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赵亮

赵亮

作品数:41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学位论文
  • 13篇专利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底泥
  • 6篇污染
  • 4篇扇贝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虾夷扇贝
  • 4篇贝类
  • 3篇底泥中重金属
  • 3篇端盖
  • 3篇压力流量特性
  • 3篇试验台
  • 3篇套筒
  • 3篇千分尺
  • 3篇污染底泥
  • 3篇基因
  • 3篇碱渣
  • 3篇光合细菌
  • 3篇厚度传感器
  • 3篇感器
  • 3篇传感

机构

  • 38篇中国海洋大学
  • 7篇青岛理工大学
  • 2篇辽宁省海洋水...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0篇赵亮
  • 5篇方迪
  • 5篇刘金雷
  • 5篇杨友胜
  • 5篇胡晓丽
  • 5篇包振民
  • 4篇李兰生
  • 4篇连姗姗
  • 3篇单红仙
  • 3篇王帅
  • 3篇王保振
  • 2篇王师
  • 2篇吴进军
  • 2篇蒋经伟
  • 2篇高杉
  • 2篇周遵春
  • 2篇王方
  • 2篇刘贵杰
  • 2篇夏文香
  • 2篇张瑞昌

传媒

  • 3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水产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海洋通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周向阀口特性试验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周向阀口特性试验台,所述的试验台包括左端盖和右端盖,左、右端盖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密封端盖,左、右端盖之间为带通腔的阀体,阀体上设置传感器安装口,阀体的通腔内安装阀套,阀套内亦设置通腔,阀套通腔的两端分别安装...
杨友胜王帅赵亮王保振
鳀鱼肉主要组分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作用的研究
畜禽鱼肉促进人体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关键因子被称为“肉因子”,但其化学本质和作用机理仍不清楚。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鳀鱼肉胰蛋白酶水解产物在消化道内能够介入三价铁的水解,促进铁氢氧化物纳米微粒(FeONPs)的形成,且形成的...
赵亮
关键词:膳食营养生物可利用性
开边界对北太平洋被动示踪物模拟的影响
采用了Stevens开边界条件将一个闭边界海盆尺度环流模式改造成开边界模型,对20°S以北太平洋大尺度环流进行了系统模拟,进而考察了边界条件的变化对北太平洋被动示踪物模拟的影响。首先模拟了北太平洋对CFC-11的吸收以及...
赵亮徐永福
关键词:北太平洋CFC
文献传递
我国现代合院式联排住宅设计研究——以青岛天泰温泉度假村为例
合院式联排住宅是联排住宅的一种规划布局形式,它的发展是伴随着联排住宅共同进行的,虽其间几经沉浮,但依旧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今社会在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住宅设计的人性化、传统的邻里交往空间形式与生活状态愈发受到建筑师和...
赵亮
关键词:交往空间邻里关系
一种快速无损地检测贝类体尺和闭壳肌性状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无损地检测贝类体尺和闭壳肌性状的装置,包括X射线光源、输送机、X射线面板采集仪和图像分析器;X射线光源和X射线面板采集仪设置于X射线检测箱的内部;X射线光源位于输送机的上方并固定设置于检测箱的顶部...
胡晓丽孔祥福赵亮黄山桓连姗姗梁浩颖包振民
石油污染物在海滩颗粒体系中吸附规律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以0#柴油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石油污染物在海滩颗粒体系中的吸附规律,考察了吸附剂(沙粒)的粒径、海水盐度和温度三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物对溶解油的吸附速率较快,其吸附量与沙粒粒径成反比,与盐度成正比,而温度的升高不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溶解油在颗粒物上的吸附为物理吸附,其吸附模式符合Henery等温吸附式。
夏文香刘金雷李金成赵亮
关键词:石油污染物
污染底泥中重金属生物沥浸去除的工艺优化研究
生物沥浸技术是基于硫氧化细菌(sulfur-oxidizing bacteria)催化氧化和生物产酸原理的生物新技术,该方法反应温和、耗酸少、运行成本低,但应用于底泥重金属去除的研究历史较短,仍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探...
赵亮
关键词:污染底泥重金属催化氧化
文献传递
一种有毒金属底泥的微生物解毒及固化无害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毒金属底泥的微生物解毒及固化无害化方法。利用嗜酸硫杆菌的微生物氧化产硫酸作用将底泥pH降至2.5~3.0,有毒金属从底泥固相溶解入液相,固液分离后产生酸性有毒金属废液和基本不含有毒金属的固相酸性底泥;其中...
方迪王方张瑞昌赵亮
1株嗜酸硫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污染底泥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常规细菌分离方法,从河流底泥中筛选到1株细菌FD97,通过序批式摇瓶培养考察了不同温度下(22~40℃)该菌株对污染底泥中Zn、Cu和C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菌株FD97为嗜酸硫杆菌属(Acidithiobacillussp.).在22~40℃条件下,以Acidithiobacillussp.FD97为主要菌株的生物沥浸作用可有效去除污染底泥中Zn、Cu和Cr.沥浸处理16 d,Zn、Cu和Cr的去除率可分别达70%、90%和25%.从底泥pH值变化、SO42-产生以及重金属去除率角度衡量不同温度的底泥沥浸处理效果依次为:34℃>28℃≈40℃>22℃.控温28℃较适宜今后的实际应用.底泥重金属生物沥浸去除率的大小与底泥pH值变化密切相关,与温度无直接关系.当底泥pH值降至5.0、3.5和2.5时,底泥中Zn、Cu和Cr分别开始溶出,pH值降为2.0,重金属去除率达最大.
方迪赵亮单红仙王方赵阳国杨薇薇
关键词:底泥重金属
污染底泥重金属生物沥浸去除的工艺优化研究
赵亮
关键词:污染底泥重金属生物沥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