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 作品数:17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在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
- 2010年
- 目的:研究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42,Cdc42)在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I/R)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心肌细胞,建立I/R模型。实验分组:①正常对照组;②I/R组;③Oligofectamine脂质体组(脂质体组);④脂质体+反义寡脱氧核苷酸组(As组);⑤脂质体+错义寡脱氧核苷酸组(Ms组);⑥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阻断剂(SP600125)+脂质体+As组(SP600125+As组);⑦SP600125+脂质体+Ms组(SP600125+Ms组)。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测定Cdc42、JNK、p-JNK、Bax、Bcl-2的蛋白含量。结果:I/R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Cdc42的表达、心肌细胞凋亡率和JNK的磷酸化程度增高,Bcl-2/Bax降低;As组Cdc42的表达、心肌细胞凋亡率和JNK磷酸化程度低于I/R组、脂质体组和Ms组,且Bcl-2/Bax的比值在这4组中是最高的,Cdc42的表达、心肌细胞凋亡率、JNK磷酸化程度和Bcl-2/Bax的比值在I/R组、脂质体组和M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600125+As组较As组、SP600125+Ms组较Ms组JNK的磷酸化程度降低,SP600125+As组与SP600125+Ms组JNK磷酸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dc42在I/R中可促进心肌细胞凋亡,而As可降低I/R中心肌细胞凋亡率,Cdc42在I/R中促进细胞凋亡通过JNK、Bcl-2和Bax信号通路起作用。
- 宋小争李勇武维恒
- 关键词: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凋亡
- 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究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本科实习的68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实验组以案例教学法带教,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法带教,实习结束时进行出科考核、学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学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案例教学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带教中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是集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团队式于一体的教学方式,具有高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值得推广。
- 李勇冯建启
- 关键词:内科心血管疾病
-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 李勇李莉冯建启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检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酶活性峰值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07至2014-06入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组)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组)各50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发病1、2、7、14天及心绞痛组入院后24 h内血清CTGF蛋白浓度,免疫抑制法检测心肌梗死组患者CK-MB酶活性峰值。结果:心绞痛组血清CTGF蛋白浓度为(10.34±2.00)ng/ml;心肌梗死组患者入院后1、2、7、14天血清CTGF蛋白浓度分别为(16.76±3.17)ng/ml、(29.87±4.90)ng/ml、(45.02±8.35)ng/ml、(31.61±4.40)ng/ml;心肌梗死组患者发病后各时间段血清CTGF蛋白浓度较心绞痛组患者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梗死组患者发病后血清CTGF蛋白浓度1~7天逐渐升高,后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天时血清CTGF蛋白浓度与CK-MB酶活性峰值呈正相关关系(r=0.859,P=0.000)。结论:本研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CTGF表达上调,可能与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相关;CTGF浓度与心肌梗死面积存在相关性,对于预测心肌梗死面积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李勇李莉祁春梅刁军武维恒冯建启
-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心肌梗死
- 冠心病心肌应变率成像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的临床对照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比较心肌应变率成像(S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SPECT)检测冠心病的优缺点。方法冠心病患者30例,1d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CAG)、SRI和SPECT检查,以CAG结果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为标准,判断SRI和SPECT检出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CAG发现阳性血管共45支,阴性血管共45支。以CAG结果为金指标,SR检出冠心病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3.21%、82.25%、82.77%;SPECT检出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33%、82.22%、87.77%。结论 SRI定量评价局部心肌节段运动,SPECT评价心肌局部血流灌注量;SRI与SPECT检出冠状动脉狭窄准确度较高。这两种方法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度差异不显著。
- 李勇武维恒李莉宋小争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应变率成像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IL)‐35、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和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冠心病患者117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40例和稳定性心绞痛(SAP)组37例。另选同期有胸痛症状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再将117例冠心病患者按Gensini积分分为轻度病变组(<26分)44例、中度病变组(26~54分)40例和重度病变组(>54分)33例。分别检测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IL‐35、YKL‐40和脂联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组、UAP组和AMI组hs‐CRP和YKL‐40明显升高,IL‐35和脂联素明显降低(P<0.05,P<0.01);脂联素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844,P<0.01),IL‐35与Gensini不相关(r=-0.033,P=0.726),YKL‐40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814,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IL‐35、脂联素明显降低,而YKL‐40明显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及病变严重程度,对冠心病的诊断及预后可能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郑相慧武维恒巩雷李莉刁军彭城李勇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白细胞介素类细胞因子类
- P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P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效果和现实意义。方法以临床医学专业11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56人)和对照组(56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组由同一教师授课。采用理论考核、实践考核、综合能力考核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用SPSS 16.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结果实验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考核分数分别为(84.32±0.45)分、(79.00±1.70)分,对照组分别为(75.39±0.41)分、(69.47±1.1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是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运用于心血管内科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 冯建启李勇
-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心血管内科教学效果
- 内皮素1、Toll样受体4与冠状动脉慢血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Toll样受体4(TLR-4)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关系。方法:入选2014-01-2015-07于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39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为试验组,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血浆ET-1、TLR-4水平。结果:两组平均血流帧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中男性比例(79%)远大于女性;两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ET-1、TLR-4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ET-1、TLR-4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独立相关(均P<0.05);ET-1与TLR-4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39(P<0.001),TLR-4与MCHC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77(P=0.014),提示TLR-4与ET-1、MCHC显著相关,但相关关系并不密切(r<0.5)。结论:ET-1、TLR-4以及红细胞变形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发生、发展。
- 王静刁军李勇李莉冯建启彭城郝骥武维恒
-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内皮素-1TOLL样受体4红细胞
-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下斑点追踪与组织多普勒技术检测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E)与组织多普勒技术(TDI)分别联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检测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50%)冠心病患者37例,在血运重建之前进行联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的STE与TDI检查,分析计算室壁运动异常节段(RWMA)的静息及DSE后纵向应变率(LSR)和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血运重建后1、3、6个月分别复查超声心动图,室壁运动改善为判定存活心肌的金标准,分析STE与TDI检测存活心肌的价值。结果检查RWMA214个,金标准检测119个节段为存活心肌,95个节段为非存活心肌。存活心肌与非存活心肌的LSR和PSV在静息状态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心肌组的LSR和PSV在DSE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非存活心肌组的LSR和PSV在DSE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定以△LSR(%)≥7.14%为截断点,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度88.2%,特异度80.0%;以△PSV(%)≥8.04%为截断点,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度74.8%,特异度83.2%。联合运用LSR和PSV两项指标,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提高至89.8%、88.7%。结论 STE与TDI联合DSE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明显提高,适宜在临床推广使用。
- 巩雷刁军李勇郝骥冯建启彭城祁春梅
-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
- 1型心肾综合征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1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患者相关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于赣榆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和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确诊的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依据入院后有无发生急性肾损伤分为:1型CRS组(n=60)和单纯心力衰竭组(n=60),经过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等的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前BUN[(11.92±2.93)、(7.65±2.14)mmol/L]、Scr[(126.20±21.68)、(87.77±19.42)μmol/L]、EF[(37.26±10.45)、(49.34±10.2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单纯心力衰竭组比较[(48.57±22.39)、(25.81±15.47)μ/ml与(1.30±0.26)、(1.08±0.17)],治疗前后1型CRS组血清CA125[(62.45±29.35)、(39.38±18.47)U/ml]、Cys-C水平[(1.71±0.23)、(1.42±0.19)mg/L]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A125、Cys-C可作为确诊1型CRS、评价疾病进展的生物标记物。
- 谢军王静李达张毅李勇
- 关键词:CA125B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