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璐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镀金对铜基合金桩核金属离子析出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研究镀金对铜基合金桩核在人工唾液中金属离子析出的影响。方法1用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普通铜基合金桩核(对照组)、喷砂镀金铜基合金桩核(喷砂镀金组)、抛光镀金铜基合金桩核(抛光镀金组)在人工唾液中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8个月镍离子(Ni)和铜离子(Cu)的析出量,比较镀金在不同时间段对铜基合金桩核离子析出的影响。2在第8个月磨去牙体组织,取出桩核,肉眼观察桩核表面氧化情况。结果1Ni的析出量:镀金组与对照组第6个月,第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喷砂镀金组与抛光镀金组,4个时间段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Cu的析出量:镀金组与对照组第3个月、第6个月、第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喷砂组与抛光组第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镀金组金属离子析出量少于对照组。2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3组试样Ni和Cu的析出量都增加,但第1个月和第3个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第3个月,第6个月与第8个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6个月增幅最大,镀金组的增幅明显低于对照组。3肉眼观察:对照组桩核表面全部覆盖较厚黑色氧化层;镀金组近核边缘处和核下方桩颈1/3处有较薄散在的氧化层。结论镀金表面处理能降低铜基合金桩核Ni和Cu的析出量,减少表面氧化层形成,提高铜基合金桩核的生物相容性。
- 潘璐陈新民牛林张山川
- 关键词:铜基合金桩核离子析出原子吸收光谱
- 镀金对牙科VB钢材料金属铍离子析出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镀金对牙科VB钢材料在人工唾液中金属铍离子析出的影响。方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检测普通镍铬合金烤瓷全冠组(对照组)、打磨后镍铬合金烤瓷全冠组(打磨组)、喷砂镀金镍铬合金烤瓷全冠组(镀金组)及喷砂镀金加时50%镍铬合金烤瓷全冠组(镀金加时50%组)在人工唾液中1个月末、3个月末、6个月末铍离子的析出量,比较不同处理因素对铍离子析出量的影响以及同一处理下铍离子析出在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在不同处理方法下,铍离子析出总量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打磨组>对照组>镀金组>镀金加时50%组。在同一处理因素下,铍离子的析出总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呈现连续性,6个月末时最大;铍离子的析出速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呈现连续性,6个月末时最小。结论镍铬合金烤瓷全冠表面镀金处理能降低铍离子的析出量,从而提高镍铬合金烤瓷全冠的生物相容性。
- 王姝陈新民潘璐
- 关键词:镍铬合金离子析出
- 镍铬合金烤瓷全冠镀金处理后适合性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研究镍铬合金烤瓷全冠镀金处理对适合性的影响。方法取离体前磨牙18颗,随机分为3组,每组6颗,常规镍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3组金属底层冠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照组,不作处理;抛光组,抛光后进行镀金处理;喷砂组,喷砂后进行镀金处理。全冠就位黏结后,用自凝基托树脂包埋牙体,硬固后沿颊舌向中线用高压砂水射流切割机切开,在体视显微镜下测量牙合面、轴面、边缘的适合性。结果镀金组适合性高于未镀金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喷砂组适合性优于抛光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镀金处理后,非贵金属烤瓷全冠适合性有所提高。
- 周玭陈新民牛林潘璐王琪
- 关键词:烤瓷全冠镀金工艺适合性
- 不同牙周膜厚度对桩核-牙根联合体抗折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不同牙周膜厚度对桩核-牙根联合体抗折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用有机玻璃模拟标准尺寸的上中切牙牙根45个。常规铸造桩核修复,软衬材料模拟牙周膜,厚度分别为0.2 mm、0.4 mm、0.6 mm、0.8 mm、1.0 mm,试件分成5组,每组9个。在Instron-4302万能测试机上进行垂直于牙根长轴加载压缩测试,加载速度1 mm/min,至桩核松动、脱位或牙根脱位、破裂,记录最大载荷和位移。结果牙周膜厚度分别为0.2 mm、0.4 mm、0.6 mm、0.8 mm、1.0 mm时,桩核-牙根联合体承受的平均载荷分别是148.033 N、161.889 N、168.667 N、181.589 N、194.622 N,位移分别为1.965 mm、2.837 mm、3.327 mm、3.927 mm、5.326 mm。除0.4 mm与0.6 mm组,不同牙周膜厚度组间联合体抗折力与位移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牙周膜厚度在一定范围时,相同质量、相同高度牙周膜的桩核-牙根联合体抗折力和位移与其牙周膜厚度成正比。
- 张山川陈新民周玭潘璐王姝
- 关键词:抗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