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祖德

作品数:28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文学
  • 6篇代文
  • 6篇叙事
  • 4篇诗歌
  • 4篇文本
  • 4篇小说
  • 3篇当代文学
  • 3篇人民
  • 3篇十七年文学
  • 3篇现代文
  • 3篇现代文学
  • 3篇民性
  • 3篇民族
  • 3篇教学
  • 2篇新诗
  • 2篇新文学
  • 2篇叙事话语
  • 2篇学者
  • 2篇题材
  • 2篇农民

机构

  • 21篇重庆师范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艺术研究...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25篇李祖德
  • 2篇赵文
  • 1篇师力斌
  • 1篇刘稀元
  • 1篇张冲
  • 1篇史静
  • 1篇张颐武
  • 1篇魏薇
  • 1篇赖洪波
  • 1篇李云雷

传媒

  • 5篇文艺理论与批...
  • 4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科教导刊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艺评论
  • 1篇文学评论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今日教育
  • 1篇科教文汇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 1篇新文学评论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民"话语研究导论-1950、196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的"农民"叙事及其文化、政治与美学
李祖德
关键词:知识型文化诗学政治诗学
试论现代文学作品的互文本教学被引量:2
2012年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具有很强的互文性,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不能孤立地讲解某一作品。针对这一特点,本文从作品的互文性、课堂的语境等角度初步探索现代文学作品的互文本教学模式,以最终实现该课程教学活动的"主体间性"。
李祖德
关键词:现代文学作品互文本教学模式主体间性
现代性、地方经验与人民立场——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语境与意识结构被引量:2
2009年
从现代性及其意义的历史变迁来看,毛泽东文艺思想既体现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民族现代化的一种文学性想象,也表现了现代性在全球播散过程中的一种思想延异。它所表达的正是一种现代性的中国经验,或一种地方性的现代性经验。
李祖德
关键词:毛泽东文艺思想历史语境
“非虚构”的踪迹、可能性与问题被引量:5
2017年
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指出:“虚构的反意词不是‘真理’,而是‘事实’或‘时空中的存在’。”①如是观之,所谓“非虚构小说/文本/文学/写作”(本文简称“非虚构”)强调的正是文学的现实性维度与真实性品质。我们据此也可从逻辑上划出“非虚构的”与“虚构的”两大文学/文本的范畴。新世纪中国文学“非虚构”浪潮的崛起,便引发了相关问题的讨论。
李祖德
关键词:非虚构小说《文学理论》韦勒克现实性
“农民”与中国新文学的叙事动力
2009年
李祖德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叙事话语农民话语类型
小说、战争与历史——有关“抗战小说”中的个人、家族与民族国家被引量:6
2005年
李祖德
关键词:小说抗日战争民族国家家族题材
妇女、历史想象与现代国家——读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2005年
李祖德
关键词:历史想象历史文本历史叙事悲情殖民民族矛盾
《讲话》与中国文艺的“人民”方向——青年学者三人谈被引量:2
2007年
李祖德李云雷赵文
关键词:《讲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青年学者中国文艺人民新文学史
苦难叙事、人民性与国族认同——对当前“地震诗歌”的一种价值描述被引量:4
2008年
李祖德
关键词:苦难叙事民性写作态度新诗史
“农民”叙事与革命、国家和历史主体性建构——“十七年”文学的“农民”叙事话语及其意义被引量:10
2011年
本文考察"十七年"文学"农民"叙事话语及其在主体性建构方面的意义。这些"农民"叙事话语以对革命、国家和历史的叙述,将"农民"建构为"人民"的主体。这一主体性构成包含革命主体、民族国家主体和历史主体等三个层面,由此形成了一个"主体性"的想象与叙述结构。从革命阶级,到民族国家,再到历史,"农民"叙事将"农民"这一"自然"的存在物不断地推进到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叙事之中。在主体性和历史的双重叙事中,"农民"最终获取了自身的"历史本质"。"农民"叙事的变革,表征着整个中国新文学的主体性建构和历史叙事的内在精神变迁。
李祖德
关键词:主体性建构农村题材小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