟南芥
  • 2篇区系
  • 2篇区系特征
  • 2篇缺钾
  • 2篇苦苣
  • 2篇苦苣苔科
  • 2篇苦苣苔科植物
  • 2篇环境响应
  • 2篇发育阶段
  • 1篇灯盏
  • 1篇灯盏花
  • 1篇杜鹃
  • 1篇杜鹃花
  • 1篇杜鹃花科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2篇红河学院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市植物园
  • 1篇贵州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王丹丹
  • 7篇李唯奇
  • 4篇郑国伟
  • 2篇郑艳玲
  • 2篇李恒
  • 2篇禹晓梅
  • 2篇郁步竹
  • 2篇李艳
  • 2篇贾艳霞
  • 2篇张旭东
  • 1篇李爱花
  • 1篇林亮
  • 1篇袁彬

传媒

  • 2篇广西植物
  • 2篇西部林业科学
  • 2篇植物分类与资...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黎贡山杜鹃花科植物区系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杜鹃花科(含越橘科)是高黎贡山地区含有木本植物最多的科,研究其分布区类型组成和多样性格局对认识高黎贡山植物区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高黎贡山杜鹃花科植物为研究对象,从该科各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县的分布,海拔分布,以及特有种情况来研究高黎贡山杜鹃花科的区系性质和多样性格局.结果表明,高黎贡山地区杜鹃花科共有11属共235种.其属的分布区类型以北温带分布和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居多,各有3个属;而种的分布区类型更为集中,温带性质的种占了99.15%,以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东亚分布有125种,占到高黎贡山杜鹃花种类的53.19 %.中国特有分布有108种,占本区域杜鹃花科植物种数的45.96%.属和种的分析都表明本区域杜鹃花科植物区系具有强烈的温带性质,也表明本区域杜鹃花科植物区系以温带起源为主,并在山地环境下进一步向温带性质发展和强化.在所涉及的高黎贡山7个县中,以北部的贡山县分布杜鹃花科植物和高黎贡山特有杜鹃花科种类最多,分别有190种和30种,这可能与高黎贡山北段的气候条件更优越,地理条件更复杂有关.垂直方向上,在2 000-3 600 m之间杜鹃花科植物丰富度最大,在这个区域的每个100m 海拔段内都有80种以上杜鹃花科植物,以及10种以上的高黎贡山特有杜鹃花科植物,这应该与本海拔段内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较高的隔离程度有关.
李新辉王丹丹李恒
关键词:杜鹃花科区系特征
高黎贡山兰科植物区系特征被引量:2
2017年
兰科植物是高黎贡山地区分布种类最多的科,研究兰科植物多样性对认识高黎贡山植物区系有较大的代表意义.本文以高黎贡山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从兰科植物的生活型、来源、特有现象等角度分析了高黎贡山兰科植物的多样性以及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本区兰科植物共有98属364种,包括地生兰,附生兰和腐生兰3种生活型.属级分布区类型较为多样,但以热带成分最多,占58.18%;种级分布区类型较为集中,温带成分占91.21%,表明以热带起源为主的兰科植物区系在山地环境的发展和适应.从分布上来讲,高黎贡山北段的贡山县兰科植物最丰富,有237种,其中中国特有和高黎贡山特有植物也最多,这很可能与北段具有更复杂的地形和更强烈的地表褶皱等因素有关.垂直方向上,本区的海拔1 800 -2 200m段兰科植物最多,1 700 -2 800m含有最多的中国特有兰科植物,1 800 -2 900m 含有最多的高黎贡山特有兰科植物.中国特有兰科植物和高黎贡山特有兰科植物在各个海拔段的分布与相对应海拔兰科植物数量的比例随着海拔的上升而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这表明在高黎贡山地区,随着海拔和纬度的上升,地理隔离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环境更有利于兰科植物,特别是特有兰科植物的兴盛和发展.
李新辉王丹丹李恒
关键词:兰科植物生活型区系特征
植物在缺钾胁迫中膜稳定性的变化(英文)被引量:1
2014年
植物维持膜的功能是其抵御胁迫的关键问题,而维持膜功能必须要保持膜的稳定性和合适的流动性。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植物主要是通过积累叶片膜脂和保持根部膜脂基本不变来适应长期缺钾。在本研究中,以拟南芥和其具有耐受缺钾胁迫特性的近缘种须弥芥为对象,研究了与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的双键指数(double bond index,DBI)的变化,发现长期缺钾条件下,两种植物叶片中总的DBI保持不变,根部总的DBI略有降低。同时研究了与膜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溶血磷脂的含量和DGDG/MGDG以及PC/PE这两个比值的变化,发现长期缺钾后拟南芥和须弥芥叶片中溶血磷脂的总量呈上升趋势,根部溶血磷脂总量基本保持不变;无论在对照还是缺钾条件下,拟南芥溶血磷脂的总含量要高于须弥芥。须弥芥叶片具有更高的DGDG/MGDG值,根部具有更高的PC/PE值,说明长期缺钾条件下须弥芥膜的稳定性可能更好。这可能是须弥芥耐缺钾的原因之一。
王丹丹郑国伟李唯奇
关键词:拟南芥膜流动性膜稳定性
苦苣苔科植物超低温保存方法
本发明提供苦苣苔科植物超低温保存方法,利用叶圆片法诱导不定芽后通过微滴玻璃化法进行超低温保存。将圆叶唇柱苣苔(Chirita dielsii)、美丽唇柱苣苔(Chirita speciosa)、吊石苣苔(Lysionot...
李唯奇林亮袁彬王丹丹覃香世
文献传递
测量植物发育阶段、生长状态、环境响应及植物寿命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植物的发育阶段、生长状态、环境压力响应和预测植物寿命的分子方法。本发明将细胞膜脂的碳链长度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和环境响应联系起来、与植物的寿命联系起来。可运用于对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生长状态、环境响应及寿命...
李唯奇郑国伟李艳贾艳霞禹晓梅张旭东郁步竹王丹丹郑艳玲
文献传递
测量植物发育阶段、生长状态、环境响应及植物寿命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植物的发育阶段、生长状态、环境压力响应和预测植物寿命的分子方法。本发明将细胞膜脂的碳链长度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和环境响应联系起来、与植物的寿命联系起来。可运用于对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生长状态、环境响应及寿命...
李唯奇郑国伟李艳贾艳霞禹晓梅张旭东郁步竹王丹丹郑艳玲
文献传递
两种不同生境苦苣苔科植物的复苏特性及其对水分的光合和生理响应被引量:1
2022年
复苏植物可以耐受极度干旱的环境,脱水至10%相对水分含量后仍然可以复苏。苦苣苔科植物包含有较多复苏植物,不同类群的复苏机理可能存在差异。该文选择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石灰岩地区的锈色蛛毛苣苔(Paraboea rufescens)和心叶马铃苣苔(Oreocharis cordatula)两种苦苣苔科植物,并对这两个物种的叶片先分别脱水1、2、3 d,再分别复水1 d,检测不同脱水复水过程的叶片形态、相对含水量(RWC)、光合活性、膜完整性、渗透调节物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锈色蛛毛苣苔的叶圆片在脱水后即发生向内折叠,脱水2 d时将叶上表面完全包裹,同时表征最大光合潜力的叶绿素荧光F_(v)/F_(m)受到抑制;而心叶马铃苣苔的叶片仅发生轻度皱缩,且F_(v)/F_(m)基本维持对照水平,同时具有更高的光保护能力[Y(NPQ)];复水后,两个物种的叶片均展开,F_(v)/F_(m)恢复。(2)两个物种均在脱水2 d时,RWC降低至5%,相对电导率(REC)分别升高至51.8%和56.2%,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复水后,RWC、REC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恢复到对照水平。(3)进一步脱水3 d时,锈色蛛毛苣苔和心叶马铃苣苔叶片RWC均达到1.5%,复水后的REC升高至95%,F_(v)/F_(m)消失。(4)锈色蛛毛苣苔在可复苏脱水复水过程的叶绿素a+b含量下降50%,而心叶马铃苣苔基本保持不变,说明二者均为叶绿素维持型复苏植物,可在脱水后复水时迅速恢复光合作用;在脱水复水过程中,两个物种的丙二醛(MDA)含量均无显著变化,且保持极低水平,说明两个物种在极度干旱条件下可以维持其细胞膜脂免于被氧化。综上所述,两个物种可以耐受5%RWC脱水,均为复苏植物。剧烈脱水时,锈色蛛毛苣苔通过卷缩叶片来避免吸收过量光照对植物造成伤害;而心叶马铃苣苔则通过光系统Ⅱ(PSⅡ)的光保护机制将吸收的过多能量通过热耗散形式散布出去,从而保护其光系统的完整
李爱花李爱花李唯奇
关键词:复苏植物渗透调节物质光保护
药用植物灯盏花种子储存条件及萌发特性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该文以云南春季野外采收灯盏花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储存湿度、储存温度、储存时间及不同光照、温度、吸胀条件等对其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低储存湿度(15%RH)和储存温度(-20、4℃)有利于种子保存,种子寿命可延长2 a多,萌发率在80%以上;高温(35、45℃)和高湿(60%RH)加快了种子衰老,不利于保存,种子为短命种子。(2)光照与否对种子萌发率无显著影响,为光中性种子,但光照有利于种子萌发后幼苗的形成。(3)25℃为该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萌发率可达84.37%。(4)生产上播种时,尽量避免低温(4℃)和高温(30、35℃),有利于提高出苗率。(5)该种子对吸胀冷害不敏感,为抗冷型种子。因此,在种子研究和药材生产上,成熟种子采收后应及时干燥并密封存于低温下,来年春季及早播种;在育苗生产上,应提供适宜的光照条件,设置单独的恒温(25℃)育苗间,并避免低温季播种。通过研究灯盏花种子的适宜储存条件和萌发特性,为该珍稀药用物种的合理储存和高产栽培提供有效指导。
赵陆滟李唯奇王丹丹
关键词:灯盏花种子萌发特性萌发率
植物适应长期缺钾——积累叶片膜脂、维持根膜脂组成不变(英文)被引量:3
2014年
环境对植物的胁迫可能是短期快速的、也可能是长期而缓慢的,而植物应对这两种胁迫的策略可能不同。膜脂组成变化是植物响应环境胁迫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响应长期胁迫和短期胁迫的样式也可能不同。植物膜脂组成对短期缺钾胁迫的响应已经有报道,但是对长期缺钾的响应如何尚且未知。我们设置了4种(5.1,0.51,0.051和0 mmol·L-1)不同的钾浓度,比较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及其生长于贫钾生境中的近缘种须弥芥(Crucihimalaya himalaica)长期缺钾后(18天)的生理和生化变化,发现须弥芥具有耐受贫钾的能力。我们进一步运用脂类组学的方法检测比较了拟南芥和须弥芥在长期缺钾胁迫下脂类组成的变化,发现:(1)两种植物叶片中总脂以及几乎所有脂类的含量明显上升;(2)两种植物都是地上部分膜脂的变化幅度大于根部膜脂的变化幅度;(3)地上部分膜脂变化幅度,须弥芥的大于拟南芥的;地下部分的膜脂变化幅度,须弥芥的小于拟南芥的;(4)拟南芥叶片和根中PA的含量显著上升,与PA相对应的是PE含量的显著下降,由此我们推测拟南芥中PA的积累主要来自于PE的水解。上述结果提示,在细胞水平上,植物主要通过积累叶片膜脂和维持根部膜脂组成基本不变来适应长期缺钾。
王丹丹郑国伟李唯奇
关键词:拟南芥膜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