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兰

作品数:115 被引量:351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10篇化学工程
  • 6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7篇1-溴丙烷
  • 24篇细胞
  • 19篇毒性
  • 16篇职业危害与防...
  • 15篇三氯乙烯
  • 12篇干细胞
  • 1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0篇雄性
  • 10篇充质干细胞
  • 9篇蛋白
  • 9篇雄性大鼠
  • 9篇生殖
  • 9篇生殖毒性
  • 8篇药疹
  • 8篇药疹样皮炎
  • 8篇皮炎
  • 8篇骨髓间充质
  • 8篇骨髓间充质干...
  • 7篇乙烷
  • 7篇三氯乙烯药疹...

机构

  • 113篇广东省职业病...
  • 15篇山西医科大学
  • 9篇名古屋大学
  • 8篇中山大学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广东药科大学
  • 4篇成都军区昆明...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上海市计划生...
  • 3篇中山大学孙逸...
  • 3篇眉山市疾病预...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广东省妇幼保...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延边大学
  • 2篇日本产业技术...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深圳市疾病预...

作者

  • 115篇王海兰
  • 44篇李宏玲
  • 43篇赵娜
  • 36篇宋向荣
  • 17篇吴奇峰
  • 13篇李聪
  • 11篇谢植伟
  • 11篇吴洁
  • 9篇蔡婷峰
  • 9篇陈嘉斌
  • 9篇黄永顺
  • 8篇陈晓燕
  • 8篇陆丰荣
  • 6篇马超亚
  • 6篇夏丽华
  • 6篇李国樑
  • 5篇市原学
  • 5篇陈思枝
  • 5篇黄振烈
  • 5篇梁伟辉

传媒

  • 50篇中国职业医学
  • 18篇现代职业安全
  • 10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卫生研究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工业卫生与职...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2篇毒理学杂志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第五届广东省...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广东省职业健...
  • 1篇2017环境...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12篇2016
  • 11篇2015
  • 17篇2014
  • 13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5家机构毒性病理诊断比对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评价我国毒性病理检测机构的毒性病理诊断能力。方法选择参加"2018年度毒性病理检测实验室室间比对活动"的机构(以下简称"参比单位")为研究对象。选取2年致癌试验SD大鼠的心脏、脾脏、皮肤、软组织、肝脏和乳腺,4周毒性试验Beagle犬的股骨及膝关节、鼻腔,共10个病理组织作为比对样品,由参比单位的病理诊断人员进行病理诊断,回报诊断结果。由中国毒理学会毒理病理学专业委员会指定专家对诊断结果与指定值进行比较。结果来自全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75家参比单位共167名病理诊断人员参加了比对活动。参比单位主要分布于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共占77.3%(58/75)。75家参比单位共反馈750个有效诊断结果;其中,关于心脏、脾脏、皮肤、软组织及乳腺样品的诊断合格率均大于60.0%;股骨及膝关节、鼻腔样品的合格率较低,分别为30.7%和6.7%。总体结果评价为"不合格""合格""优秀"等级的参比单位分别有1、46和28家,分别占1.3%、61.4%、37.3%。结论我国大部分毒性病理检测机构的毒性病理诊断水平较高,可为所开展的毒理学安全评价试验提供较为可靠的诊断结果。
蔡婷峰宋向荣陈丹苹黄曼琪马超亚陈晓燕梁旻炜王海兰
关键词:实验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减轻小鼠矽肺病变关键因子筛选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减轻矽尘所致小鼠肺损伤的机制。方法选择1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进行BMSCs和骨髓巨噬细胞(BMDMs)的分离和培养。采用Transwell小室,上室接种BMDMs,下室接种BMSCs,分为测序对照组和二氧化硅(SiO2)组,均给予质量浓度为50μg/L的脂多糖预刺激4 h,随后在SiO2组上室中加入质量浓度为250 mg/L的SiO2混悬液,共培养16 h,收集下室BMSCs提取总RNA,采用HiSeq/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BMSCs的RNA进行双末端测序,获得转录组测序数据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取12只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予气管内一次性注射20.0μL质量浓度为250 g/L SiO2混悬液6 h后,采用单次尾静脉输注法,对照组小鼠予500.0μL的0.9%氯化钠溶液,实验组小鼠予500.0μL细胞密度为1×10^(9)个/L的BMSCs悬液,12 h后处死小鼠,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Ra、IL-10、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和前列腺素E2(PGE2)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同时,建立BMDMs和BMSCs Transwell共培养模型,细胞分为BMSCs组、BMSCs+BMDMs组、BMSCs+BMDMs+脂多糖组、50 mg/L SiO2组、100 mg/L SiO2组5组,予相应刺激16 h后,收集各组BMSCs,采用q-PCR法检测细胞中IL-1Ra、IL-10、TSG-6、PGE2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测序对照组比较,SiO2组的BMSCs有19个基因表达上调,21个基因表达下调,其中表达上调超过2.0倍的基因有10个。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肺组织中IL-1Ra、IL-10、PGE2、TSG-6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值均<0.05);其中TSG-6 mRNA相对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上调了37.5倍。与BMSCs+BMDMs+脂多糖组比较,50 mg/L SiO2组和100 mg/L SiO2组的TSG-6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值均<0.05)。结论TSG-6可能是BMSCs减轻矽尘所致肺损伤的关键因子。
范蕊虹王海兰黄永顺夏丽华赵娜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TRANSWELL高通量测序小鼠
某石油化工企业男性工人高尿酸血症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 分析某石油化工企业男性工人高尿酸血症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某石油化工生产企业1 604名男性工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并通过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自主研发的“职业健康监护与监测信息系统”收集其高尿酸血症相关检查结果,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对象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9.6%(474/1 6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年龄、吸烟等混杂因素后,高舒张压、高三酰甘油(TG)、超重和肥胖均是男性工人罹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P值均<0.01)。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工人高尿酸血症与体质量指数、舒张压均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整体关联性检验χ^(2)值分别为36.19和21.46,P值均<0.01),与TG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χ^(2)=14.56,P<0.01)。结论 某石油化工企业男性工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为高舒张压、高TG、超重和肥胖,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李宏玲李其锋郑莹罗巧王海兰
关键词:石油化工高尿酸血症三酰甘油体质量指数影响因素剂量-反应关系
1-溴丙烷吸入对大鼠肝和血液毒性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大鼠吸入染毒1-溴丙烷(1-BP)对肝脏和血液系统的毒性效应特点。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4组分别给予质量浓度为0、1 250、2 500、5 000 mg/m3的1-BP连续动式吸入染毒,每天染毒8 h,每周5 d,共4周。染毒期间称取大鼠体质量,染毒结束后腹主动脉采血处死大鼠,每组随机取9只大鼠分离脏器检测脏器系数,检测血清生化和血常规;每组另3只大鼠进行脏器和骨髓病理组织学检查,并采用Tunel法进行肝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染毒处理和染毒时间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剂量组大鼠第1、3、4周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第4周体质量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第1周体质量分别低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1),第2~4周体质量均低于其余3组(P〈0.01),染毒期间该组大鼠体质量无增加。对照组和低、中和高剂量组4组大鼠肝脏器系数分别为(3.015±0.160)%、(3.396±0.395)%、(3.860±0.663)%和(4.360±0.174)%;肝脏器系数和染毒剂量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4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分别为(41.73±2.83)、(49.09±2.51)、(58.71±2.21)和(72.45±9.28)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力分别为(166.64±9.94)、(193.55±9.51)、(219.70±4.01)和(259.27±18.49)U/L;ALT和AST活力均和染毒剂量呈剂量-效应关系(P〈0.05)。4组大鼠红细胞(RBC)计数分别为(7.18±0.82)×10^12/L、(7.25±0.17)×10^12/L、(7.19±0.18)×10^12/L和(6.63±0.36)×10^12/L,血红蛋白(Hb)分别为(139.67±3.00)、(137.44±3.75)、(137.89±3.59)和(126.78±6.14)g/L;高剂量组RBC计数和Hb均低于其余3组(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3个剂量组大鼠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水肿,以高剂量组的细胞水肿程度最严重,同时,高剂量�
李宏玲宋向荣蒋柳权赵娜王海兰
关键词:1-溴丙烷肝毒性血液毒性细胞水肿剂量-效应关系
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4年
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是一种卤代烃类化合物,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使用历史,分子式为CH2 Cl-CH2 Cl,属高毒物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难溶于水,易挥发,具有芳香气味,主要用于工业溶剂和粘合剂的生产,也常被用作金属脱油剂、谷物熏蒸剂等[1]。1,2-DCE 因应用广泛,职业接触人数众多,中毒事故时有发生。有关调查数据显示,2006-2010年职业性急性1,2-DCE中毒事故居广东省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第2位,占15.79%[2]。1,2-DCE中毒临床表现以中毒性脑病为主,突出表现为脑水肿,多数患者后遗症状明显[3],对劳动者的健康危害极大;但1,2-DCE中毒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上无特效解毒剂,目前在治疗上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本文将对1,2-DCE中毒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李思王海兰陈嘉斌蒋龙元
关键词:1,2-二氯乙烷发病机制
1-溴丙烷吸入暴露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1-溴丙烷亚急性暴露对雄性大鼠的生殖毒性。方法将48只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1-溴丙烷1 000、2 000、4 000 mg/m3暴露组。暴露组给予7 d,每天8 h的吸入暴露。结果1-溴丙烷高浓度暴露组大鼠的体重、前列腺和精囊质量显著下降,附睾精子运动率降低,形态异常精子增多。血浆肌酸激酶活力和肌型肌酸激酶含量降低。睾丸病理切片观察到曲细精管的精子释放延迟。结论1-溴丙烷亚急性暴露对雄性大鼠的生殖系统产生毒性影响,附睾精子运动率的下降是本次实验的最敏感指标。
王海兰
关键词:1-溴丙烷生殖毒性
倒班作业男性工人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调查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了解石油化工企业倒班作业男性工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以保障职业人群的健康。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石油化工企业967名倒班作业的男性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个人健康状况与饮食习惯调查表》对工人的基本资料、职业史、职业危害因素接触情况、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工作类型、运动情况、饮食习惯和倒班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倒班工龄的四分位数间距将研究人群按倒班工龄≤3年、 3年<倒班工龄≤6年、6年<倒班工龄≤10.5年、倒班工龄>10.5年分为1~4组,并比较四组男性工人代谢综合征5个危险因子的差异,应用二分类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倒班工龄与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关系。结果四组人群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第4组最高;四组人群的中心性肥胖、血压异常、血糖异常、高甘油三酯和代谢综合征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第4组的血糖异常和代谢综合征检出率最高,分别是0.5%和3.3%。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倒班工龄>6年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倒班工龄>10.5年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最高,为倒班工龄≤3年的7.348倍。结论倒班作业可增加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倒班工龄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之间存在相关性。
陈思枝刘庆凤伍健芝李敏李雪仪王海兰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石油化工
1,2-二氯乙烷亚急性暴露对大鼠抑郁样行为及单胺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1,2-二氯乙烷(1,2-DCE)亚急性暴露对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单胺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予0、20、40、80 mg/kg体质量的1,2-DCE(以玉米油稀释)灌胃染毒,每2天1次,连续染毒14次。染毒结束后,采用旷场实验、糖水偏爱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大鼠大脑前额皮层、海马、纹状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大鼠直立次数、中心区域活动时间和路程均减少(P<0.05),糖水偏爱度下降(P<0.05),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延长(P<0.05)。大鼠前额皮层、海马、纹状体内5-HT、NA和多巴胺水平均随着1,2-DCE染毒剂量的增加而下降(P<0.05),呈剂量-效应关系。高剂量组大鼠前额皮层、海马、纹状体内5-HT、NA和多巴胺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1,2-DCE亚急性暴露可诱导大鼠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前额皮层、海马、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相关。
李国樑郑杰蔚殷霄陆丰荣陈晓燕曾丽海李宏玲谢植伟王海兰
关键词:1,2-二氯乙烷单胺类神经递质行为学
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体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的观察
目的:研究不同皮疹类型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为探索其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方法:采用双标法在流式细胞仪上对32例确诊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在入院时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
赵娜黄振烈唐小江易正山王海兰李来玉黄汉林
关键词:三氯乙烯皮炎淋巴细胞亚群
中药熏洗治疗慢性正己烷中毒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将2008—2013年我院确诊职业性慢性中度或重度正己烷中毒患者48例,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6例)。经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疗程为3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神经病变证候评分,检测神经传导速度。中药熏洗组在改善麻木、疼痛、多汗等临床神经病变证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在肌力、跟腱反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中药熏洗为慢性正己烷中毒周围神经损伤后促进神经康复及肢体功能重建提供了一种有效方式。
邓小峰王海兰梁伟辉吴奇峰陈新梅曾子芳李斌
关键词:正己烷中毒周围神经病变中药熏洗神经传导速度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