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纪经涛

作品数:47 被引量:170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肿瘤
  • 14篇微波
  • 11篇骨肿瘤
  • 10篇灭活
  • 9篇手术
  • 8篇恶性
  • 7篇假体
  • 7篇骨瘤
  • 7篇骨样
  • 7篇骨样骨瘤
  • 6篇腰椎
  • 6篇切除
  • 6篇疗效
  • 6篇恶性骨肿瘤
  • 6篇CT引导
  • 5篇胸椎
  • 5篇皮穿刺
  • 5篇微创
  • 5篇冷循环微波
  • 5篇经皮穿刺

机构

  • 45篇天津医院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 1篇河北省第七人...
  • 1篇厦门中山医院

作者

  • 47篇纪经涛
  • 36篇胡永成
  • 23篇苗军
  • 18篇夏群
  • 7篇韩岳
  • 6篇白剑强
  • 6篇黄洪超
  • 6篇张继东
  • 5篇宁尚龙
  • 5篇徐宝山
  • 5篇兰杰
  • 4篇刘艳成
  • 4篇李文君
  • 3篇周静
  • 3篇吉宁
  • 3篇陈晓鹏
  • 2篇万宁军
  • 2篇王娜
  • 2篇张洪
  • 1篇袁斌斌

传媒

  • 14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天津护理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 1篇第二届中华骨...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二十四届中...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1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脊椎切除治疗脊柱肿瘤
脊柱为人体的中轴,结构复杂,由33节椎体组成。其中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骶椎5节和尾椎4节,各椎体间借助周围的肌群、韧带与关节囊连接成一个活动自如,并有强大支撑力的链条结构。所有这些组织都有潜在发生良性及恶性肿...
胡永成纪经涛
关键词:胸椎肿瘤椎体切除全脊椎切除原发恶性肿瘤后路固定椎体重建
微波原位热疗在脊柱转移癌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探讨微波原位灭活方法治疗脊柱转移癌的可行性.方法 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对9例脊柱转移癌伴有神经症状或后凸畸形的患者采用后路全板减压椎弓根固定联合病椎原位微波热疗方法进行治疗.男4例,女5例;年龄55岁~8...
纪经涛胡永成苗军
关键词:脊柱转移癌微波
可动式椎间盘镜下单侧开窗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目的:探讨可动式椎间盘镜(mobile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MED)下单侧开窗双侧减压(bilateral decompression via unilateral fenestrat...
徐宝山夏群吉宁胡永成苗军张继东宁尚龙纪经涛周静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外科手术腰椎管狭窄症
快速康复理念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对比快速康复治疗方法与传统治疗方法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2014年8月至2018年7月对21例腰椎单阶段退变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快速康复组10例患者使用快速康复理念治疗方法[术前优化术前准备,术中应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微创手术,术后优化饮食,伤口管理及术后康复等]。传统治疗方法组11例患者使用传统后路腰椎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并使用传统的术前术后准备方法。通过对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康复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26个月。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快速康复理念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快速康复理念治疗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P<0.01)。【结论】快速康复理念下的手术治疗对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等优点,是一种高效、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李文君王娜纪经涛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
区域法下颈椎椎弓根钉植入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区域法下颈椎椎弓根钉植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8年5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85例患者临床资料。男57例,女28例;年龄35~68岁,平均57.6岁。其中后纵韧带骨化10例,颈椎多节段退变椎管狭窄68例,颈椎肿瘤3例,先天发育畸形1例,颈椎外伤3例。病变部位累及C3~C7。术前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C级2例,D级51例,E级32例。术中采用区域法下颈椎椎弓根钉植入技术,共植入618枚椎弓根钉。术后观察患者神经症状变化;行颈椎张口正侧位X线片及颈椎CT检查,评价椎弓根钉位置等级。结果手术时间2.5~4.0 h,平均3.0 h;术中出血量180~550 mL,平均345 mL。术中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术前有神经症状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2例切口浅表感染,给予加强换药处理后切口愈合。术后住院时间5~14 d,平均8.4 d。出院时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为D级26例、E级59例。8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末次随访时颈椎X线片示椎弓根钉固定良好,无松动。颈椎CT评价椎弓根钉位置:Ⅰ级523枚(84.7%),Ⅱ级80枚(12.9%),Ⅲ级15枚(2.4%);植钉准确率97.6%。结论区域法下颈椎椎弓根钉植入技术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可明显提高植钉成功率,操作简便,术中不破坏骨皮质且固定牢靠。
薛晓北王玉冰纪经涛韩岳孙权苗军
关键词:下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
改良微型钛板重建伸肌附着点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观察改良微型钛板重建伸肌附着点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在天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改良微型钛板固定+颈后伸肌群附着点重建治疗。患者男14例,女12例,年龄(59±18)岁。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脊髓损害评分表评估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颈椎度曲指数(CCI)来评估颈椎曲度变化情况,并观察颈后肌群萎缩及轴性症状发生情况。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或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未出现脊髓损伤或神经症状加重病例。手术时间(116±32)min,术中出血量(196±41)ml;JOA评分由术前的(7.8±2.1)分恢复为术后3个月和未次随访的(13.5±3.4)分和(13.9±3.7)分(F=30.619,P<0.05)。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改善率达到66%±13%。CCI由术前的14.3%±3.9%减小到术后3个月的13.7%±3.7%及末次随访时的13.0%±3.3%,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29,P>0.05)。术前颈后肌群横截面积为(36±8)cm^2,末次随访时为(34±7)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8,P>0.05)。脊髓漂移距离为(2.6±0.5)mm;术后有3例(11.5%)患者出现轴性症状。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改良微型钛板不仅能维持颈椎稳定性,还可重建伸肌附着点从而减轻颈后肌群的萎缩,避免颈椎后凸畸形发生,亦可降低轴性症状的发生。
苗军刘艳成兰杰纪经涛韩岳胡永成张泽佩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椎管成形术钛板轴性症状
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甲基泼尼松龙及注射型硫酸钙治疗单房性骨囊肿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在影像引导下经皮双针注射甲基泼尼松龙及注射型硫酸钙治疗单房性骨囊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0年8月治疗的单房性骨囊肿患者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8-22岁,平均13.2岁。股骨近端病变5例,患者均有大腿近端酸痛、跛行等症状;肱骨近端病变32例,其中16例有上臂近端酸痛等症状,余16例无症状。术前均行X线、CT与MR检查。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将两枚穿刺针分别穿入囊腔内的近端与远端,欧乃派克造影确认两针相通,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注入甲基泼尼松龙120mg及可注射型硫酸钙,直至囊腔完全充填。根据改良Neer X线评级标准对骨囊肿愈合进行评估。结果术后住院1-3d,平均2.3d。术后每个月摄片复查,如连续2个月骨囊腔面积较前不再缩小则再次注射。37例患者中,6例注射2次,31例注射1次。注射后囊肿均愈合。改良Neer X线评级标准对骨囊肿愈合进行评估:术后3个月时随访37例,其中Ⅱ级6例,Ⅲ级8例,Ⅳ级23例;术后6个月时随访31例,其中Ⅱ级2例,Ⅲ级4例,Ⅳ级25例;术后24个月时随访26例,其中Ⅲ级3例,Ⅳ级23例;术后36个月时随访19例,均为Ⅳ级。结论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甲基泼尼松龙及注射型硫酸钙治疗单房性骨囊肿,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种涛胡永成万宁军黄洪超纪经涛韩岳
关键词:骨囊肿硫酸钙
骨干人工假体治疗股骨近端转移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骨干人工假体对股骨近端骨干转移癌切除后结构性骨缺损进行重建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6月至2015年7月对6例股骨近端转移癌患者采用骨干人工假体置换方法进行治疗。
纪经涛胡永成夏群
关键词:股骨转移癌假体
常规器械进行胸椎肿瘤全脊椎整块切除手术要点
目的 脊柱肿瘤占全身肿瘤5%,由于解剖结构特殊性,长期以来,肿瘤刮除或囊内切除是临床常用手术方法,1994年,Tomita首先报道应用特制线锯进行全脊椎整块切除术(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
苗军胡永成纪经涛兰杰白剑强
冷循环微波灭活术联合椎体形成术治疗脊柱转移癌的护理被引量:1
2020年
总结28例采用冷循环微波灭活术联合椎体形成术(PVP)治疗的脊柱转移癌患者的护理。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周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神经症状变化,观察术后引流,预防感染,合理用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患者康复。
李文君王娜纪经涛苗军
关键词:脊柱转移癌微波PVP护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