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 作品数:45 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青年人群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
- 2024年
- 目的:分析青年人群结直肠息肉患病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该人群的预防、早期筛查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共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电子结肠镜检查且年龄≤40岁的患者443例,其中223例为结直肠息肉组,220例为正常对照组。总结青年人群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青年人群结直肠息肉影响因素,比较两组在性别、体重、身高、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空腹血糖(FBG)、癌胚抗原(CEA)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检出并行活检的息肉有412枚。青年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大多数患者未表现出临床症状。多数息肉为多发性,其中2~5个息肉的发生率最高,直径以0.6~0.9 cm为主,乙状结肠是最常见的部位,主要形态为扁平型(山田Ⅰ型)。病理类型以增生性、管状腺瘤和炎性息肉居多。发生结直肠息肉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身高、体重、BMI、TC、LDL-C、HDL-C、UA、CEA均有相关性(P<0.05)。饮酒、CEA是青年结直肠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青年人群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重视结肠镜的健康体检,特别是青年高危人群。同时加强早期筛查和健康教育。
- 张银凤郑东付丽王婷婷
- 关键词:青年结直肠息肉
- 北京市健康体检人群尿酸对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尿酸(UA)对代谢综合征(MetS)发生的影响,为MetS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8年(基线)和2022年均在北京友谊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资料,排除基线体检数据符合MetS诊断的人群。根据基线UA水平采用四分位数法分别将男性和女性体检者分为4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基线UA对MetS发生的影响。结果:共纳入体检人群2930例,其中男1366例,女1564例,中位年龄44(33,55)岁。男性和女性体检人群的MetS发生率均随基线UA水平的增加而相应增加(P<0.05)。女性体检者调整年龄后,以U1为参照组,U2、U3、U4组引起MetS发生风险的OR值分别是1.210(95%CI:0.720~2.304)、1.728(95%CI:1.073~2.784)、2.177(95%CI:1.366~3.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男性体检者随基线UA四分位数的增加发生MetS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男性体检者预测MetS的基线UA最佳临界值为323.5μmol·L^(-1),女性为253.5μmol·L^(-1)。结论:男性和女性体检人群的MetS发生率均随基线UA水平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基线UA水平升高是女性体检者发生MetS的独立危险因素。
- 付丽许冬王婷婷刘玲玲马莉莉孙晓静李丽
- 关键词:尿酸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三种血液系统肿瘤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红系细胞增生活性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多发性骨髓瘤(MM)、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血液血红蛋白(Hb)及骨髓有核红细胞百分数(Eb)4种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68例AL、41例MM、33例NH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sEPO、sTfR,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Hb,穿刺采集骨髓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计数Eb。使用SPSS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种血液肿瘤患者的sEPO均较对照组不同程度的增高,贫血患者的增幅较无贫血患者更大。AL、MM贫血患者的sTfR分别为2.24±0.89mg/L和2.6±0.9mg/L,均低于对照组;AL、MM无贫血患者的sTfR分别为4.50±1.22 mg/L和3.72±1.09 mg/L,均高于对照组;NHL贫血患者与无贫血患者的sTfR分别为2.93±0.48 mg/L和3.28±0.68mg/L,与对照组无差异。AL、MM贫血患者的sEPO与Hb、sTfR及Eb均呈负相关;NHL贫血患者的EPO与Hb、Eb均呈负相关。结论 AL、MM、NHL贫血患者的血清EPO明显增高,主要是因贫血导致的低氧血症引起的反应性增高;AL、MM、NHL血清EPO增高还存在贫血以外的其他机制;sEPO、sTfR、Hb及Eb的联合检测分析将有助于客观全面评价AL、MM、NHL贫血患者内源性EPO的有效含量和促红细胞生成活性。
- 刘锦丽王欢王婷婷付丽崔琳
- 关键词:血液系统肿瘤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血红蛋白
- 人工合成的microRNA簇及其构建方法与所用合成microRNA单元
- 本发明公开了人工合成的microRNA簇及其构建方法与所用合成microRNA单元。该microRNA簇,是由X个合成miRNA单元串联而成的RNA分子,所述合成miRNA单元是人工合成的pri‑miRNA,X为4‑18...
- 谢震王婷婷
- 文献传递
- MiR-141通过其靶基因ZEB1、SIP1调控EMT途径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通过比较miR-141、靶基因、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物在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差异性表达及相关性;进一步揭示MicroRNA-141通过EMT途径调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机制。方法选取具有间质特征的细胞系SW620和RKO。构建含miR-141的重组LV3-p GLV-h1-GFP-puro慢病毒Lenti-miR-141,用空载慢病毒NC-Lenti作为对照;稳定转染及后续实验: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miR-141的成功转染,并比较miR-141、靶基因、EMT标志物在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差异性表达。结果 miR-141的重组LV3-p GLV-h1-GFP-puro慢病毒Lenti-miR-141、NC-Lenti对细胞系SW620和RKO的最佳感染MOI值均为100;PCR检测证实LentimiR-141病毒的感染使SW620、RKO细胞中miR-141的表达明显增加;免疫组化检测证实miR-141的过表达有效的抑制了靶基因ZEB1和SIP1的表达,同时增加了E-cadherin的表达并减少了vimentin的表达。结论 SW620和RKO具有间质特征;miR-141的过表达有效地抑制了靶基因ZEB1和SIP1的表达,进而影响了EMT途径标志物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进一步验证了MicroRNA-141通过EMT途径调控结直肠癌肝转移。
- 尹杰王婷婷白志刚蔡军张军郑智王今刘钊张忠涛
- 关键词:结直肠癌EMT靶基因
- 不同肥胖和代谢状态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肥胖和代谢状态与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性。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人群39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重指数(BMI)和代谢状况将人群分为代谢健康型非肥胖(MHNO)组、代谢健康型肥胖(MHO)组、代谢不健康型非肥胖(MUNO)组、代谢不健康型肥胖(MUO)组4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肥胖和代谢状态与HUA的相关性。结果MHNO组1021例、MHO组1508例、MUNO组164例、MUO组1217例。MUO组、MHO组、MUNO组、MHNO组HUA发生率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比MHNO,MHO、MUNO、MUO与HUA的相关性OR值(95%CI)为3.762(2.124~6.662)、4.840(2.158~10.855)、11.870(6.852~20.563),均与HUA有关联(P<0.05),并且MUO与HUA的相关性最为密切,MUNO次之。异常均与高尿酸血症显著相关,肥胖伴代谢异常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最为密切。
- 付丽王婷婷丁蕾蕾张银凤许冬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肥胖
- Th17细胞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中的作用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41抗体(MWReg30)的方法诱导BALB/c小鼠产生ITP,之后分离外周血和脾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和脾细胞内Th17细胞的比例。结果ITP模型小鼠外周血及脾单个核细胞Th17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410±0.307)%和(0.220±0.04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小鼠[分别为(0.457‘0.089)%和(0.0644-0.024)%](P值分别为0.007、0.006)。同时,ITP模型小鼠脾单个核细胞中IL-17F、IL-17A和IL-6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03±0.427、2.98±0.860和1.949±0.423,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99±0.250、1.005±0.253和0.990±0.110)(P值均〈0.05)。外周血有核细胞IL-21mRNA相对表达量为1.857±0.53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0.824±0.190)(P〈0.05)。结果显示IL-17F和IL-17A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性(r=0.934,p=0.000),IL-17F和IL-17A与IL-6也具有相关性(r=0.598,P=0.001;r=0.619,P=0.000)。结论Th17细胞在ITP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至少参与了血小板的清除。
- 王婷婷李慧媛王昭周泽平付丽魏娜黄大勇杨仁池
- 关键词:TH17细胞小鼠模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改良Hyper—CVAD/MA方案治疗侵袭性淋巴瘤42例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评估改良的Hyper-CVAD/MA强化方案治疗侵袭性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2例用改良Hyper-CVAD/MA方案治疗的初治或复治的侵袭性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9例(45.3%)患者达完全缓解(CR),13例(31.0%)达部分缓解(PR),有效率为76.2%(32/42)。1年无病生存(DFS)率和总体生存(OS)率分别为79.2%和83.7%,3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65.3%和64.2%。CR率与有无B症状、结外受累、中枢神经系统受累、AnnArbor分期、既往治疗有相关性。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造血功能受抑、感染、黏膜炎、肝脏、肾脏以及神经系统毒性等。结论改良Hyper—CVAD/MA方案治疗侵袭性淋巴瘤近期疗效满意,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可以控制。
- 王婷婷王昭付丽魏娜黄达永王晶石沈晶杨凌志崔华熊梅
- 关键词:淋巴瘤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安全性
- 非白血病性髓系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09年
- 目的:分析非白血病性髓系肉瘤(NMS)的临床特征包括疾病的发病率、诊断、预后和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近期确诊的1例牙龈NMS和NMS的文献资料进行复习和分析。结果:淋巴结、皮肤、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是NMS常见的髓外好发部位,本例发生于牙龈,为少见病例;患者初诊时易被误诊为恶性淋巴瘤。NMS肿瘤细胞形态具有髓系细胞不同阶段分化特点,免疫组化示MPO、CD43和CD68等阳性;治疗首选蒽环类联合阿糖胞苷为基础的化疗。根据髓象与耐受情况加大阿糖胞苷的剂量,取得较好疗效。结论:为减少原发性NMS向ANLL转化并延长生存期,关键在于早期确诊和早期采用ANLL方案全身化疗。
- 黄达永崔华熊梅王欢付丽沈晶王婷婷王昭
- 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N-糖基化对免疫应答的影响及其质谱分析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流感病毒在人群的抗体选择压力下不断突变和进化。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蛋白糖基化位点的改变降低了流感疫苗保护率,成为流感疫苗研究的难点。对HA蛋白糖基化位点和形式的检测和分析方法是解决该难点的重要前提。本文综述了流感病毒HA蛋白N-糖基化对免疫应答的影响及其质谱分析研究进展,旨在为流感防控和新型疫苗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 王婷婷王婷婷
- 关键词: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N-糖基化免疫应答质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