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焕根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患者采用禁食、胃肠减压、心理疏导、胃动力药、中药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38例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痊愈,2例4周后行全胃切除手术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胃瘫效果确切。
- 邱海江方孙阳罗衡桂王焕根叶萍
- 关键词:胃瘫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
- 乳腺癌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63例Ⅰ、Ⅱ期乳腺癌的腋淋巴结清扫术中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其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29例,切除肋间臂神经34例。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29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28例(96.55%),感觉异常1例(3.45%);切除肋间臂神经的34例均有感觉异常。随访0.5-5年,63例均未见局部复发。结论:在Ⅰ、Ⅱ期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它保存了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的感觉功能,有利于改善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 方孙阳邱海江王焕根叶萍夏恒陈江
- 关键词:乳腺癌肋间臂神经腋淋巴结清扫术
- 应用超声刀的精细化被膜解剖法甲状腺全切术87例
- 目的总结甲状腺全切除手术中甲状腺外科解剖分离方法的操作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甲状腺全切手术的结果,术中使用超声刀行精细化被膜解剖法技术,紧贴甲状腺真被膜分离,分辨、保留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同时兼顾避让喉返神经。结...
- 王焕根陈江方孙阳吴志明
- 文献传递
- 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超声刀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刀源,是利用高频的声波震荡产生的机械能在切割组织的同时使组织凝固,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具有切割精确、不损伤周围组织、无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作用.本院2010年3月至2010年10月应用超声刀作了80例甲状腺开放手术,现将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其中男11例,女69例,年龄21~76岁,平均38.5岁;甲状腺肿块直径1.0~6.0cm,平均2.5cm.80例中,甲状腺腺瘤2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乔本氏病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8例,滤泡状癌1例,髓样癌1例;单侧腺叶次全切除38例,双侧腺叶次全切除32例,一侧腺叶次全切除+另侧腺叶全切除10例.
- 方孙阳邱海江陈福森吴志明王焕根赵伟军
- 关键词:甲状腺肿块超声刀结节性甲状腺肿神经肌肉电刺激次全切除
- 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15例临床
- 目的探讨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共施行的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15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9例经体外行端端吻合,5例经肛门行直肠...
- 吴志明邱海江王焕根方孙阳孟兴成储修峰
- 关键词: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手术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15例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15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9例经体外行端端吻合,5例经肛门行直肠-乙状结肠端端吻合,1例行降结肠端造瘘。术后无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92.8±33.5)min,平均186.8 min,术中出血量(68.5±14.6)ml,平均59.6 ml,术后住院时间(8.6±2.5)d,平均9.1 d。结论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乙状结肠癌安全、可行的方法,但术者需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和结肠外科手术经验。
- 吴志明邱海江王焕根方孙阳孟兴成储修峰
- 关键词: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手术
- 阑尾类癌5例诊治分析
-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5例阑尾类癌患者中,因急性阑尾炎而行单纯阑尾切除术4例,1例伴有肿瘤结节2.1cm,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结果 5例平均随访6年,1例术后3年因结肠转移死亡,3例非肿瘤性死亡。结...
- 吴志明王焕根叶萍储修峰
- 关键词:阑尾类癌阑尾炎右半结肠切除术
- 文献传递
- 小肠间质瘤18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6.6岁,病程5h^2年。主要临床表现为黑便、腹痛、腹部肿块、腹胀不适、贫血、体重下降等。发生部位:空肠12例,回肠5例,空回肠多原发性1例。B超检查13例提示腹腔肿块,其中10例提示来源于肠道,3例不能提示来源。CT增强及血管三维成像均发现肿瘤或转移病灶,其中15例定位于肠道肿瘤(83.3%)。手术后获得0.5~6年的随访,复发3例,2例广泛转移死亡。结论:空回肠间质瘤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B超和CT对诊断有帮助,手术及分子靶向治疗是有效方式。
- 方孙阳邱海江王焕根叶萍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治疗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