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作品数:13 被引量:3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两种麻醉方法在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治疗术麻醉中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2 2007年 郑国鹏 肖昭扬 王春梅 安刚胸腺瘤手术麻醉插管后摆放体位过程中心跳骤停1例 2006年 张凤跃 王衍敏 王春梅关键词:胸腺瘤切除术 麻醉插管 脉搏氧饱和度 手术 静吸复合全麻 脑电双频谱指数对普鲁卡因、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深度的评价 2005年 目的:通过脑电双频谱指数(B IS)监测普鲁卡因静吸复合麻醉的深度并与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进行比较。方法:30例择期行开腹手术A SAⅠ~Ⅲ级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气管插管后持续泵入异丙酚5.4m g/(kg·h)(Ⅰ组)和气管插管后持续静点1%普鲁卡因4m L/kg(Ⅱ组)。连续观察入室后、切皮前、切皮后即刻、切皮后20m in、术终前20m in、术终、拔管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B IS变化以及术中B IS低值。结果:两组均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两组病人切皮前的SB P均较基础值低(P<0.05),除此之外,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及至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术中最低值的B IS及术终的B IS值Ⅰ组较Ⅱ组低(P<0.05),两组的B IS值分别与基础值比较发现,在手术过程中B IS均较低(P<0.05),只是术终时Ⅰ组较基础值低,而Ⅱ组接近基础值(P>0.05)。结论:B IS是评价麻醉深度的可靠指标,普鲁卡因静吸复合麻醉与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同样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深度。 王春梅关键词:普鲁卡因 麻醉深度 异丙酚 持续静点 速卡与布比卡因用于妇科术后硬膜外镇痛治疗的比较 2010年 目的:研究0.15%国产左旋布比卡因(速卡)用于妇科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术后硬膜外泵注镇痛。结果:两组的镇痛效果均满意,VAS评分基本相似,下肢运动恢复的时间基本相同(P>0.05),术后4 h Bromage评分无差异。结论:速卡与等浓度布比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满意,速卡安全性更高。 王春梅 吴崇天 安刚长托宁用于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前用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长托宁作为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ASAⅡ-Ⅲ级的病人5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和东莨菪碱组,免用术前药,入室后肌注长托宁0.01 mg/kg和东莨菪碱0.006 mg/kg,40 min后开始麻醉和手术。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0、20、30、40 min时的心率(HR)、血压(Bp)变化情况及观察病人镇静、口干程度。[结果]Ⅰ组SBP在给药后30、40 min时低于给药前;DBP在20、30、40 min时较给药前低;HR在20、30 min时较给药前低,(P<0.05)。Ⅱ组SBP、DBP在给药后30 min时均较用药前高,且明显高于Ⅰ组,(P<0.05)。HR在20、30、40min时高于给药前,且较Ⅰ组明显增快,(P<0.05)。组间比较口干与镇静程度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长托宁作为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前用药较东莨菪碱效果好。 肖昭扬 郑国鹏 王春梅 安刚关键词:长托宁 术前药 枢丹预防小儿腭裂修补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2005年 王春梅 刘冰 安刚关键词:枢丹 药物预防 小儿 腭裂修补术 恶心 高乌甲素、吗啡混合局部麻醉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术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比较高乌甲素/或和吗啡与局部麻醉药混合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上肢手术术后的镇痛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0例ASAⅠ-Ⅱ级患者,经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每组n=30):对照组(C组):2%利多卡因15 mL与0.5%左旋布比卡因10 mL混合液,其他3组在应用C组局麻药同时加入如下药物:高乌甲素组(L组):局麻药中加入高乌甲素16 mg;吗啡组(M组):局麻药中加入吗啡4 mg;高乌甲素+吗啡组(L+M)组:局麻药中加入高乌甲素8 mg和吗啡2 mg。手术结束后观察4组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L组、M组、(L+M)组镇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其术后6、8、12、24 h VAS评分均较C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M)组和M组术后8、12、24、48 h BCS评分均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的发生率(L+M)组(20%、13.3%、10%)明显低于M组(P<0.05),但与L组及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高乌甲素、吗啡混合局部麻醉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术,其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局麻药或局麻药内混合吗啡,且不良反应少。 王春梅 刘冰关键词:高乌甲素 吗啡 臂丛 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急性心肌梗塞非心脏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非心脏急诊手术的有效合理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6名急性心肌梗塞需行非心脏急诊手术的患者,年龄48~68岁,平均59岁.麻醉选择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保留硬膜外导管术后镇痛.[结果]本组病人麻醉诱导、术中维持与苏醒期均平顺,围术期及术后无危象发生.手术时间平均为95min(50~265min),住院时间平均45d(32~58d).[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是急性心肌梗塞非心脏急诊手术较适合的麻醉方法. 王春梅 吴崇天关键词:麻醉硬膜外 急腹症 麻醉处理 急性心肌梗塞 联合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比较腰丛-坐骨神6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和硬膜外麻醉组(EA组),每组各21例.N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和坐骨神经分别注入1%利4多卡因15 ml和0.5%罗哌卡因20 ml及1%利多卡因5 ml和0.5%罗哌卡因20ml;EA组给予0.5%罗哌卡因10~15 ml.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麻醉后10、20、30、60 min EA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麻醉前和N组同一时间点(P<0.05).两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相近(P>0.05),但N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436.5±103.3)、(307.3±112.4)min]长于EA组[(305.2±110.8)、(189.3±84.5)min](P<0.05).术后EA组有4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N组无恶心呕吐发生.结论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阻滞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作用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少. 王春梅关键词:神经肌肉阻滞 老年人 神经电生理技术在偏头痛显微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2023年 本文就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显微血管减压术对顽固性偏头痛的治疗效果, 以及电生理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在显微血管减压术全程发挥的作用作如下综述, 为其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指导与借鉴。 于菲 陈学善 王春梅 韩杰关键词:偏头痛 显微外科手术 电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