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向芸

作品数:16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4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民族
  • 3篇边疆
  • 2篇政府
  • 2篇生态
  • 2篇自治
  • 1篇大学自治
  • 1篇调解
  • 1篇叙事
  • 1篇叙事结构
  • 1篇育人
  • 1篇育人功能
  • 1篇院校
  • 1篇云南少数民族
  • 1篇政府管理
  • 1篇政府规制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参与
  • 1篇政治体系
  • 1篇政治文化
  • 1篇中观

机构

  • 11篇云南师范大学
  • 5篇南开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5篇董向芸
  • 3篇沈亚平
  • 1篇张学敏

传媒

  • 2篇学术探索
  • 1篇各界
  • 1篇云南行政学院...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中共云南省委...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昭通学院学报
  • 1篇教师教育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群生态理论视角下高校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从阐述组织群生态理论基本观点出发,分析目前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制度同形,及由此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功能的发挥,对高校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所造成的影响。从全面战略和专门化战略两个方面对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学与科研、市场应对能力进行规划,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以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
董向芸沈亚平
论生态型民族自治
2017年
在民族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传统以地域为对象所构建的少数民族管理模式已显现出滞后性,生态型民族自治正成为当代民族自治发展的一种新实现形式,并对传统的民族治理结构形成了挑战。生态型民族自治是以国家主权统一为前提,通过制度规范民族群体与个体的权利义务范畴,构建出一种以民族成员个体获得等质性权利义务为核心的分层治理系统,其主要特点在于能够借由个体身份为基础来认知民族诉求和界定民族权利,形成细化分类的权利义务点式保障系统。这种模式的提出不仅可以释放对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双重标准的讨论,而且可以分类分层地保护少数民族发展及其文化传承权利。生态型民族自治在现代治理构架之中,亦呈现出由多民族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共同认可的法理根据与发展空间,从而成为未来多民族国家治理模式多元化的新探索。
董向芸
关键词:生态型民族自治法理价值
微博问政对于政府管理的价值与功能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微博作为一种网络技术构造下的信息平台,为政府与民众间就社会管理与服务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互动提供了可能,因而微博问政遂成为推动政府适应网络时代所提供的信息环境的沟通手段。在信息技术时代,微博问政的兴起具有必然性和自身优势,亦有其作为政府和民众间公共事务沟通的局限性,因此,利用和引导微博这一载体更好地实现信息时代政府管理的改革与完善,将是政府的重要行为取向和方式选择。
沈亚平董向芸
关键词:政府管理
中国边疆屯戍与“佐米亚”区域的聚合发展——兼与斯科特山地文明视角的对话被引量:2
2019年
作为山地文明研究的关键样本,"佐米亚"区域由于族群迁移与空间分隔,呈现出文明的多元共存、封闭缓变和自我边缘化等特征。以斯科特的"佐米亚"研究为代表,多强调区域中文明多元及其冲突呈现,却鲜少从区域聚合发展视角进行探讨。中国边疆屯戍给"佐米亚"区域的聚合发展提供新的视角。文章通过对于斯科特"佐米亚"山地文明游离特性的对比,循着中国边疆屯戍在该区域的点式嵌入、线式拓展和面式开拓的发展脉络,从屯戍对于多元共存式文明体系和内生聚合式文明特质两方面的构建过程,提出"佐米亚"区域聚合发展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董向芸
需求转型背景下高等师范院校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新探被引量:3
2018年
以实践育人为核心理念的高等师范院校,其自身的内涵和特点要求在育人过程中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进行紧密结合,但当前,一些高等师范院校还存在着社会实践育人内容形式化、社会实践育人功能附属化、社会实践育人途径单一化等问题。根据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对高等师范院校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提出的新需求,围绕实践育人核心理念,从科学设计教育教学体系、独立设置实践教育内容、积极拓展实践育人途径等方面,探索高等师范院校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实现的新路径,深入推进师范类教育的特色化发展。
董向芸张学敏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社会实践育人功能
个体行为的制度分析:法人类学叙事结构化探析
2017年
法人类学研究重视个体行为与共有规范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度分析对法的诠释为法人类学加入了一个中观研究视角,在"法"这个维度层面拓展出更广泛的探索空间。基于制度过程性研究所提供的这套群体共识框架中的个体行为测度方法,以制度作为法人类学场景研判和行为溯源的观察线索,可以实现对于研究对象时空范畴中行为点、轨迹线和价值结构面三个要素的整体把握,从而建构规范性与行为性相结合的研究路径。
董向芸
关键词:中观法人类学
云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对政治参与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文化对政治过程有着更为明显的影响。现阶段要加强民族地区的民主政治建设,政府应充分运用民族政治文化对民族地区公民政治参与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控制,从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政治稳定。
董向芸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政治参与政治体系
大学自治与政府规制的张力研究
董向芸
关键词:自治规制
问责制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功能被引量:2
2011年
问责制作为现代政府民主政治建设的契机和有效手段,从理论的萌芽阶段发展成为行政体制内的一项重要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在我国深化政府体制改革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对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推进宪政体制的完善,规范政府制度安排,构筑社会问责文化等方面,分析问责制政治实践的显性和隐形功能,提出问责制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深入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塑造社会责任文化,从而更有效地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董向芸沈亚平
关键词:问责制
边境少数民族纠纷调解中习惯法适用逻辑变迁——以中缅边境佤族YH村的纠纷调解过程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结构主义视角下的法人类学研究,多通过规则适用过程来剖析习惯法效用的发挥,社会层级分类由此成为习惯法适用中的文化切入前提。既有研究显示,对于习惯法的阐释多基于对象群体对传统规则的一致性理解与遵从。与此设定所不同,通过对中缅边境佤族YH村纠纷调解的个案分析发现,现代化带来的价值认知分化推动了个体化发展趋向,并在利益诉求和价值判断两个层面凸显出族群习惯法从“面”到“点”的适用逻辑变迁,进而为重塑规范有效性提供了新视域。
董向芸
关键词:纠纷调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