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婵娟
-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艾滋病并发血小板极度低下一例被引量:1
- 2011年
- 1病例介绍
患者男,70岁。因流涕、喷嚏10+d,发热、畏寒5d于2011年1月10日人院。患者于10+d前受凉后出现流涕、喷嚏,自服“头痛粉”,症状无缓解。5d前出现发热、畏寒、乏力、纳差,伴轻度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患者至当地医院查血常规提示三系减少(具体不详)。
- 卢利霞杨婵娟王娟滕芳菊冯萍王丽春
- 关键词:艾滋病血小板低下抗病毒治疗
- 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初探被引量:2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肝郁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集正常健康者(26名)及肝郁脾虚证(35例)、脾胃湿热证(34例)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按Trizol法提取总RNA。采用Aglient表达谱芯片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利用随机方差模型筛选差异基因,通过GO、Pathway、Gen-bank、NCBI、Geneontology等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分析。结果两证型间获得差异基因125个(其中66个为上调基因,59个为下调基因),主要表现的功能为跨膜运输、硒反应离子、钙离子依赖的胞吐作用等。参与的通路中较为重要的包括影响细胞黏附分子、钙离子信号通路、白细胞穿上皮迁移等。通过动态网络构建,寻找出共表达能力差异最显著的9个基因(即LOC340508、HIST2H2BE、MPL、FLJ22536、TUBA8、NT5M、EG-FL7、PTPRF、TSPAN33),其主要涉及免疫反应、细胞生长、DNA损伤、信号转导、炎症反应等生命过程。结论慢乙肝肝郁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两个证型间存在差异表达基因,提示中医证候分类学具有基因表达谱依据,基因组学研究方法有望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 杨婵娟刘宏伟王丽春张传涛冯全生范昕建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脾胃湿热证
-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肝炎及艾滋病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 2011年
- 核苷(酸)类似物在治疗肝炎及艾滋病过程中的总体安全性较好,但仍可引起包括肾毒性、肌病、乳酸酸中毒、周围神经病等多种临床不良反应。核苷(酸)类似物具有明显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但其不良反应也是值得重视的临床问题。本文就核苷(酸)类似物在治疗肝炎及艾滋病中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做一综述。
- 杨婵娟王丽春范昕建
- 关键词:核苷(酸)类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