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门诊患者2008—2017年强阿片类药物使用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近10年强阿片类药物用量趋势。方法采用等效剂量分析方法,比较2008—2017年总年人均用量及不同强阿片类药物年人均用量的趋势,并进一步分析短效与长效强阿片类药物的年人均用量差异。结果近10年我院门诊强阿片类药物的年人均用量呈递增趋势,2017年为2008年的2.11倍,其中长效制剂增长2.21倍,短效制剂减少31%。羟考酮缓释片年人均用量逐年大幅增加,2017年羟考酮缓释片的人均用量最大,占总年人均用量的69.79%;吗啡缓释片与吗啡片年人均用量趋势一致,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再趋于平稳;氨酚羟考酮片与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年人均用量均为逐年递增趋势。结论 2008—2017年我院门诊强阿片药物的使用趋于规范、合理。
- 王欣乔怿徐健庞娟宁华
- 关键词:癌痛麻醉药品
- 新型鼻胃管固定胶布对预防鼻部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观察新型固定胶布对预防经鼻三腔喂养管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9年5月至2021年8月选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留置三腔喂养管的住院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胶布固定三腔喂养管,试验组患者使用新型胶布固定三腔喂养管;比较2组患者鼻部出现压力性损伤、疼痛、鼻部摩擦感和睡眠情况。结果对照组鼻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鼻部疼痛发生率、鼻部有摩擦感及入睡困难发生率为70.00%(21/30)、73.33%(22/30)、66.67%(20/30)、43.33%(13/30),均高于试验组的16.67%(5/30)、13.33%(4/30)、23.33%(7/30)、10.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8.52~22.45,均P<0.05)。结论使用新型胶布固定三腔喂养管可有效预防鼻部压力性损伤进而减轻疼痛、提高患者鼻部舒适度,改善了经鼻插管引起的入睡困难,进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 孙伟任晖张燕王欣王宁
- 关键词:鼻黏膜敷料
- 我院门诊处方前置审核的实践及成效
- 目的:为医院门诊药房实行处方前置审核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我院处方前置审核措施,并通过点评实行前置审核前后各1200张门诊处方对前置审核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门诊西药房实行前置审核后1年共审核处方189665张,未通过...
- 宁华王欣徐健丁曦张艳华
- 关键词:处方合格率合理用药用药安全
- 文献传递
- 在隐私保护下肿瘤临床随访数据分析
- 2024年
- 目的在隐私保护下收集肿瘤临床随访数据,提出新的随访数据的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从而提高肿瘤随访数据质量并完成了随访数据的比较问题。方法统计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外科一个病区2007—2014年治疗的全部手术治疗胃癌患者共2116例的数据,5年的生存率为60.0%,随访率为94.9%,使用了可视化的工具普科软件及多维数据语言(MDX)完成随访数据质量曲线的绘制和比较。结果肿瘤临床随访数据的随访率和生存率趋势一样;肿瘤临床随访数据的未访率因随访截点变化导致失访率的改变;地区差异可能是影响肿瘤临床随访数据的因素之一。结论如何提高随访的质量是影响分析结果的重要一环,如果能尽早及时开始早期随访,获取更多患者联系方式和信任能提高远期随访成功率。
- 陆婷王欣张燕
- 关键词:胃肿瘤随访研究隐私权失访
- 持续改进在医院门诊处方质量管理中的作用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我院门诊处方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DCA管理循环法对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工作进行管理,找出不合理处方,分析原因,制定质量改进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并观察效果。结果:2015年6月-2016年1月与2016年2月-9月相比,不合理处方百分率显著降低(P<0.01);2016年2月-9月与2016年10月-2017年5月相比,不合理处方百分率也有所降低(P<0.05),处方质量持续改进达到预期目标。结论:质量持续改进应用于处方质量管理中,可有效提高门诊处方质量,进一步完善处方审核系统的事前干预措施,促进医院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
- 乔怿王欣丁曦张艳华
- 关键词:处方审核处方点评合理用药
- 进展期胃癌诊断性腹腔穿刺引流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配合
- 2023年
-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诊断性腹腔穿刺引流情况的影响因素,总结进展期胃癌诊断性腹腔穿刺细胞学检测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10月于北京某肿瘤医院胃癌患者的腹腔穿刺细胞学检测数据。医生行腹腔穿刺置管后留取腹腔灌洗液,分析穿刺引流效果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均成功穿刺进入腹腔,79例(96.34%)患者成功收集到腹腔灌洗液。26例(31.71%)穿刺后引流阶段患者需要护理指导,其中的23例在护理指导下收集到灌洗液。平均引流时间(272.01±205.42)min,平均引流量为(292.03±139.86)m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腹腔穿刺并发症。结论:诊断性腹腔穿刺细胞学检测安全可行,经过合理护理指导后可有效留取腹腔灌洗液供细胞学检测。
- 庞飞陆婷王欣张燕李双喜贺宁任晖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腹腔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