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天孚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输血
  • 3篇肿瘤患者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2篇手术
  • 2篇手术中
  • 2篇恶性肿瘤患者
  • 2篇成分输血
  • 2篇出血
  • 2篇大出血
  • 1篇单胞菌
  • 1篇血型
  • 1篇血型关系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成分
  • 1篇药性分析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手术中大出血

机构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7篇梁天孚
  • 4篇邹旭红
  • 3篇刘杰
  • 1篇彭国睿
  • 1篇钟志
  • 1篇孙惠昕
  • 1篇蔡会龙
  • 1篇杨桐树
  • 1篇蒋旸
  • 1篇刘杰
  • 1篇李文辉
  • 1篇钟志
  • 1篇梁影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生物磁学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1
  • 1篇2006
  • 3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去白细胞输血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观察去白细胞输血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名化疗期间需要接受输血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接受去白细胞输血;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输血,两组患者的化疗方案基本相同。对两组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检测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T4、T4/T8、NK细胞活性,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与常规的输血方法相比,去白细胞输血可以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刘杰邹旭红梁天孚
关键词:白细胞恶性肿瘤输血去白细胞
成分输血在肿瘤患者手术中大出血时的应用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抢救肿瘤患者手术中大出血时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血站提供的冷沉淀,机采血小板、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等血液成分,对20名术中大出血患者进行输注。结果经成分输血抢救,20名大出血患者的出血症状均得到控制,并获得良好的疗效。结论成分输血在肿瘤患者手术中大出血时应用可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为手术继续进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刘杰邹旭红梁天孚
关键词:成分输血大出血手术肿瘤红细胞悬液血液成分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我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合并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细菌鉴定采用手工法和美国MicroScan WalkAway40SI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检出G-杆菌2889株,其中PAE 254株(8.8%);PAE感染有逐年上升趋势(P<0.05)。PAE感染主要集中于内科、放疗和ICU等科室;PAE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低(8.3%)、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0.2%)、头孢他啶(11.0%)、阿米卡星(11.4%)、美洛培南(11.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3.4%)、亚胺培南(14.2%)、头孢吡肟(14.2%)、左氧氟沙星(14.6%)等,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95.3%)。结论:PAE是我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合并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对多种抗菌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杨桐树梁影钟志彭国睿李文辉梁天孚
关键词:恶性肿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中国急性乙型肝炎疾病负担趋势及预测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了解1990—2019年中国急性乙型肝炎负担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不同性别及年龄组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死亡率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并对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率趋势进行预测。结果2019年我国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1623.71/10万、0.20/10万和10.04/10万,与1990年相比分别降低了42.03%、79.38%和80.21%,并且女性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低于男性。2019年发病率和DALY率最高的年龄组均为20~<54岁年龄组,分别为2285.85/10万和10.53/10万,死亡率最高的年龄组为≥55岁年龄组,为0.52/10万。Joinpoin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1990—2019年中国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均呈降低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为-1.9%、-5.2和-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结果显示,2020—2030年我国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1990—2019年中国急性乙型肝炎负担呈降低趋势,表明我国对急性乙型肝炎的防治效果显著,但我国人口基数大,应继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减急性乙型肝炎的疾病负担。
仇化微梁天孚钟志贾雪娇蒋旸
关键词:急性乙型肝炎患病代价
成分输血在手术中患者大出血时的应用
2005年
手术中患者大出血时,其机体可发生一系列的病理过程,由于大出血,导致血小板、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极易诱发DIC的发生,所以适时补充一定数量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制剂可使患者重建凝血机制,达到止血目的,为其他治疗措施创造机会和争取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笔者应用成分输血技术成功抢救了5例术中大出血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邹旭红刘杰梁天孚
关键词:出血时手术中成分输血大出血患者凝血机制输血技术
基于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的中国甲状腺癌发病死亡趋势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1990—2019年中国甲状腺癌发病死亡情况及长期变化趋势。方法利用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库,分析1990—2019年中国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应用Joinpoint软件分析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构建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对甲状腺癌发病及死亡趋势变化的影响。结果2019年甲状腺癌发病率、标化发病率分别为2.75/10万和2.05/10万,2019年甲状腺癌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0.51/10万和0.39/10万。1990—2019年中国甲状腺癌标化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2.5%(P<0.05),标化死亡率有降低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0.3%(P<0.05)。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结果显示,发病与死亡风险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发病的风险随时期的增加而升高,死亡的风险随时期的增加而降低。队列效应亦表现不同,出生越晚的人群发病风险高,死亡风险低。结论1990—2019年中国甲状腺癌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和死亡风险随年龄升高而升高,并且较近年代出生人群发病风险升高,提示近年代出生的人群应作为甲状腺癌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
仇化微梁天孚黄苗苗蔡会龙孙惠昕
关键词:甲状腺癌发病率死亡率
妇科恶性肿瘤与ABO血型关系的探讨被引量:3
2005年
邹旭红刘杰梁天孚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血型关系AB0血型无血缘关系家庭调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