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暕

作品数:60 被引量:266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皮炎
  • 7篇流感
  • 7篇甲型
  • 6篇皮肤
  • 6篇疗效
  • 6篇甲醛
  • 6篇甲型H1N1...
  • 6篇多中心
  • 5篇湿疹
  • 5篇痤疮
  • 5篇难治
  • 5篇多中心调查
  • 4篇大学生
  • 4篇银屑
  • 4篇银屑病
  • 4篇特应性
  • 4篇特应性皮炎
  • 4篇皮肤屏障
  • 4篇慢性
  • 4篇面部

机构

  • 29篇北京大学第三...
  • 1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北京大学
  • 10篇湖南师范大学
  • 7篇长沙市疾病预...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 1篇中国电信
  • 1篇太原市第二人...

作者

  • 60篇赵暕
  • 32篇李邻峰
  • 21篇刘静
  • 14篇徐嫚翎
  • 11篇禚风麟
  • 10篇田怀玉
  • 10篇肖洪
  • 10篇王晶
  • 7篇张锡兴
  • 7篇程海艳
  • 6篇徐先发
  • 5篇陈田木
  • 4篇代翔宇
  • 4篇姜薇
  • 4篇门月华
  • 4篇路雪艳
  • 4篇李亚品
  • 4篇唐玲
  • 4篇李云珠
  • 3篇宋清华

传媒

  • 7篇临床和实验医...
  • 5篇2013全国...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华医学美学...
  • 3篇2012北京...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实用皮肤病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年份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5篇2013
  • 11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甲医院皮肤科门诊手部湿疹患者横断面多中心调查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调查分析三甲医院皮肤科门诊手部湿疹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特点,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14年7月1日-9月30日在15个省市的39家三甲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并诊断为手部湿疹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 758例湿疹患者中6.99%(612/8 758)仅影响手部,女性明显多于男性(58.76%与41.34%,P <0.001)。患者年龄主要以青壮年为主,75.60%患者病程在半年以内。最常见的5种诊断分别为手部湿疹(61.11%),角化过度性掌部湿疹(10.62%),汗疱疹(9.15%),变应性接触性皮炎(5.23%),刺激性接触性皮炎(5.07%)。结论青壮年、病程短、瘙痒程度较轻、较低细菌感染比例是手部湿疹的主要临床特点。
王鑫杨明川石晓东李邻峰赵暕程海艳
关键词:流行病学
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内脂素是新近被发现的主要由内脏脂肪合成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它具有类胰岛素样作用,能降低血糖和促进脂肪组织的分化与合成。内脂素还可以调节血管平滑肌的成熟和影响胰岛细胞的胰岛素的分泌,亦具有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作用。随着研究的发展,人们对内脂素的结构特性、分布、表达调控及其生物学功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研究发现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其中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方面的关系尤为显著,深入研究内脂素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将会有力地促进对2型糖尿病的进一步认识、治疗与预防。
赵暕苏运超吴立玲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
北京大学生中尘螨特应性斑贴试验研究
赵暕徐嫚翎刘静王晶李邻峰
文献传递
甲醛与乌洛托品溶液致变应性接触性皮炎1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右腋下起皮疹伴痒5月,发展到颈部1月"来诊。患者5月前,应用"乌洛托品溶液(西施兰夏露)"治疗腋臭3天后于右腋下起疹,伴痒,面积渐大。停用"乌洛托品溶液",皮疹未见消退。一直自行应用"消炎...
刘静徐嫚翎赵暕李邻峰
文献传递
传染病模型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5
2011年
近年来,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曾经被消灭和控制的旧传染病也有死灰复燃之势,生物袭击造成的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时有出现,所有这些使得人类面临传染病形势日趋严峻.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疫情影响和造成的损失已经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肖洪田怀玉赵暕李亚品
关键词:传染病模型
中国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忌口情况及其与食物过敏关系的研究
荨麻疹为食物过敏反应的症状之一,但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仅少数为食物过敏所引起。中国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忌口比率较高,但大多是无效的。忌口的食物与血清食物特异性IgE的结果并不一致。根据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结果显示由食物过敏导致的荨...
徐嫚翎刘静赵暕李邻峰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食物过敏
文献传递
北京大学生中镍斑贴试验研究
目的镍过敏非常常见,国外研究发现金属致敏可能与穿耳洞有关,穿耳洞者金属过敏率明显增加。我国一般人群镍过敏情况研究不多,我们2010年曾报道北京大学生镍斑贴试验阳性率为8.8%,但没有研究穿耳洞是否与镍过敏率相关。本课题将...
赵暕徐嫚翎刘静王晶李邻峰
长沙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时空过程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分析2009年长沙市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问时空传播过程及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以长沙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数据,结合长沙市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热点分析、时空聚类分析、空问过程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对疫情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疫情热点区域多出现在市辖区与县城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疫情时空一级聚类区位于浏阳市中部(RR=22.70,P〈0.01),二级聚类区位于市辖区岳麓区(RR=6.49,P〈0.01)、雨花区(RR=81.63,P〈0.01)、长沙县中部星沙镇周边(RR=2.90,P〈0.01)、雨敞坪镇(RR=19.31,P〈0.01)、城郊乡(RR=73.14,P〈0.01)、宁乡县西部龙田镇周边(RR=14.43,P〈0.01)以及望城县中部乌山镇周边(RR=13.84,P〈0.01),随着时间推移在空间上呈现向东(经济发达地区)扩散的趋势;人口数量、学生数、空间相邻性和经济活动对疫情传播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甲型H1N1流感起始期人口密度是主要影响因素(r=0.477,P〈0.05),疫情初期与快速发展期学生数量是重要的指标(r=0.831,P〈0.01;r=0.518,P〈0.01),在疫情顶峰期经济活动对疫情扩散起主要作用(r=-0,676,P〈0.01)。结论在流感不同的发展阶段,疫情的高危人群与高发区域均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应根据疫情的不同阶段对防控措施进行调整。
肖洪田怀玉赵暕张锡兴朱佩娟刘如春陈田木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空间数据分析影响因素
纳米微球新型细胞活性因子面膜对面部年轻化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评价纳米微球新型细胞活性因子面膜对面部年轻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2018年6~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门诊健康女性志愿者35名,年龄18~35岁,每周2次应用纳米微球新型细胞活性因子面膜,连续4周,末次治疗后2 d(D30,第30天)随访。治疗前(D0)、治疗后(D30)医师评价受试者肤质改善情况;皮肤生理指标变化应用CK多探头检测器检测,视觉模拟评分用VISIA成像系统检测。结果最终34名志愿者完成本研究。D30随访,医师评分显示,82. 35%(28/34)志愿者皮肤保湿度增加,61. 76%(21/34)志愿者皮肤光泽度增加,67. 65%(23/34)志愿者皮肤质地(细腻度)改善;黑色素值、紫外斑值、棕色斑值、皮肤纹理检测结果显示较D0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0. 001、0. 011、0. 000),皮肤水合度较D0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红色素值(包括CK和Visia检测)、经皮失水、眼周皱纹较D0无显著差异(P=0. 100、0. 101、0. 006、0. 056)。结论连续应用纳米微球新型细胞活性因子面膜可以淡化色素,改善皮肤纹理,保湿,是面部年轻化的有效手段。
禚风麟程海艳李邻峰赵暕
关键词:面部年轻化纳米微球面膜
湿疹皮炎患者的全国多中心横断面调查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了解我国湿疹皮炎患者瘙痒情况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全国50家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4966例湿疹皮炎患者的瘙痒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学分析,调查时间是2014年3月14日至2014年5月29日以及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结果 97.4%(14577/14966)的湿疹皮炎患者有瘙痒。严重瘙痒最常见的是泛发性湿疹(384/1264,30.4%); 97.7%(7618/7743)的男性湿疹皮炎患者有瘙痒,高于女性湿疹皮炎患者[97.1%(7174/7348),χ~2=11.025 9,P <0.001];严重瘙痒的湿疹皮炎患者的瘙痒情况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严重瘙痒、中度瘙痒、轻度瘙痒和无瘙痒的湿疹皮炎患者中,累及皮损部位最多的部位依次是胸部(4849/14 966,32.4%)、足(9893/14966,66.1%)、颈侧(4610/14966,30.8%)和面(509/14966,3.4%),皮损类型最多见的依次是糜烂(4624/14966,30.9%)、苔藓样变(9773/14966,65.3%)、结节(5852/14 966,39.1%)和皮肤干燥(389/14966,2.6%)。在年龄、性别、病程、可疑细菌感染、过敏性疾病史、皮肤干燥史、屈侧皮炎史、婴儿湿疹史方面,湿疹皮炎患者的瘙痒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我国湿疹皮炎患者瘙痒很常见,男性更容易瘙痒,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严重瘙痒,不同皮损部位、不同皮损类型的瘙痒情况不同,年龄、性别、病程、可疑细菌感染、过敏性疾病史、皮肤干燥史、婴儿湿疹史均会影响湿疹皮炎患者的瘙痒情况。
赵暕禚风麟李邻峰
关键词:湿疹皮炎瘙痒多中心调查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