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荣俊冬

作品数:270 被引量:1,063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9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0篇农业科学
  • 38篇生物学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8篇沙地
  • 34篇沿海沙地
  • 33篇福建柏
  • 24篇胁迫
  • 22篇毛竹
  • 22篇光合特性
  • 19篇ISSR
  • 18篇土壤
  • 16篇叶绿
  • 16篇叶片
  • 15篇叶绿素
  • 14篇养分
  • 14篇叶绿素荧光
  • 14篇施肥
  • 14篇种子
  • 14篇麻竹
  • 12篇杜鹃
  • 11篇竹种
  • 11篇西洋杜鹃
  • 11篇厚朴

机构

  • 269篇福建农林大学
  • 17篇福建省东山赤...
  • 8篇福建林业职业...
  • 6篇闽江学院
  • 5篇福建省安溪丰...
  • 4篇漳州师范学院
  • 3篇福建农业职业...
  • 2篇福建省林业科...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浙江省亚热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 1篇福建省安溪白...
  • 1篇福建金森林业...

作者

  • 269篇荣俊冬
  • 256篇郑郁善
  • 153篇陈礼光
  • 115篇何天友
  • 65篇陈凌艳
  • 19篇黄宇
  • 15篇谢德金
  • 14篇张迎辉
  • 14篇李欣欣
  • 13篇徐雯
  • 12篇杨德明
  • 11篇陈羡德
  • 9篇吴玉香
  • 9篇张龙辉
  • 9篇黄树军
  • 9篇郑宇
  • 8篇郑晶晶
  • 7篇周少卿
  • 7篇苏小青
  • 7篇施成坤

传媒

  • 34篇福建农林大学...
  • 22篇福建林学院学...
  • 13篇亚热带农业研...
  • 13篇福建林业
  • 13篇森林与环境学...
  • 1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0篇安徽农业科学
  • 10篇江苏农业科学
  • 9篇西南林业大学...
  • 6篇福建林业科技
  • 6篇江苏林业科技
  • 6篇西南林学院学...
  • 5篇西北植物学报
  • 5篇世界竹藤通讯
  • 5篇中南林业科技...
  • 4篇西部林业科学
  • 4篇农学学报
  • 4篇第五届中国竹...
  • 3篇林业科学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1篇2023
  • 16篇2022
  • 18篇2021
  • 21篇2020
  • 15篇2019
  • 19篇2018
  • 27篇2017
  • 14篇2016
  • 9篇2015
  • 16篇2014
  • 27篇2013
  • 16篇2012
  • 9篇2011
  • 10篇2010
  • 12篇2009
  • 4篇2008
  • 10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2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苦竹立竹数与年龄结构对笋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2因子2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探究单位面积年龄比例和经营密度对苦竹出笋情况和产量的影响.根据出笋情况,确定当地出笋周期,并选定最佳方案,为今后苦竹林地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发笋趋势为先增后减,当地发笋盛期为4月16日至4月23日,经营密度为12500株·hm-2、年龄结构为1∶1时,发笋总数最多.
杜灵丽张迎辉陈礼光李士坤荣俊冬郑郁善
关键词:苦竹年龄结构经营密度
毛竹林施肥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9年
施肥是提高毛竹林经营效益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我国在毛竹林施肥研究方面,特别是在施肥量的计量、肥料种类以及施肥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生产实践中仍存在着盲目施肥、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综述了毛竹林施肥研究的现状,分析了毛竹林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毛竹林科学施肥提出了建议。
张洋洋邓智文荣俊冬陈礼光郑郁善
关键词:毛竹林施肥肥料类型施肥技术
施肥对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与氮磷钾施肥量的3因子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影响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的顺序为:N>P>K,N肥对于提高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的作用较大;应用计算机模拟试验,雷公藤叶内酯醇含量大于88.71 mg/kg的优化组合为,尿素66.3~86.4 kg/hm2,过磷酸钙93.9~119.1 kg/hm2,硫酸钾124.0~164.1 kg/hm2,可得叶内酯醇含量为90.462~110.541 mg/kg,是对照内酯醇含量的4.2~5.1倍。
黄宇张以阁孙艳黄淑燕荣俊冬陈礼光郑郁善
关键词:雷公藤氮磷钾内酯醇
不同施氮模式和施氮量对福建柏幼苗生物量分配和根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究不同施氮模式和施氮量对福建柏幼苗生物量分配和根系生长的影响,旨在为福建柏幼苗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福建柏幼苗为对象,设置平均施氮(相同间隔时间内施用等量氮素)、指数施氮(依据氮素指数添加)和对照(CK)3种处理,分析不同施氮量对福建柏幼苗根、茎和叶生物量分配及根系形态变化的影响;运用洛伦兹模型和抛物面模型拟合2种施氮模式下根系生物量与苗高、地径的生长变化关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最佳施氮模式和施氮水平。【结果】在平均施氮和指数施氮模式下,氮素施入对1年生福建柏幼苗生物量均具有显著影响;2种施氮模式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但根、茎和叶生物量均表现出随施氮量提高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指数施氮模式下,福建柏幼苗的根、茎生物量高于平均施氮处理;在平均施氮和指数施氮模式下,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和比根长指标均高于CK,表现出各指标均随施氮量提高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指数施氮处理下福建柏根系各形态指标均高于平均施氮处理;抛物面模型具有较高的R^2(0.922~0.978)和较低的RSS(0.234~0.841),拟合结果优于洛伦兹模型,能够精确预测不同施氮处理下的根系生物量以及苗高、地径的生长变化。【结论】平均施氮和指数施氮均能促进福建柏幼苗的生物量积累和根系生长,其中指数施氮模式优于平均施氮,最佳施氮水平为每株600 mg氮素。
荣俊冬凡莉莉陈礼光张迎辉何天友陈凌艳宋鲲鹏郑郁善
关键词:生物量分配
西洋杜鹃良种繁育技术及园林应用研究
郑郁善陈凌艳郑宇何天友张迎辉陈礼光郑林荣俊冬陈祖建黄淑燕
科技技术领域:该研究属于林业科学技术园林植物领域。主要技术内容及经济指标:遗传多样性研究:建立和优化了西洋杜鹃ISSR反应体系,对11个品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利用6个标记所产生的8个多态位点绘制了ISSR指纹图谱。耐...
关键词:
关键词:西洋杜鹃引种选育繁育栽培
生物菌肥不同施用量对鼓节竹发笋期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以3年生鼓节竹为材料,研究生物菌肥0、0.3、0.6、0.9、1.2、1.5 kg/丛共6种施肥量对鼓节竹发笋期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测定指标包括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光合色素含量和植株出笋量,采用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度>0.990 0,净光合速率先急剧增长,后趋于稳定达到光饱和点后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各处理间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则相反。净光合速率和光合参数跟鼓节竹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出笋量密切相关。综合来看,施生物菌肥0.6 kg/丛对鼓节竹的生长效果更佳。
薛磊凡莉莉李云鸽张力何天友荣俊冬郑郁善
关键词:生物菌肥光合特性
福建柏材用型优树选择被引量:3
2015年
在收集福建省不同区域57株福建柏材用型优树的基础上,分析林龄组、立地类型、区域对优树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龄组、立地类型、区域均影响福建柏材用型优树选择;不同林龄组胸径、树高、材积年均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中龄林生长快速,适宜在中龄林选择;立地条件以较肥沃(Ⅱ类)为佳;引种要注意不同区域的选择,注意种源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抗耐性。综合来看,福建柏材用型优树选择应注意区域种源的选择,选优适宜在中林龄、Ⅱ类立地评选。
黄树军沈秋水周宗哲荣俊冬陈礼光郑郁善
关键词:福建柏优树选择
麻竹幼笋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含量变化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为了探究麻竹笋不同生长时期笋中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对4个不同生长时期麻竹幼笋纤维素、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等碳水化合物及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经差异显著性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发现:(1)随着麻竹幼笋生长发育,纤维素的含量增加,在快速生长时期(D时期)表现最高(46.32 mg/g),其含量比萌动期(A时期)上升了17.06%(P<0.01)。(2)淀粉含量在幼笋萌发期(B时期)表现最高(3.38 mg/g),A时期最低(2.19 mg/g),与A时期相比,B时期显著升高4.3%(P<0.01)。(3)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二者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A时期可溶性糖含量最高(3.05 mg/g),B时期含量最低,与A时期相比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66.89%(P<0.01)。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4)在各个生长时期,麻竹幼笋中氨基酸种类都较齐全,但含量差异较大,以脯氨酸最多,缬氨酸最少,氨基酸总量在幼笋萌动期(A时期)最多,必需氨基酸在幼笋萌发时期(B时期)最多。由此可得:在幼笋期,纤维素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量越来越高,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从B时期到D时期逐渐升高,淀粉含量总体趋势升高并在B时期到D时期时其含量趋于稳定。因此,仅考虑食用口感和碳水化合物含量,C时期(生长期)为最佳采笋时期,如果综合考虑笋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经济效益来说,C时期(生长期)与D时期(快速生长时期)之间的过渡期最适合采摘竹笋。
刘松凡莉莉曾铭李汉一荣俊冬郑郁善陈礼光
关键词:麻竹竹笋碳水化合物氨基酸
林冠环境对沿海沙地竹子叶功能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为探究沿海沙地林下竹类植物叶功能性状的生态适应机制,以福建省东山县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林下的矢竹(Pseudosasa japonica)、实肚竹(Phyllostachys nidularia f.farcata)和绿竹(Bambusa oldhami)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冠环境(大林窗、中林窗、林下)下叶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与林冠、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3个竹种叶功能性状对林冠环境的响应存在差异。矢竹通过提高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氮磷钾含量等功能性状以便在弱光下更好地生长;实肚竹和绿竹的叶面积、叶厚、叶干物质含量则随林下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小。3个竹种氮磷比均高于16,且磷含量均低于1.0 g·kg-1,其生长可能受到磷的限制。矢竹样地土壤有机碳、氮、磷含量均随林下光照强度的减弱而减小,实肚竹和绿竹样地的土壤养分状况与矢竹呈相反趋势。冗余分析排序结果表明天空视域因子和光照强度对3个竹种叶功能性状影响极显著(P<0.01),土壤磷含量对实肚竹叶功能性状影响极显著(P<0.01),土壤氮含量对矢竹、实肚竹叶功能性状影响显著(P<0.05)。研究结果可为沿海沙地林下引种竹类植物及沿海防护林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张盟任可柳佳莹荣俊冬洪小龙郑郁善
关键词:竹类植物光环境表型可塑性
带状采伐下施肥对毛竹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为研究带状采伐下不同经营措施对毛竹生理特性的影响,在毛竹纯林中,突破传统择伐以带状采伐为切入点,设计以带状采伐宽度、施肥方式和施肥量为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毛竹的叶绿素含量、淀粉含量、纤维素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当带状采伐宽度为8 m时,毛竹的叶绿素含量、淀粉含量、纤维素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7.74 mg·l^(-1)、264.91 mg·g^(-1)、568.33 mg·g^(-1)、0.53 mg·g^(-1);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毛竹生理特性的影响较小,且无显著差异,沟施15 cm优于撒施和沟施25 cm,施复合肥1125 kg·hm^(-2)优于900 kg·hm^(-2)和1350 kg·hm^(-2)。综合考虑毛竹的生理指标,最优经营管理组合是A_(2)B_(2)C_(2),即毛竹林采伐带宽与施肥方式施肥量分别为8 m、沟施深度15 cm、施复合肥1125 kg·hm^(-2)。
郑风英李欣欣李士坤荣俊冬陈礼光郑郁善
关键词:毛竹生理特性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