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永芬
- 作品数:90 被引量:274H指数:9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高尔基体囊泡转运蛋白P115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囊泡转运蛋白P115基因沉默对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将含p115基因的重组质粒p115 shRNA-1318转染BGC-823细胞,并设shNC(阴性对照)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果;RT-PCR法检测细胞中p115和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115、MIF及核内肿瘤抑制蛋白质P53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分布。结果转染后48 h,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表明转染成功;与对照组相比,p115 shRNA-1318组细胞中的p115和MIF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细胞核内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细胞的增殖活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加(P<0.05),G1/G2期细胞数量明显增多,S期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沉默p115基因可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其调控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MIF因子来完成的。
- 屈玉玲易永芬邓玮文雪闫田静
- 关键词: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肿瘤抑制蛋白质P53胃癌细胞凋亡
- 浅谈在病理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引量:3
- 2007年
- 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病理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 倪江涛易永芬石海鹏
-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
- 转染maspin cDNA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uPA和uPAR表达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研究转染maspin cDNA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uPA和uPAR表达的影响,探讨maspin基因抑制胃癌浸润转移的机制。方法构建maspin/PCR2.1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株MKN28和SGC7901,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maspin基因,uPA和uPAR表达的变化。结果经酶切证实,得到正向插入的真核表达质粒maspin/PCR2.1。成功转染到MKN28和SGC7901细胞中并表达,uPA和uPAR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结论成功构建了maspin/PCR2.1表达载体,maspin基因可在靶细胞表达,并能抑制uPA和uPAR的表达。
- 周文文易永芬郑爱华
- 关键词:MASPIN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胃癌
- p115和MIF在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的表达情况
- 2011年
- 目的:研究人肝癌低分化SMCC-7721细胞株,高分化HepG2细胞株和人正常肝细胞株LO2的高尔基体转运蛋白p115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factor,MIF)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组细胞株中p115和MIF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方法和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组细胞株中p115和MIF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SMCC-7721,HepG2的p115和MIF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且SMCC-7721表达更强,与对照组正常肝细胞株LO2的表达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细胞免疫组化方法结果显示:SMCC-7721,HepG2中p115在主要位于除高尔基体外的细胞质中,但在细胞质中HepG2着色相对较淡,而LO2中位于细胞核旁的高尔基体上。MIF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其在SMCC-7721、HepG2、LO23组细胞表达量呈明显减弱,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115和MIF的含量在SMCC-7721、HepG2、LO2 3组细胞株中呈递减性变化。说明随着细胞恶性程度增加,p115和MIF表达增高,提示二者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异常分化有关。
- 文雪易永芬邓玮闫田静屈玉玲
- 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HEPG2
- 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病理学教学质量的体会被引量:2
- 2003年
- 为了提高临床本科病理学教学质量 ,我们根据病理学课程自身的特点 ,在教学中注重各论与总论、动与静、病理与临床相结合 ,辅以计算机多媒体手段 ,充分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 ,对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 张徽向理科易永芬
-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 MUC2反义核酸对胃癌细胞蛋白水解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MUC2反义脱氧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黏蛋白MUC2的表达及其对癌细胞蛋白水解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作为载体,将载体与MUC2基因的串联重复区互补,经硫代磷酸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导入MUC2蛋白高表达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采用RT-PCR、流式细胞仪、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MUC2 ASODN对胃癌细胞凋亡和蛋白水解酶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SGC7901细胞转染MUC2 ASODN 48h后,MUC2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MUC2 ASODN处理SGC7901细胞48h后,G0/G1期细胞百分比下降,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且能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细胞占4.38%,与对照组比较(P<0·01)。免疫组化S-P法检测转染MUC2 ASODN胃癌细胞、组织蛋白酶D、MMP-2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MUC2可促进癌细胞产生蛋白水解酶,使用人工合成MUC2 ASODN在体外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蛋白水解酶的表达,并能诱导凋亡。
- 罗文军易永芬张晓艳林晓
- 关键词:MUC2反义寡核苷酸蛋白水解酶
- 反义MUC2体外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活性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反义核酸技术体外抑制MUC2的表达,观察MUC2反义脱氧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deoxvnucleotide,ASODN)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硫代磷酸修饰的MUC2ASODN经阳离子脂质体包裹后转染入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采用MTT法,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MUC2ASODN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不同浓度ASODN均能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在48h时最强,0.5μmol/LASODN对细胞的抑制率为55%,随时间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减弱.SGC7901细胞转染MUC2ASODN后,与对照组相比,光镜下观察到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小,核分裂明显减少,同时可见较多的坏死.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细胞主要被阻滞在S期.透射电镜下见细胞线粒体肿胀,细胞内脂滴增多,髓样结构,染色质边集等.免疫组化S-P法染色显示转染ASODN后,SGC7901细胞中MUC2,nm2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16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转染MUC2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
- 张晓艳易永芬肖春卫
- 关键词:MUC2体外抑制ASODN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反义核酸技术人胃癌细胞株
- shRNA沉默P115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囊泡转运蛋白(colgi-vesicular transport protein,P115)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株BGC-823中增殖相关因子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微小染色体维持缺陷蛋白2(mini 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2,Mcm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表达质粒P115-shRNA2(P115-shRNA2组)和阴性对照质粒shNC(阴性对照组)转染至高表达P115的胃癌细胞株BGC-823中,并设未转染组,经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细胞,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中P115、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cyclinD1、Mcm2和PCNA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115、MIF、pERK1/2、cyclinD1、Mcm2和PCNA蛋白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法检测BGC-823细胞中P115与MIF间的相互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IF的分泌水平。结果与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P115-shRNA2组细胞中P115、MIF、cyclinD1、Mcm2和PCN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ERK1/2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调,BGC-823细胞培养上清中MIF的含量明显降低;P115蛋白可在抗MIF的免疫沉淀物中检出,P115和MIF在BGC-823细胞中存在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结论 P115基因沉默下调胃癌细胞中cyclinD1、Mcm2和PCNA的表达,其分子机制可能与P115通过调控MIF的表达和分泌,进而启动下游的ERK1/2信号通路有关。P115可作为研究胃癌细胞增殖分子机制的新靶点。
- 邓玮易永芬屈玉玲闫田静文雪
- 关键词:短发夹RNA胃癌细胞周期素D1细胞增殖
- 高尔基体基质蛋白130、14-3-3ζ和整合素β3在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基质蛋白130(Golgi matrix protein 130,GM130)、14-3-3ζ和整合素β3在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9例卵巢上皮恶性肿瘤、30例卵巢上皮良性肿瘤和23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GM130、14-3-3ζ和整合素β3的表达,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卵巢上皮恶性肿瘤、卵巢上皮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GM130、14-3-3ζ和整合素β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GM130、14-3-3ζ和整合素β3在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上皮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上皮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组织中GM130与14-3-3ζ的表达、14-3-3ζ与整合素β3的表达和GM130与整合素β3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517,P<0.05;r=0.415,P<0.05;r=0.384,P<0.05)。GM130、14-3-3ζ和整合素β3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和病理类型无关(P>0.05)。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组织中GM130、14-3-3ζ和整合素β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卵巢上皮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上皮组织(P<0.05)。结论:GM130、14-3-3ζ和整合素β3在卵巢上皮恶性肿瘤中的高表达可能在其恶性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GM130有望成为判断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指标及治疗靶点。
- 牟玲陈婕罗祎易永芬
- 关键词:卵巢肿瘤基因表达整合素Β3
- 反义核苷酸技术在胃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05年
- 张晓艳易永芬
- 关键词:胃肿瘤反义核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