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华
- 作品数:216 被引量:1,280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143例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住院患者一线抗感染用药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住院肿瘤患者的一线抗感染用药的特点。方法以中性粒细胞低于或预计在接下来的48h内低于0.5×109个/L,且同时满足体温高于38.0℃超过1 h或单次体温超过38.3℃为条件,检索我院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住院肿瘤患者病历,共计143例,进行风险分层,依据NCCN及IDSA有关指南,评价一线抗感染用药种类、用药时机的合理性;对120例高风险患者,讨论合理性与转归关系。结果低风险23例,用药以碳青霉烯、喹诺酮或二/三代头孢为主;高风险120例,以碳青霉烯为主。用药时机在出现粒缺伴发热后2h以内的占45%。120例高风险患者中,用药选择及用药时机都合理者为41例,合理组与不合理组总体有效率无显著差异(87.8%与86.0%),但合理组死亡率显著降低(2.4%与7.6%,P<0.05)。结论粒缺伴发热患者处理基本合理,但风险分层意识不够,处理准确性及及时性有待提高。在正确时间选用正确药物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但对总体有效率无明显关系。
- 焦园园李然张关敏刘颖张艳华
- 关键词:一线治疗抗感染用药
- 医院药房:注意你的药品质量
- 2004年
- 保证患者所用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的永恒原则。
- 张艳华郭树冬王明辉
- 关键词:药房药品质量药品管理药品入库药品验收
- 我院癌症患者麻醉性镇痛药近五年用药趋势与分析
- 目的:评估该院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麻醉性镇痛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06-2010年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DDDs、用药金额及其排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盐酸布...
- 李然宁华刘倩张艳华
- 关键词:癌症患者用药分析麻醉性镇痛药
- 文献传递
- 肿瘤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临床药学工作体会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主要从临床药师应具备的知识的专业性和全面性,参与临床诊疗活动的全程性,与医、护、患多方沟通的深入性,本科室工作内容、工作流程熟悉掌握的彻底性,临床药学服务质量需要不断提高的长期性等五个方面介绍了笔者在肿瘤专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体会和经验,旨在与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同行们进行交流,以更好地促进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
- 刘颖张艳华宁华
- 关键词:临床药学重症监护病房
- 临床药师参与1例芬太尼相关5-羟色胺综合征的治疗实践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阿片类药物相关5-羟色胺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和处置措施,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芬太尼相关5-羟色胺综合征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肿瘤患者在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后引起5-羟色胺综合征的临床资料。临床药师根据临床表现、Naranjo评估量表分析芬太尼与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并根据结果和文献调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原因,同时提出治疗建议。结果停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后,患者症状减轻。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患者芬太尼相关代谢酶基因为CYP2D6*10/*10 IM型、CYP3A4*1/*1型、OPRM1(A>G) AA型和ABCB1(3435 A/T>C) AA型。患者对芬太尼的代谢基本正常,对5-羟色胺的代谢可能减慢,应用阿片类药物需要较低的起始剂量。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可能引起5-羟色胺综合征,在临床中不常见且存在个体间差异,临床应予以重视。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应注意使用规范并加强药学监护,一旦出现5-羟色胺综合征临床症状,要及时识别、停药,并做相应处理。
- 马旭张艳华
- 关键词:芬太尼5-羟色胺综合征单核苷酸多态性药学监护
- 索拉菲尼血药浓度与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以及在肝细胞癌治疗应用被引量:7
- 2015年
- 索拉菲尼是一种新型口服的多激酶靶点抑制剂,用于肾细胞癌、肝细胞癌以及经放射性碘治疗无效的甲状腺癌的治疗。索拉菲尼可延长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是索拉菲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索拉菲尼血药浓度与疗效和不良反应密切相关。本文分析肝细胞癌治疗中索拉菲尼血药浓度与疗效、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探讨索拉菲尼血药浓度监测作为疗效和不良反应预测指标的潜在价值。
- 史蕤李然赵冰清焦园园张艳华
- 关键词:索拉菲尼药物监测肝细胞癌高血压
- 肿瘤专科医院2010-2011年44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 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10—2011年收集并上报到北京市ADR监测中心的443份有效报告按患者的情况、药品种类,用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51~6...
- 方向红宁华焦园园张艳华丁曦
-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合理用药
- 文献传递
- 肿瘤患者数字荧光分子杂交技术基因检测复测原因分析
- 2021年
- 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PGx)是基于人类遗传多样性,在药物治疗中具有预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作用。通过检测特定的PGx生物标志物,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预测哪些患者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或)疗效不佳治疗,为医生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1-3]。对于多数基因检测研究,研究者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联合Sanger法或焦磷酸对药物代谢酶或药物作用靶点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检测[4]。但是进行PCR对实验室要求较高,需要相应的实验室资质和认证。此外,传统的测序技术存在着处理量低、成本高、操作困难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实验室诊断中的广泛应用[5]。然而杂交测序不需要高通量测序,也不受PCR实验室条件的限制,数字荧光分子杂交技术(digital fluorescence molecular hybridization,DFMH)是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荧光团偶联特异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作为探针杂交到互补序列上。FISH探针的设计包括两个荧光团,一个作用于染色体靶区特定的SNP,另一个作用于同源染色体的特定SNP,其分别对两个染色体进行差异性标记,通过荧光检测系统进行分析[6]。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采用DFMH进行SNP检测。
- 白羽马旭张艳华
- 关键词:分子杂交技术药物基因组学药物代谢酶基因检测同源染色体
- 肿瘤靶向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
- 张艳华
- 文献传递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致发热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1例69岁女性患者,因“左足恶性黑色素瘤”给予甲磺酸达拉非尼胶囊(150 mg,每天2次)联合曲美替尼片(2 mg,每天1次)。服药后第2天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无畏寒、寒战等伴随症状,考虑为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所致发热综合征。予患者布洛芬胶囊(400 mg,每6 h 1次)并暂停达拉非尼胶囊24 h,后体温降至正常;重启达拉非尼胶囊并减量(75 mg,每天2次)治疗后未出现明显发热。药师建议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可将达拉非尼胶囊加量(150 mg,每天1次+75 mg,睡前),若体温超过40℃或伴明显寒战,可通过中断给药或预防性使用类固醇(泼尼松7.5~25 mg·d^(-1)或地塞米松0.5~4 mg·d^(-1))改善症状;若症状仍无法改善则需调整两药剂量,达拉非尼最终剂量不低于50 mg,每天2次,曲美替尼剂量不低于1.0 mg,每天1次。经院外随访,患者未再出现高热、寒战等发热综合征症状。
- 尹月张艳华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