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润 作品数:12 被引量:13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机械工程 核科学技术 电子电信 更多>>
类金刚石薄膜的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研究 2005年 利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全电子产额模式 (TEY)对石墨、金刚石薄膜和类金刚石薄膜 (DLC)的 C1s X射线吸收谱进行了研究。在高真空里表面净化处理后,在类金刚石薄膜的 C1s 吸收谱中分别观察到对应于金刚石 sp3杂化结构成分和石墨 sp2杂化结构成分的特征峰,说明了类金刚石薄膜是由碳 sp2、sp3两种杂化结构无序混合形成的非晶碳结构;然后,测量了一系列类金刚石薄膜样品的 C1s X 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得到了每组样品的 sp2/sp3成分比。 王嘉鸥 奎热西 买买提依明 苏润 钱海杰 洪才浩 程峰 李波Co在Cu(111)面外延生长薄膜的研究 该文利用同步辐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结合俄歇电子谱和低能电子衍射、研究了分子束外延生长的Co/Cu(111)薄膜的生长和退火过程中表面和界面的原子和电子结构变化,得到一些有意义的如下结果:(1)利用Cu、Co俄歇峰强度比的... 苏润关键词: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 相变 电子结构 文献传递 Sm富勒烯的价带光电子能谱 被引量:2 2006年 用紫外光电子能谱和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研究了Sm掺杂C60薄膜的价带电子结构.Sm的价电子大部分转移给C60,化学键以离子性为主.对于任何化学配比都没有观察到费米边,所以Sm富勒烯超导相在室温下为半导体性质.获得了很接近单相Sm2.75C60的样品在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态密度分布.固溶相的光电子发射与Sm2.75C60有明显区别.SmxC60(2.75 王晓雄 李宏年 钱海杰 苏润 钟俊 洪才浩 王嘉欧关键词:电子结构 北京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实验站近期研究概况 2002年 随着北京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实验站持续稳定的开放运行,用户基于该实验站提供的光电子能谱各种实验模式开展了从金属表面界面电子结构到纳米材料、掺杂金属富勒烯以及磁电阻氧化物体系电子结构的研究工作。本文中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实验结果进行介绍。 奎热西 吴自玉 钱海杰 张静 买买提明 陈志刚 苏润 刘凤琴关键词:电子结构 北京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实验站近期实验概况 被引量:3 2003年 随着北京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实验站持续稳定的开放运行,用户基于该实验站提供的光电子能谱各种实验模式开展了从金属表面界面电子结构到纳米材料、掺杂金属富勒烯以及磁电阻氧化物体系电子结构的研究工作。本文中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进行介绍。 奎热西 吴自玉 钱海杰 张静 买买提明 陈志刚 陈志刚 苏润关键词:光电子能谱 Co/Cu(111)薄膜生长和退火过程中的扩散 被引量:4 2002年 利用同步辐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和俄歇电子能谱研究了Co Cu(111)分子束外延薄膜在生长和退火过程中的电子结构 .实验发现 :随着Co膜厚度的增加 ,Cu的s dz2 杂化带能级位移相应增大 ,证实了界面间发生了互混 ;退火过程中存在表面扩散 ,而非通过界面的体扩散 . 苏润 刘凤琴 钱海杰 奎热西关键词:表面态 分子束外延生长 多层膜 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Co/Cu(111)外延超薄膜的电子结构 2003年 利用同步辐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了分子束外延生长的Co Cu( 111)超薄膜电子结构的变化 .Cu( 111)的位于表面布里渊区Γ点的表面态在覆盖度为两单层时仍然可以分辨 ,说明薄膜生长模式不是二维层状生长 .在一单层和二单层时 ,动量沿Cu体布里渊区Γ Λ L方向变化 ,Co的最明显的峰包有能量色散 .在覆盖度从一单层到两单层的变化过程中 ,固定光子能量测谱发现Co的能带的能量调整 .实验测得的Co膜的电子结构与已有理论计算的结果对比 ,初步确定Co原子在生长初期阶段为两层岛生长 ,而且在一单层时已经具有铁磁性 . 苏润 刘凤琴 钱海杰关键词:角分辨光电子能谱 电子结构 铁磁性 分子束外延生长 FeS_2多晶薄膜电子结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06年 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各纯Fe薄膜,并硫化合成FeS2.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近边吸收谱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薄膜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合成的FeS2薄膜,在费米能级附近,有较强的Fe3d态密度存在,同时,在价带谱中2—10eV处有强度较大的S3p态密度存在;Fe的3d轨道在八面体配位场作用下分别为t2g和eg轨道,实验中由Fe的吸收谱计算得到两分裂能级之差为2·1eV;实验测得FeS2价带结构中导带宽度约为2·4eV,导带上方仍存在第二能隙,其宽度约为2·8eV. 张辉 王宝义 张仁刚 张哲 钱海杰 苏润 奎热西 魏龙关键词:磁控溅射 二硫化铁 电子结构 氧化钨薄膜变色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慢正电子束流技术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热致变色和电致变色三氧化钨(WO_3)薄膜中W离子在膜内和表面的分布。结合其变色性能,讨论了热致变色和电致变色之间的相关性。 马创新 周春兰 秦秀波 王宝义 魏龙 奎热西 钱海杰 苏润 钟俊关键词:三氧化钨 热致变色 电致变色 Pr_(1-x)Sr_xMnO_3体系中O2p空穴参与的xO1s近边吸收谱 2005年 对于 Pr1- SrxMnO3 体系 x = 0 和 0.3 以及 MnO2 在 O K 边进行了 X 射线吸收谱实验研究。在 x = 0 的 xPrMnO3 端点化合物进行空穴掺杂使 x = 0.3,当体系成为 Pr0.7Sr0.3MnO3 时,实验结果显示其在 Mn 3d 轨道上的电子数目并不随空穴掺杂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对该结果基于 O 2p 与 Mn 3d 轨道的杂化和共价键特性进行了探讨。 奎热西.依布拉欣 钱海杰 买买提明.阿巴斯 苏润 王嘉鸥 巫翔 洪才浩 钟俊 吴自玉 董宇辉 王雨田 魏龙关键词:巨磁电阻效应 电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