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学仕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0篇复合材
  • 9篇复合材料
  • 5篇接头
  • 4篇胶接
  • 4篇T型接头
  • 3篇Z-PIN
  • 2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模拟
  • 2篇树脂
  • 2篇桥联
  • 2篇航空航天
  • 2篇航空航天领域
  • 1篇翼面
  • 1篇翼面结构
  • 1篇应力
  • 1篇增强复合材料
  • 1篇石英纤维
  • 1篇数对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碳纤维

机构

  • 7篇中国航空工业...
  • 5篇成都飞机设计...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同济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飞机强度...

作者

  • 12篇邱学仕
  • 4篇孔斌
  • 3篇彭涛
  • 3篇陈普会
  • 3篇李梦佳
  • 3篇彭涛
  • 2篇郭家平
  • 2篇袁国青
  • 2篇杨家勇
  • 1篇张庆茂
  • 1篇李艳霞
  • 1篇陈振兴
  • 1篇王绍凯
  • 1篇张朝晖
  • 1篇庄茁
  • 1篇张佐光
  • 1篇汪海
  • 1篇陈秀华
  • 1篇黎观生
  • 1篇顾轶卓

传媒

  • 4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复合材料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缝合参数对复合材料T型接头拉脱承载能力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利用二维平面应变模型对缝合增强试验件进行失效分析,采用内聚力模型模拟界面的破坏情况,通过在分层的上下界面加入非线性弹簧元来模拟缝线的增强作用,非线性弹簧元的力学性能(桥联律)由细观力学方法获得。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缘条区的缝合增强进行缝线的材料、直径和缝合密度的参数化分析,研究各参数对T型接头拉脱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缝合可显著提高T型接头的拉脱承载能力,同时能使其在较大的加载位移下仍保持较高的承载性能。T型接头的拉脱承载能力随缝线直径和缝合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且直径和密度的影响显著。缝线的拉伸强度是影响缝线性能最主要的因素,T型接头的拉脱强度随缝线拉伸强度的升高而升高。T型接头的拉脱强度随缝线拉伸模量的降低而升高,但拉伸模量的影响较拉伸强度的影响小。
李梦佳陈普会孔斌彭涛姚正兰邱学仕
关键词:复合材料T型接头
复合材料整体化结构胶合面的出平面应力问题
2009年
复合材料共固化/共胶接/二次胶接(co-cured/co-bonded/secondary bonding)整体成型技术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复合材料整体化成型技术。在整体化结构受载承力后,若在胶合面处局部出现显著的出平面正拉应力,则极易发生局部的胶层脱粘破坏,这种由设计载荷引起的脱层损伤将对结构安全构成显著威胁。由于此类胶合面为非典型胶接面,容易为人忽视。本文就有关概念、致出平面应力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出平面应力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表明:局部刚度突变、局部施压是致出平面应力的主要因素,胶膜性能参数、几何参数等对出平面应力的大小也有显著影响。
袁国青陈振兴薛元德黎观生杨家勇邱学仕郭家平
关键词:复合材料
一种复合材料多向接头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到种适用于夹芯结构的一种复合材料多向接头,由接头单元组成,所述接头单元1为U型结构。本实用新型复合材料整体多向接头适用于两个(含)以上的多个夹芯结构的连接,解决了原有复合材料夹芯结构...
姚正兰邱学仕彭涛陈建农陈烈斌李黎
文献传递
Z-pin参数对复合材料T型接头拉脱承载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利用二维平面应变模型对Z-pin增强T型接头试样进行失效分析,采用内聚力模型模拟界面的破坏情况,通过在分层的上下界面加入非线性弹簧元模拟Z-pin的增强作用,非线性弹簧元的力学性能(桥联律)由细观力学方法获得,数值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在已验证有限元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Z-pin直径、密度及植入角度等对T型接头拉脱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Z-pin增强可显著提高T型接头的拉脱承载能力,与未Z-pin增强的T型接头相比,Z-pin增强明显延缓了掉载;T型接头的拉脱承载能力随Z-pin直径和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植入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所研究的角度范围内,当植入角度为60°时,T型接头的拉脱承载能力最好;Z-pin直径和密度对拉脱承载能力的影响远比植入角度的影响显著。
李梦佳陈普会孔斌彭涛姚正兰邱学仕
关键词:复合材料T型接头Z-PIN
碳纤维复丝压缩性能测试方法被引量:4
2015年
为准确测试碳纤维(CF)的压缩性能,针对浸胶固化的碳纤维复丝,设计了制样方法和测试夹具,建立了碳纤维复丝压缩性能测试方法。采用所建立方法对东丽T700SC等碳纤维进行压缩性能测试,研究了制样条件、测试条件及材料种类对碳纤维复丝压缩强度及破坏模式的影响,考察因素主要包括复丝胶含量、复丝浸胶固化的张力、预加载、测试段长度及树脂基体和纤维种类。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测试结果分散性小;除预加载以外,所考察因素对测试过程及结果具有明显影响;当试样含胶量为30%~35%(树脂质量百分含量)、复丝浸胶的张力为10~15N、测试段长度为1.5mm时,环氧树脂浸渍固化的T700SC碳纤维复丝压缩强度测试结果最高,优化的测试条件对所考察的其他种类碳纤维复丝的压缩强度测试也适用;树脂的种类对复丝压缩强度有显著影响。
周雷顾轶卓邱学仕李敏王绍凯李艳霞张佐光
关键词: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基于π形件的整体胶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航天领域,涉及一种基于π形件的飞行器整体胶接结构。所述基于π形件的整体胶接结构包括π形件、壁板以及腹板。其中,所述π形件的底部上设置有开口槽边,该π形件底部固化在壁板内表面,且用于连接的腹板固定在π形件...
陈建农邱学仕刘先伟
文献传递
Z-pin增强复合材料T型接头拉伸数值模拟与参数分析
2015年
利用内聚力模型建立了Z-pin增强复合材料T型接头拉伸破坏过程的数值分析模型,并对Z-pin的分布进行参数分析.通过Z-pin桥联试验得到Z-pin拔出的位移-载荷曲线,再将该曲线转化为Z-pin所在区域的界面单元属性,从而模拟Z-pin对T型接头性能的增强效果.通过静力拉伸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Z-pin分布对T型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pin列距越小则拉脱载荷及极限位移越大,Z-pin行距的变化对结构承载能力影响较小,而Z-pin与中轴面的距离增大会使拉脱载荷呈线性减小的变化趋势.
陈绍卿陈秀华孔斌汪海邱学仕
关键词:复合材料T型接头Z-PIN
T型接头蒙皮厚度对Z-pin增强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在关于拉脱载荷下Z-pin增强T型接头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基础上,通过对2组蒙皮厚度分别为7.2mm和4.0mm的试验件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了T型接头蒙皮厚度对Z-pin增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Z-pin增强效果随着蒙皮厚度的减小而增大。蒙皮厚度大于5mm,Z-pin不能提高结构的最大承载能力,但可显著提高结构首次掉载后的承载性能,使T型接头在较大的加载位移下仍保持较高的承载能力;无论蒙皮厚薄,结构首次掉载后,各Z-pin增强T型接头可达到的载荷平台是相当的,且该载荷平台随蒙皮的变厚有降低的趋势。
李梦佳陈普会孔斌彭涛姚正兰邱学仕
关键词:复合材料T型接头Z-PIN有限元模拟
石英纤维/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胶接面的激光处理研究
2022年
胶接是复合材料结构连接的主要方式之一,而胶接面的表面处理对胶接性能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采用紫外激光对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胶接面进行处理,研究了激光参数对表面形貌、胶接性能等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激光热影响区很小,且根据纤维与树脂的温度响应及各自的气化温度可知激光处理以表面树脂消融为主。表面形貌观察发现:激光处理时会因为氰酸酯树脂的不完全热解而形成炭黑。准静态单搭接胶接拉伸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合适的激光参数能够提升胶接强度,并且离散系数较小;但不合适的激光处理参数反而会降低胶接强度。激光处理后最大剪切强度为22.575 MPa,相比于不处理提升27.1%,对应离散系数为2.7%。
熊华锟袁国青杨家勇邱学仕
关键词:激光表面处理炭黑复合材料
基于动态显式分析的复合材料盒段失效模拟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研究复合材料结构失效过程并为强度设计提供分析依据,对结构进行失效模拟。在静态隐式分析中,材料的失效和破坏常常导致严重的不收敛。针对复合材料多墙盒段结构,采用动态显式分析方法对弯曲载荷工况进行了试验模拟。壁板和墙均采用层壳元,在上壁板中面嵌入一层体元模拟层间失效,利用用户自定义材料(VUMAT)的方法对材料性能进行连续衰减,并进行渐进式失效分析。分析表明,动态显式分析避免了不收敛问题,能比较准确地模拟复合材料盒段的失效过程,无论是应变、屈曲载荷、破坏载荷,还是破坏形式,分析结果均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屈曲载荷、破坏载荷的预测值与试验结果误差在7%以内。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满足工程设计和分析要求。
张阿盈邱学仕
关键词:有限元模拟破坏载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