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梅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竹亚科各属命名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及园林应用研究
- 本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百竹园中竹亚科的30个属命名种为研究对象,从DNA多态性分析的ISSR分子标记方法着手,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系统的研究遗传背景十分复杂的竹子种质资源,对其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进行研究,开展种质资源的...
- 李炎梅
- 关键词:ISSR园林应用
- 文献传递
- 人面竹等10种观赏竹冬季滞尘效应与规律研究
- 应用直接采样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福州市江滨大道的10种观赏竹冬季的滞尘效应进行监测分析,研究其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在时间、高度和方向三个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滞尘量较高的观赏竹种为唐竹、银丝大眼竹、泰竹、人面竹、绿槽毛竹和早...
- 潘瑞涂志华李炎梅洪雪沿张晔郑郁善
- 关键词:观赏竹滞尘效应
- 巨竹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被引量:2
- 2012年
- 以巨竹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材料,用引物UBC810(序列为GAG AGA GAG AGA GAG AT)研究了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对该种植物ISSR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0μL的反应体系含40 ng模板DNA、0.6μmol.L-1引物,1.0 U Taq DNA聚合酶,2.5 mmol.L-1Mg2+,0.25 mmol.L-1dNTPs,1×Buffer。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45 s,54.5℃复性30 s,70℃延伸90 s,循环40次;72℃延伸10 min,置4℃保存。
- 李炎梅何天友陈凌艳陈礼光荣俊冬郑郁善
- 关键词:ISSR-PCR
- 绿竹等30个竹种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被引量:6
- 2017年
- 为了研究30个竹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建立其DNA指纹图谱,为竹亚科部分植物的分类及种质鉴定提供参考,利用优化的ISSR-PCR体系,筛选出18个多态性较好的的引物,对30个竹种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18条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位点占100%,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4个位点,且DNA片段长度在200—3 000bp之间;30个竹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441 4,平均遗传相似度为0.644 44;在遗传距离0.51处进行ISSR聚类分析,可以将竹种分成6组,这与传统的分类大多比较吻合。说明30个竹种具有相当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库,各竹种间有一定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ISSR技术分析竹种间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可作为竹种分类的参考技术。
- 瞿印权陈思凯宋鹍鹏刘家琪杨德明李炎梅何天友荣俊冬陈礼光郑郁善
- 关键词:竹种DNA指纹图谱
- 人面竹等10种观赏竹冬季滞尘效应与规律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为了对福州市江滨大道的10种观赏竹冬季的滞尘效应进行监测分析,应用直接采样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其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在时间、高度和方向3个方面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滞尘量较高的观赏竹种为唐竹、银丝大眼竹、泰竹、人面竹、绿槽毛竹和早园竹;其中,鼓节竹和青丝黄竹滞尘量在雨后第4天呈现上升趋势,人面竹、绿槽毛竹、黄金间碧竹和银丝大眼竹滞尘量呈现下降趋势,这与竹种叶片大小、分枝形态和栽植形式相符;人面竹、唐竹、绿槽毛竹、黄金间碧竹、早园竹、银丝大眼竹和鼓节竹在距离地面150cm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高于200cm处,尤以绿槽毛竹、银丝大眼竹和鼓节竹差异显著,斑竹、泰竹、青丝黄竹则相反,但差异不显著,而在同一高度,唐竹滞尘能力最强,黄金间碧竹滞尘能力最差;各个竹种不同方向滞尘量存在差异,这与竹种栽植位置和车辆行驶方向有关。
- 潘瑞涂志华李炎梅洪雪沿张晔郑郁善
- 关键词:观赏竹滞尘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