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玭
- 作品数:16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牙体预备测量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牙体预备测量尺,包括壳体、卡尺、旋转关节和销轴;卡尺包括第一卡尺、第二卡尺、第三卡尺、第四卡尺和第五卡尺;壳体和卡尺上开有销轴孔,第一卡尺,第二卡尺、第三卡尺、第四卡尺和第五卡尺通过销轴依次设置在壳体上...
- 周玭王江涛孟虹良
- 文献传递
- 无症状人群颞下颌关节盘位置的核磁共振研究
- 2017年
- 目的观察无症状志愿者颞下颌关节盘的位置,了解无症状人群中是否存在关节盘位置的异常,及其性别、左右侧分布特点。方法无颞下颌关节病症状及病史的志愿者30名,共60例关节,其中男、女各15名,对其双侧颞下颌关节行开闭口轴位、斜矢状位和斜冠状位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对关节盘位置进行分类。结果 30名无症状志愿者中,正位关节盘45例,发生率为75%,其中女性20例,男性25例,右侧23例,左侧22例;前移位关节盘7例,发生率为11.67%,其中女性5例,男性2例,右侧5例,左侧2例;外侧移位关节盘6例,发生率为10%,其中女性3例,男性3例,右侧2例,左侧4例;内侧移位关节盘2例,发生率为3.33%,其中女性0例,男性2例,右侧0例,左侧2例;后移位关节盘0例,发生率为0。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关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症状志愿者关节盘多为正位,但无症状人群的关节盘移位确实存在,且以前外侧旋转移位最为常见,关节盘移位类型与性别无关,左右侧分布无差异。
- 周玭李阳飞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盘颞下颌关节髁突关节盘位置
-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系谱调查及修复治疗1例被引量:2
- 2009年
-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是一种牙本质发育异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低。本文报道1例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患者的家系调查及修复治疗,并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 周玭王志松徐宏志李阳飞
- 关键词:遗传性乳光牙本质
- 病例讨论在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探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随着口腔分级诊疗的逐步普及和口腔科标准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口腔全科住院医师的需求日益增加。病例讨论作为一种经典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员从单纯的理论知识上升到系统的临床诊疗思维。作为口腔全科医师,是否具有全局观念、拥有单种疾病多角度治疗的思维模式、以及灵活运用口腔各专科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是衡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功与否的关键。文章首先论述口腔医学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对培养更多的诊疗思维全面、操作技能娴熟并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潜能的口腔全科医师的具体需求。而后分析基于临床,结合理论、经验和新科技等解决现实问题的病例讨论方式在口腔全科住院医师全面诊疗思维培养和临床技能提高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期为进一步提升口腔全科住培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 秦晗吴叶荣周玭
- 关键词:住院医师病例讨论诊疗思维
- 隐形义齿6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资料评价隐形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疗效。方法常规制作64例隐形义齿,对隐形义齿修复后1~3年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64例隐形义齿修复病例,成功59件(92.19%)。基本成功2件(3.13%),失败3件(4.68%)。结论隐形义齿修复效果满意。
- 王志松周玭
- 关键词:隐形义齿牙列缺失
- 不同牙周膜厚度对桩核-牙根联合体抗折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不同牙周膜厚度对桩核-牙根联合体抗折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用有机玻璃模拟标准尺寸的上中切牙牙根45个。常规铸造桩核修复,软衬材料模拟牙周膜,厚度分别为0.2 mm、0.4 mm、0.6 mm、0.8 mm、1.0 mm,试件分成5组,每组9个。在Instron-4302万能测试机上进行垂直于牙根长轴加载压缩测试,加载速度1 mm/min,至桩核松动、脱位或牙根脱位、破裂,记录最大载荷和位移。结果牙周膜厚度分别为0.2 mm、0.4 mm、0.6 mm、0.8 mm、1.0 mm时,桩核-牙根联合体承受的平均载荷分别是148.033 N、161.889 N、168.667 N、181.589 N、194.622 N,位移分别为1.965 mm、2.837 mm、3.327 mm、3.927 mm、5.326 mm。除0.4 mm与0.6 mm组,不同牙周膜厚度组间联合体抗折力与位移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牙周膜厚度在一定范围时,相同质量、相同高度牙周膜的桩核-牙根联合体抗折力和位移与其牙周膜厚度成正比。
- 张山川陈新民周玭潘璐王姝
- 关键词:抗折力
- 核磁共振在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患者8例(14个关节),按照咬合板制作时弹响消失的位置分为稳定咬合板治疗组(A组)和再定位咬合板治疗组(B组);患者坚持夜间戴用咬合板6个月,每月复诊1次;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和核磁共振图像,测量闭口位盘分界角。结果治疗前A组盘分界角明显小于B组[(40.46±2.95)度vs.(48.75±2.76)度](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盘分界角均明显减小为(13.27±5.83)度和(9.34±3.01)度(P<0.05)。结论 MRI技术在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效果评价及咬合板类型的选择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周玭李阳飞王德华苗重昌徐宏志
-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咬合板
- 2854例固定修复体回顾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回顾分析近3年我院进行固定修复的患者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特点及修复体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间2 854例固定修复加工设计单按修复牙位、修复材料、固定桥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牙体缺损修复中,前牙多于后牙(P<0.05),上颌牙多于下颌牙(P<0.05);牙列缺损修复中,上颌牙多于下颌牙(P<0.05),后牙多于前牙(P<0.05);修复材料以烤瓷为主,双端固定桥临床应用最多。结论:牙体缺损固定修复以上颌前牙及下颌后牙为主,固定桥修复上颌前牙缺失最为常见。钴铬合金烤瓷和钛合金烤瓷是目前固定修复主要的修复材料,全瓷修复代表了固定修复的发展趋势。
- 王志松周玭
- 关键词:牙列缺损牙体缺损金属烤瓷
- 一种口腔修复用口腔清洁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修复用口腔清洁装置,包括储液管,储液管一端开凿有一号螺纹槽,一号螺纹槽上插设有气囊连接管,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中底部管、中部管以及储液管之间均为螺纹连接,使得各个部件之间方便拆卸,从而有利于日常的维...
- 王志松周玭陈志
- 文献传递
- 下颌后缩与Ⅰ类骨型女童骨龄比较
- 2011年
- 目的探讨女性儿童下颌后缩患者的骨成熟度与Ⅰ类骨型错畸形患者比较是否具有差异性,分析下颌后缩与骨发育成熟的早晚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下颌后缩28例和Ⅰ类骨型错患者47例,均为女性,年龄10~12.9岁,测量其颈椎骨龄,比较两组间颈椎骨龄以及颈椎骨龄年龄差有无差异性。结果下颌后缩组平均颈椎骨龄为11.40,平均年龄骨龄差为0.35,Ⅰ类骨型组平均颈椎骨龄为11.78,平均年龄骨龄差为0.56,两组间颈椎骨龄和年龄骨龄差均无显著性差异,下颌后缩组患者的颈椎骨发育相对于Ⅰ类骨型组患者有轻微推后的趋势。结论下颌后缩与Ⅰ类骨型错畸形女童的骨龄没有显著性差异,下颌后缩与骨骼发育的早晚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 李阳飞徐宏志吴更周玭
- 关键词:下颌后缩骨龄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