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品

作品数:14 被引量:308H指数:7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流感
  • 5篇甲型
  • 5篇甲型H1N1...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3篇生物危害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系统
  • 2篇生物事件
  • 2篇区划图
  • 2篇微生物
  • 2篇污染
  • 2篇污染区
  • 2篇污染区域
  • 2篇模拟系统
  • 2篇病原
  • 2篇病原微生物
  • 1篇定制

机构

  • 14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长沙市疾病预...
  • 1篇空军后勤部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4篇李亚品
  • 10篇方立群
  • 10篇曹务春
  • 9篇杨红
  • 4篇龚建华
  • 4篇史套兴
  • 4篇田怀玉
  • 4篇肖洪
  • 4篇钱全
  • 4篇赵暕
  • 3篇周洁萍
  • 3篇杨华
  • 3篇高燕
  • 3篇郭亮
  • 3篇徐友富
  • 3篇张金津
  • 2篇李秀君
  • 2篇张文义
  • 2篇李艳丽
  • 2篇张勇

传媒

  • 6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Ontology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定制的设计与实现
2011年
目的建立流行病学调查表ontology库,实现基于ontology流行病学调查表定制。方法使用protégév3.1建立流行病学调查表ontology库,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B/S(服务器/浏览器)架构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定制。结果通过建立ontology流行病调查表本体库可以实现流行病学调查表定制功能。结论建立流行病学调查表ontology库是实现流行病学调查表定制的基础,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流行病学调查表的定制功能,流行病学调查表定制可以增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工作效率,增强调查信息的可处理性。
李亚品方立群史套兴高素青李艳丽李秀君杨红张文义钱全卫兰王真曹务春
关键词:ONTOLOGY定制
应用仿真模型模拟甲型H1N1流感的街道社区传播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可视化仿真模型对甲型H1N1流感在不同人口密度街道、社区的传播进行模拟仿真,探寻传播规律和特点,为采取合理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将全部人群按易感-感染-移出(SIR)模型划分为易感人群、感染人群和免疫人群,人群的年龄构成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基本情况设置,个体依据网络随机接触模型进行接触与运动,致死率与感染方式按照甲型H1N1流感医学描述进行设定.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率与社区街道人口密度有密切关系,疫情前期人口感染率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密度在50人/hm2以上的社区持续传播甲型H1N1流感的概率较大;对照组试验表明,在社区内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抑制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结论 :人口密度、是否接种疫苗是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危险因素.
肖洪田怀玉赵暕李亚品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仿真模型
移动式生物危害评估模拟系统的建立
2010年
目的建立基于移动设备的生物危害评估模拟系统,实现多种病原微生物通过气溶胶施放、水体施放及通过邮件传播的危害评估,进而以可视化的方式在地图中进行展示。方法收集、整理与确定病原微生物通过气溶胶施放、水体施放及通过邮件传播的危害评估模型,应用空间分析技术设计其可视化模型。以Embedded Visual c++4.0和Visual Studio 2005+为系统开发软件,基于Windows mobile 5.0,结合GPS现场定位、全国行政区划、人口和交通网络等数字地图,利用可视化模拟技术,实现对生物事件发生后其危害的快速评估,并对其污染范围及影响的人群在地图上进行直观、动态的可视化模拟与展示。结果建立的移动式生物危害模拟系统,包括了3种施放方式的危害评估模块,通过气溶胶施放的模块实现了对炭疽芽孢杆菌、鼠疫耶尔森菌、土拉热弗朗西斯菌、布鲁氏杆菌、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等6种病原微生物施放后的危害评估,并实现了危害范围的可视化;通过水体施放的危害评估模块实现了危害范围的评估及可视化;通过邮件传播的模块实现了对炭疽施放后感染及死亡人数的评估。结论本研究在综合应用多种技术和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基于移动设备的生物危害评估模拟,能为生物危害应急反应提供决策依据。
徐友富史套兴方立群郭亮张金津杨元平李亚品杨红龚建华曹务春
关键词:移动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
甲型H1N1流感城镇间公路交通传播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2009年甲型H1N1流感通过公路交通在我国城镇间广泛传播并造成巨大损失,掌握其传播规律对城市化建设和减轻疫情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沙市为研究区,分析了甲型H1N1流感沿公路交通传播的规律及风险因子,构建了结合扩散速度和人群流动的疫情扩散模型,模拟甲型H1N1流感在长沙市城镇间的传播过程.结果表明,公路沿线及道路交叉区域发病率较其他区域高,高速公路和县道分别在疫情快速发展期和顶峰期对疫病的传播扩散产生重要影响,长途汽车站在城镇间疫病的传播过程中是重要的风险因子.模型结合了疫情传播强度预测与流行区域预测,较其他模型更完整地还原了疫病的时空传播过程.
肖洪田怀玉赵暕张锡兴李亚品刘毅刘如春陈田木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公路交通发病率
传染病模型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4
2011年
近年来,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曾经被消灭和控制的旧传染病也有死灰复燃之势,生物袭击造成的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时有出现,所有这些使得人类面临传染病形势日趋严峻.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疫情影响和造成的损失已经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肖洪田怀玉赵暕李亚品
关键词:传染病模型
中国大陆季节性流感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92
2009年
目的研究中国大陆流感活动时空分布和季节性的流行特征及流感病毒传播规律。方法应用回顾性时空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中国流感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建立空间趋势面的方法,分析流感病毒在中国大陆扩散的总体空间趋势。结果中国大陆流感活动具有两种季节性流行模式。南方地区流感流行高峰主要在6—8月[儿科诊室流感样病例就诊比(ILI%)的RR=1.31,P〈0.01;内科诊室ILI%的RR=1.74,P〈0.01];北方地区流感流行高峰主要在12月至次年1月(儿科诊室ILI%的RR=1.45,P〈0.01;内科诊室ILI%的RR=1.45,P〈0.01)。中国季节性流感病毒出现时间具有明显的由南向北先后出现的趋势。结论中国南方地区6—8月是流感防控重点时段,北方地区12月至次年1月是流感防控重点时段,同时应足够重视南方地区出现抗原变异株。
高燕方立群张勇钱全李亚品徐翠玲张烨闫磊杨华柏延臣杨红曹务春舒跃龙
关键词:流感季节性
中国大陆2009年早期确诊的42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9
2009年
目的了解中国大陆2009年早期(5月11日至6月22日)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大陆2009年早期确诊的42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年龄、性别、来源、主要症状、潜伏期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中国大陆早期诊断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输入性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7.8%,主要由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三个国家输入,占中国大陆总输入性病例的90%;所有患者中男性占53%,平均年龄22岁(22.2岁±14.9岁);早期确诊的甲型H1N1病例以发热(81%)、咳嗽(40%)、咽痛(35%)等症状为主;输入性病例从入境到发病平均2.5d±1.9d(1—11d),二代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平均潜伏期为4.3d±1.7d(1~8d)。结论中国早期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输人性病例为主;其性别构成与输入国相类似,而年龄构成不同;早期确诊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输入性病例从入境到发病平均2.5d±1.9d(1—11d),二代病例平均潜伏期为4.3d±1.7d(1~8d)。
李亚品钱全方立群杨红魏茂提高燕杨华张勇曹务春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
一种突发生物事件现场危害评估模拟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突发生物事件现场危害评估模拟系统,它包括:一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危害现场的生物危害数据;一危害初步评估模块,用于计算出病原微生物的最大危害纵深、危害宽度、危害面积;一GPS模块,用于在全国行政区划图上定位...
曹务春方立群徐友富龚建华史套兴李亚品郭亮杨红张金津周洁萍
文献传递
中国大陆甲型H1N1流感扩散模式及预防控制效果定量评价被引量:22
2009年
目的探讨取消边境体温筛查或其他预防控制措施,以及入境人员居家隔离环节这三种场景下中同大陆甲型H1N1流感传播模式。方法根据已有研究资料和数据估计出各传播环节的相关参数,采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方法模拟流感的传播过程。结果边境体温筛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疫情在国内的传播速度,使3个月后全国累计病例数降低约21.5%(1718例);疫情的蔓延速度将被延迟约4d。对甲型H1N1患者采取积极防控措施能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使3个月后全国累计病例数比不采取防控措施时降低约93.4%(9万余例);疫情蔓延至全国的时间被延迟约15d。如果入境者能够自觉采取居家隔离措施,则控制效果将更为明显,若分别有30%、60%和90%的入境者自觉采取居家隔离措施,则3个月后全国累计病例数分别可降低约15%(940例)、34%(2230例)和64%(4180例);且疫情蔓延至全国的时间分别延迟了约4、10、25d。现有防控措施能够减轻疫情的严重程度,但难以遏制疫情的蔓延。结论中国现有的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措施效果有效且必要。
张勇高燕方立群李亚品钱全闫磊杨华柏延臣周蓉吴浩然杨红舒跃龙曹务春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长沙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了解湖南省长沙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描述甲型H1N1流感在湖南省长沙市的流行过程,评价长沙市有效再生率的变化,为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市2009年诊断的5439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包括病例的年龄、性别、职业分布等。采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长沙市有效再生率R(t)的变化。对长沙市5439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地域分布、各个区县的发病率情况等进行描述。结果长沙市甲型H1N1流感病例男性占59%,女性占41%;92.8%病例集中在0~20岁年龄段,11~20岁为最多,占总病例数的63.7%;从职业构成看,所有病例中,绝大多数为学生,占总病例数的90.4%;所有病例从发病到诊断平均(3±2)d;长沙市甲型H1N1流感高峰出现在2009年11月中旬;以9月1日、10月8日、11月19日为界限,长沙市甲型H1N1流感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10月8日-11月19日是长沙市甲型H1N1流感病例加速上升的高峰时段;有效再生率R(t)在9月1日学校开学和10月8日国庆长假结束后为最高;从甲型H1N1流感病例地域分布来看,长沙市五区三县一市均有病例出现,其中浏阳市病例最多,发病率最高约22.97/万,宁乡县病例数最少,发病率最低约1.26/万。结论长沙市甲型H1N1流感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学生占总病例的90.4%,学生是甲型H1N1流感的危险人群,应当注重学校等场所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张锡兴田怀玉李亚品肖洪陈田木赵暕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