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毅

作品数:45 被引量:178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135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腹腔
  • 22篇腹腔镜
  • 12篇切除
  • 12篇细胞
  • 11篇生长激素
  • 11篇激素
  • 9篇切除术
  • 8篇胆管
  • 8篇手术
  • 8篇结石
  • 7篇胰腺
  • 7篇全腹腔镜
  • 6篇胆总管
  • 6篇肿瘤
  • 6篇完全腹腔镜
  • 6篇癌细胞
  • 5篇胆道
  • 5篇胆管癌
  • 5篇胰腺癌
  • 5篇增殖

机构

  • 43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省级机...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45篇石毅
  • 38篇孙跃明
  • 30篇傅赞
  • 28篇赵翰林
  • 28篇陆文熊
  • 22篇苗毅
  • 19篇白剑峰
  • 16篇白剑锋
  • 15篇蔡辉华
  • 12篇奚春华
  • 12篇王勇
  • 4篇赵玉沛
  • 3篇廖泉
  • 3篇孙谷
  • 2篇封益飞
  • 2篇段体德
  • 2篇冯湘君
  • 2篇郑南
  • 2篇高骥
  • 1篇张冬生

传媒

  • 8篇腹腔镜外科杂...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江苏省第五次...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5
  • 8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0篇2008
  • 1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大肠癌根治中的临床应用,并了解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将2001年3月到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33例大肠癌病例进行分组,其中开腹组215例,腹腔镜组718例,分别对两组病例的...
孙跃明陆文熊白剑峰傅赞石毅奚春华王勇
完全腹腔镜下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研究(附590例报道)
腹腔镜手术作为胆总管结石的理想治疗方法已日益受到重视,尽管术前术后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有许多优点,但毕竟不是在直视下取石,有残...
石毅苖毅孙跃明赵翰林白剑锋陆文熊傅赞孙谷蔡辉华朱森
关键词: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
腹腔镜在诊治小肠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小肠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小肠肿瘤患者的诊治过程中B超、CT、小肠镜、腹腔镜所起的作用,并对手术方法的选择进行分析。结果:16例术前诊断为小肠肿瘤的患者均经腹腔镜证实,2例术前检查未能确诊者亦在腹腔镜下发现病灶并得到了相应治疗,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能明确小肠肿瘤的诊断,而且腹腔镜小肠肿瘤切除术安全可靠,患者创伤小,肠功能恢复快。
白剑峰孙跃明傅赞陆文熊石毅赵翰林
关键词:小肠肿瘤腹腔镜术
术前5-Fu联用IFN-α1b对胃癌T细胞亚群NK细胞与MG_7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手术、化疗、免疫制剂对围手术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干扰素α1b(IFN-α1b)在胃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9例胃癌患者分为3组:A组10例,为手术组,观察期间未给予化疗或IFN-α1b;B组18例,为化疗组,应用5-Fu;C组21例,为免化组,应用5-Fu+IFN-α1b。术前、术后2、4、6周检测T细胞亚群(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K),监测肿瘤标志(TMs,包括胃癌抗原MG7、CEA、CA19-9),并对部分病例(应用IFN-α1b的IFN组,12例;对照组CTL组,包括单纯手术组及化疗组,11例)随访。结果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在术后继续削弱;化疗可损害免疫功能,IFN-α1b治疗6周以上可减轻免疫损伤。MG7的阳性率是69.38%。术前TMs升高者术后MG7下降,如联合检测则部分患者于术后3个月TMs再度升高。IFN组与CTL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4及30个月,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IFN-α1b可减轻化疗的免疫损伤,但需应用较长时间;IFN-α1b不影响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MG7可用于胃癌的术后监测及随访。
石毅赵翰林孙跃明陆文熊白剑锋傅赞苗毅段体德郑南
关键词:干扰素-Α1B胃癌T细胞亚群NK细胞MG7
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史)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均施行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结果:1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10min,术中平均出血340ml,平均住院12d,术后随访3-36个月。无一例发生再出血。结论: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安全可行,疗效确切,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微创手术方式。
白剑峰孙跃明陆文熊傅赞赵翰林蔡辉华石毅苗毅
关键词:脾切除术门奇静脉断流门静脉高压症
生长激素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在体外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增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胰腺癌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GH组)和对照组(NS组),GH组按剂量和培养时间分为4个亚组(50μg/L:2,24h;100μg/L:2,24h),分别吸取上清用ELISA法检测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2(IGF-1和IGF-2)并将细胞计数;胰腺癌细胞用50和100μg/LGH培养24h后固定,以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同时在不同浓度GH干预的培养液进行细胞爬片、固定,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2受体mRNA(IGF-1RmRNA和IGF-2RmRNA).结果:加入GH培养24h后细胞数目增加明显(8.44±1.25,7.50±0.64vs5.26±0.65,P<0.05),且GH组的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0.60±0.06,0.57±0.04vs0.50±0.04,P<0.05),S期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增多(47.62%±6.74%,54.60%±7.59%vs38.37%±4.99%,P<0.05).2h后实验组的IGF1的量明显增加(P<0.05),但24h后各组的IGF-1之间无统计学意义.IGF-1、IGF-2RmRNA在肿瘤细胞中均呈阳性表达,且GH可诱导细胞IGF-1RmRNA表达增强,而IGF-2RmRNA则没增加.结论:GH在体外能促进胰腺癌BXPC-3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GH-IGF1轴发挥作用的.
蔡辉华孙跃明白剑峰陆文熊石毅赵翰林苗毅
关键词:生长激素胰腺癌增殖原位杂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生长激素对人胰腺癌荷瘤裸鼠移植瘤与小肠黏膜IGF—Ⅰ和IGF-Ⅱ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GH)对人胰腺癌荷瘤裸鼠移植瘤及小肠黏膜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的影响。方法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Ⅱ型受体(IGFR—Ⅰ、-Ⅱ)mRNA在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移植瘤的表达;裸鼠成瘤后随机分为注射生长激素的实验组(GH组)及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NS组),荷瘤裸鼠在依次注射GH后第1、2、6及24h取材,Western方法观察移植瘤及宿主小肠黏膜细胞中IGF—Ⅰ、-Ⅱ的表达变化。结果IGFR—Ⅰ,ⅡmRNA在胰腺癌呈较强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注射GH后1h移植瘤IGF—Ⅰ、IGF-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小肠黏膜,IGF—Ⅰ表达在GH刺激后1、2,6h有明显提高(1h:0.33±0.05,P〈0.05;2h:0.34±0.04,P〈0.05;6h:0.34±0.05,P〈0.05),IGF-Ⅱ在1h有所增强(0.36±0.05,P〈0.05);IGF—Ⅰ、-Ⅱ的表达在24h时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作为合成代谢剂的GH能上调荷瘤宿主小肠黏膜局部IGF—Ⅰ、-Ⅱ,但对失去正常调控的肿瘤则作用不明显。
石毅孙跃明白剑锋陆文熊傅赞赵翰林苗毅
关键词:生长调节素类生长激素
血清sTREM-1联合降钙素原对老年胆道结石术后继发急性胆管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降钙素原(PCT)对老年胆道结石术后继发急性胆管炎(AC)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45例行胆道结石术的老年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后是否继发AC将病人分为对照组(未继发AC,n=56)和观察组(继发AC,n=89),再根据AC病情程度将观察组病人分为轻度(n=37)、中度(n=29)和重度(n=23)3个亚组。检测各组病人血清WBC、CRP、PCT和sTREM-1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继发AC以及AC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PCT和sTREM-1水平对老年胆道结石术后继发AC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WBC、CRP、PCT和sTREM-1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病人血清CRP、PCT和sTREM-1水平均显著升高;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病人血清WBC和PCT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PCT和sTREM-1水平升高是老年胆道结石术后继发AC和AC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评估结果显示,血清PCT和sTREM-1联合检测对术后继发AC以及AC严重程度的预测效能均显著高于单一指标(均P<0.05)。结论 胆道结石术后继发AC的老年病人血清PCT和sTREM-1水平明显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对胆道结石术后继发AC具有预测价值。
石毅高骥王鹏芮一奇白剑峰
关键词: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降钙素原胆道结石急性胆管炎
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63例报道)
200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临床应用。方法:我们2001年至2008年共实施LS63例,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42例,门脉高压继发性脾功能亢进11例,白血病5例。结果:全部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40min,术中平均失血120ml,术后出血1例,每天约20ml,保守治疗12d后痊愈;术后胃漏1例,手术缝合及引流后痊愈。术后平均住院6d。结论:LS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痛苦轻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适用于脾脏体积正常至中度增大的有切脾指征的各类患者。
陆文熊孙跃明白剑锋傅赞石毅蔡辉华赵翰林苗毅
关键词:腹腔镜术脾切除术
单切口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随机对比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对比分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SILC)与传统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近期疗效。方法:2011年6月至8月将40例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患者随机分为SILC组(n=20)和LC组(n=2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切口长度、疼痛程度和C反应蛋白量(C-reactive protein,CRP)。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SA分期、体重指数和术前CRP无明显差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ILC组切口更小,术后疼痛更轻微。结论:适当把握手术适应证,SILC安全可行,具有切口长度小、术后疼痛轻等优点。
耿良元白剑峰孙跃明陆文熊傅赞石毅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单切口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