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春
- 作品数:108 被引量:749H指数:1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肝组织内HBsAg、HBcAg表达阴性与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及肝脏病理的比较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比较肝组织内HBsAg、HBcAg表达阴性与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临床及肝脏病理的差异,分析肝组织内HBsAg、HBcAg表达强度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CHB患者肝穿刺活检的标本317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同期记录各患者的年龄、性别、ALT、血清HBVDNA载量、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比较肝组织内免疫组化染色HBsAg、HBcAg表达阴性与阳性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肝组织内HBsAg表达阴性患者年龄、ALT大于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血清HBVDNA载量显著低于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与阳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肝组织内HBsAg表达强度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无相关关系。肝组织内HBcAg表达阴性患者年龄、ALT、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均大于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DNA载量显著低于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并且肝组织内HBcAg表达强度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存在负相关性(r=-0.227、r=-0.247)。结论肝组织内HBcAg是机体免疫攻击的主要靶抗原。肝组织内HBsAg可能不是免疫攻击的主要靶抗原,但其可能有扰乱机体对主要靶抗原的免疫攻击导致HBV不能被彻底清除的作用。
- 吴家箴王丽春
- 关键词:免疫组化染色HBSAGHBCAG
- 44例ICU医院内肺部感染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调查ICU病房继发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常见菌种及部分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1998年10月ICU病房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医院肺部感染率为18.11%,菌种包括细菌及真菌,以Gˉ菌最多(占26.39%),44例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大部分患者接受过多种侵入性诊疗操作,且使用过大量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结论:ICU病房继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应高度重视,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减少不必要的诊疗操作,加强操作、护理等方面的管理与控制,有利于降低感染率,改善预后。
- 李大江王丽春刘自贵陈懿苏兰
- 关键词:ICU肺部感染医院内感染
-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剂与环丙沙星片剂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评价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皮肤软组织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区组分层均衡随机单盲试验设计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治疗 19例及环丙沙星片治疗 2 1例共 4 0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例的一般项目基本相似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与环丙沙星片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4 .7%和 90 .5 % ,细菌学有效率分别为 92 .9%和10 0 % ,细菌清除率为 92 .9%和 10 0 %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0、14 .3%。结论 :甲磺酸加替沙星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广谱抗菌药物 ,抗菌活性强 ,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 李大江王丽春吕晓菊张谊之冯萍俞汝佳高燕渝卢家秀
- 关键词:加替沙星环丙沙星
- 替拉扎特(Tirilazad)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ochrane系统评价
- 脑血管痉挛及由其引起的继发性脑缺血是引起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其发生的确切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研究显示可能与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动物试验研究显示替拉扎特(氧自由基清除剂)能防止或逆转血...
- 王丽春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脂质过氧化
- 文献传递
-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肝炎及艾滋病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 2011年
- 核苷(酸)类似物在治疗肝炎及艾滋病过程中的总体安全性较好,但仍可引起包括肾毒性、肌病、乳酸酸中毒、周围神经病等多种临床不良反应。核苷(酸)类似物具有明显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但其不良反应也是值得重视的临床问题。本文就核苷(酸)类似物在治疗肝炎及艾滋病中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做一综述。
- 杨婵娟王丽春范昕建
- 关键词:核苷(酸)类似物
- 恶性组织细胞病18例临床分析
- 1999年
- 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可广泛浸润全身各组织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本文分析我科1995~1998年间18例以“发热待诊”入院后确诊为恶组的患者,以增加对本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1例,女7例。年龄17~68岁,平...
- 王丽春李大江刘自贵裘雁秋杨尧
- 关键词:恶性组织细胞病
- Gilbert综合征合并慢性乙型肝炎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陈立宇罗洪冯萍王丽春
- 关键词:GILBERT综合征慢性乙型肝炎代谢障碍性疾病胆红素升高肝炎病毒感染家庭性
- 以“新医科”为导向,构建跨学科多层次融合的临床药理学研究生课程被引量:2
- 2023年
- 临床药理学是一门医学研究生基础课程,与各学科交叉渗透,与临床及应用联系密切。本课程改革深度挖掘临床药理学课程思政元素,人文与医学融合,跨学科整合临床及科研资源,多层次融合,建立高水平临床药理学师资队伍,同时引入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形式,塑造多交叉融合的课程,培养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创新型医学研究生人才。课程改革后,反馈良好,促进了研究生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 朱玲万莉红周黎明熊文碧缪世坤孙晓东曾涛蒋维易智慧徐筑萍王丽春
- 关键词:临床药理学跨学科
- 肠球菌属细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肠球菌属细菌所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肠球菌感染提供指导。方法收集确诊为肠球菌医院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49例肠球菌医院感染患者均存在着严重的基础疾病,69.39%的患者接受过侵袭性操作,感染部位以肺部最多见。分离出52株肠球菌,包括粪肠球菌40株、屎肠球菌9株和其他肠球菌3株。肠球菌属对红霉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利福平普遍耐药,而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普遍高于粪肠球菌,尤其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G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P<0.0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肠球菌属细菌医院感染常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有严重基础疾病、使用过侵袭性操作的患者,肺部感染最常见。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屎肠球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粪肠球菌,万古霉素敏感性高,是治疗肠球菌感染的最佳选择。
- 王丽春李大江滕芳菊吕晓菊雷秉钧
- 关键词:肠球菌医院感染耐药性
-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的技术初探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中的间充质干细胞(umibilicalcordbloodmesenchymalstemcells,UBCMSCs)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直接贴壁法分离UBCMSCs,MDEM(低糖)培养基加20%新生小牛血清培养并传代,进行形态观察并应用FACScan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情况。结果:将密度梯度离心收获的单个核细胞接种培养后,24h后即可见有少量细胞贴壁,呈圆形;48h后贴壁细胞增多,少量贴壁细胞形态呈单极梭形突出;反复换液后梭形细胞明显增多,最后获得均一的贴壁细胞。培养6天后细胞开始呈对数生长。在单个核细胞中,CD44+细胞的比例占16.8%,CD34+为29.6%;经培养14天后,CD44+细胞显著增多,占54.4%,而CD34+细胞的比例降至6.0%。结论:密度梯度离心结合直接贴壁法可在体外分离培养UBCMSCs,可望用于大量制备人源性MSCs。
- 许倩赵连三王丽春汪成孝贺茜刘丽吴雄志于晓辉
- 关键词: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