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维恒
- 作品数:107 被引量:267H指数:8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0年
-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葛根素组 (A组 )和复方丹参组 (B组 )各 6 4例 ,A组和 B组分别用葛根素和复方丹参加入 5 %葡萄糖溶液 ,静脉滴注 ,1/d,10~ 14 d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均合并使用肠溶阿司匹林、消心痛或鲁南欣康等 ,必要时口含硝酸甘油片 ,并记录其用量及次数。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 93.8% ,其中显效率为 5 9.4% ,对心电图缺血性 ST段总的改善有效率为 75 % ,对血压和心率有轻度降低作用 ,对收缩压降低更明显 (P<0 .0 5 ) ,并可以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结论 葛根素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具有疗效可靠 ,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新型中药制剂和安全有效的药物。
- 李为厚武维恒
- 关键词:冠心病葛根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心绞痛
- 全自动型双腔起搏器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01年
- 吴晓琴武维恒陈菊萍
- 关键词: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护理HOCM
-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安置术19例临床分析
- 1996年
- 临床资料本组19例中,男10例,女9例。年龄在50~79岁,平均61.9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5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1例。基础心脏病诊断为冠心病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肥厚(?)梗阻心肌病1例,疑为传导系统退行性变及其它原因不明者8例,使用起搏器均为埋藏式心室同步型起搏器(WI),均为国外进口。使用导管也均为配(?)进口心(?)膜单极起搏导管,导管头端均为伞状。(?)器及(?)均为两部(?)消毒密封包装。经右侧锁骨下静脉插管16例,右侧头静脉2例,右侧颈外静脉1例。心室起搏电极定位于右心室心(?)部。
- 陈风武维恒吴晓琴
- 关键词: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安置术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 2004年
- 目的:将大体动物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至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瘢痕组织中,观察骨髓干细胞在梗死区的存活以及对心功能的改善情况,为临床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及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力衰竭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择12只中国小型家猪,应用闭胸经股动脉介入的方法制作动物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同时抽取髂骨骨髓20ml进行骨髓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及细胞培养。AMI后2d所有动物经心脏彩超及ECT判定梗死心肌部位,并评价心功能。心肌梗死后10~14d在局麻下行冠脉造影,实验组(n=7只)在梗死区中心经微导管注入2ml骨髓干细胞悬液(1×108个细胞),对照组(n=5只)同法注入生理盐水。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后2、8周,行心脏彩超及ECT检查测定心功能、心肌收缩功能及梗死面积积分等指标,并据以上定位截取移植部位心肌标本进行光镜、电镜检查以观察大体形态及超微结构。结果:心脏彩超提示实验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Sd)较对照组缩短0~5mm,左室收缩末期容积(SYS VOL)缩小40.1±11.2ml~36.2±10.6ml,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43%±2.50%对照组为47%±2.36%,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DIA VOL)无明显变化;99mTc-MIBI显示实验组梗死面积缩小34%±12%,对照组21%±10%;免疫组化染色实验组阳性。
- 武维恒祁春梅周中新李莉何苗刁军彭城甘军民陆远
- 关键词: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急性心肌梗死超微结构心功能
- 声学造影结合腺苷试验检测存活心肌的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在小剂量腺苷负荷(LDASE)状态下实时心肌声学造影(RT-MCE)检测冠心病患者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 35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存在左室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和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左室射血分数<50%)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之前进行RT-MCE联合LDASE的检查。所有患者在RT-MCE联合LDASE的检查后1周内进行PCI。应用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推荐的左室17节段分法获得异常节段显影,图像采用目测半定量法。术后1、3、6个月时分别复查超声心动图,PCI术后室壁运动改善作为判定存活心肌的金标准。结果 RT-MCE目测半定量法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7%、70.6%、70.7%、73.1%和68.1%;RT-MCE联合LDASE目测半定量法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1%、84.4%、83.2%、85.6%和80.7%均较RT-MCE有统计学差异(χ2=4.42、5.92、10.22、5.63和4.71;P均<0.05)。结论 RT-MCE在检测存活心肌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RT-MCE联合LDASE可显著提高其临床价值。
- 李超巩雷郝骥冯建启祁春梅武维恒彭城
- 关键词:心肌声学造影存活心肌
- 缬沙坦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及富脯氨酸蛋白酪氨酸激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背景和目的富脯氨酸蛋白酪氨酸激酶(Pyk2)是一种新发现且活跃的酪氨酸蛋白激酶,该酶能催化多种含 SH 同源域2的底物蛋白磷酸化,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本文以肾性高血压大鼠(RHR)为模型,研究心肌中 Pyk2的表达情况,探讨缬沙坦逆转左室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制备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缬沙坦组[术后第29天给予缬沙坦30 mg/(kg·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4、8和12周测定动脉血压和心肌肥厚指数,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 Pyk2及其磷酸化表达。结果术后4周已发生心肌肥大,8~12周心肌肥大进一步加重,缬沙坦能显著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并能有效抑制心肌肥厚的形成(P<0.01);术后大鼠心肌组织 Pyk2活性逐渐增加(1周时,P<0.05,4、8、12周时 P<0.01);缬沙坦降低Pyk2及其磷酸化表达水平,与同周龄模型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Pyk2及磷酸化在 RHR心肌绀织内表达增高,且与心肌肥厚相关;缬沙坦能下调 Pyk2的表达和磷酸化变化。这可能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逆转心肌肥厚重构的机制之一。
- 吴浩陈清枝邢淑华武维恒
- 关键词:心肌肥大肾性高血压酪氨酸磷酸化
- 动脉使用榄香烯对心电图的影响被引量:3
- 1998年
- 对肝癌病人行肝动脉注射榄香烯乳时,病人经常诉说程度不等的心慌、心悸、气短、面色潮红,严重时影响到治疗。目前有关榄香烯乳的研究资料,尚未解释说明此类反应。为了研究动脉注射时心脏安全性,从1995年2月到1996年4月,我们对34人次术前心电图正常的病人。
- 张旭光王绪武维恒
- 关键词:动脉注射榄香烯心电图
-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溶栓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 1999年
- 目的观察、评价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5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单纯抗凝、溶栓合并抗凝治疗,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32例在治疗前后接受了SPECT显像检查的UAP患者进行EF、PER、PFR测定,并与22例正常人对照,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评价溶栓疗效。结果①临床疗效B组明显优于A组(P<0.05)。②溶栓距发病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疗效。③UAP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PFR)明显损害(P<0.01),溶栓治疗可使PFR得到明显改善(P<0.01)。④随访1个月,再发心绞痛或发生AMI者B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溶栓治疗UAP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病例选择、溶栓及时、辅以有效的抗凝治疗是决定溶栓成功的关键。
- 金云女武维恒朱林蔡文标
- 关键词:CAP溶栓抗敏
- 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期心率变异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 1999年
- 武维恒金云女吴晓芹刘莉莉
- 关键词:心肌梗塞AMI心率变异性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5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1996年
-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Degeneratwe cardial valvular disoase,DCVD)是老年人较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由超声心动图检查而确立。现将我院在1993年4月~1995年6月间所诊断出的本病54例报告并分析如下。
- 陈风刘国红武维恒
-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老年人退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