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丽昆
- 作品数:17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共常德市委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常德河洑国家森林公园秋末冬初鸟类多样性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调查森林公园不同季节鸟类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是一项野生鸟类资源与栖息地保护必需的基础工作。2013年秋冬季节,采用样线法对湖南常德河洑国家森林公园秋末冬初的鸟类群落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鸟类12目33科83种,其中灰林鸮(Strix aluco)、雀鹰(Accipiter nisus)、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白尾鹞(Circus cyaneus)和游隼(Falco peregrinus)5种鸟类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按区系划分,东洋界有45种,古北界17种,广布种21种;按居留型划分,留鸟61种,冬候鸟18种,旅鸟4种;鸟类群落Simposon指数为0.9674,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7514,Pielou均匀性指数为0.4344。调查数据分析,显示该公园初冬鸟类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高于晚秋;从生境类型分析,多样性指数森林(3.4743)﹥水域(1.6070)﹥农田(1.0604);均匀性指数(E)最高的为森林,最低为农田,其均匀性指数森林(0.4425)﹥水域(0.2077)﹥农田(0.1614);优势度指数(Ds)最高为河流,最低为农田,优势度指数水域(0.9700)﹥森林(0.9568)﹥农田(0.9503)。最后,针对该公园鸟类资源保护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
- 康祖杰刘美斯伍登云易丽昆
- 关键词: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
- 论邓小平所开通的求是之路
- 2009年
- 关于"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著名的四条实现范式:"能抓住老鼠的猫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志于求是;"敢闯、敢试、敢冒"——敢于求是;坚持"三个有利于"——善于求是。这既回答了求什么样的"是"的问题,又回答了如何求"是"的问题。
- 易丽昆
- 关键词:邓小平
- 新时代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被引量:2
- 2008年
-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本文分析了当前领导干部队伍的现状与新时代要求的差距,对如何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进行了探讨。
- 易丽昆
- 关键词:领导干部队伍
- 对生态文化的思考被引量:1
- 2011年
- 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的生态文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价值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极其重要的内容。文章阐述了生态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当前我国生态文化的缺失和建设生态文化的重要性,最后探讨了如何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 易丽昆
- 关键词:生态文化
- 民营企业如何留住人才被引量:2
- 2001年
- 湛中维易丽昆
- 关键词: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激励机制企业文化
- 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思考——以常德市为例被引量:1
- 2009年
- 文章首先提出了建设生态型城市应遵循的本质要求,接着以常德为例分析了其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有效途径。
- 易丽昆
-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
- 试析“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历史必然性
- 2002年
-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反分裂求统一的历史 ;中国的国情是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国情 ;当今的世界是全球化和多极化相统一的世界。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既揭示了天下分久必合的规律性 ,同时又论证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历史必然性。
- 易丽昆
- 关键词:历史必然性祖国统一国情多极化
- 论生态文化被引量:1
- 2009年
- 生态文化,应包括人类为解决所面临的种种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和相关的社会问题,去求得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而采取的种种手段,以及保证这些手段顺利实施的所有战略、谋略和制度。概而言之,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主流文化形态,是一种以"非人类中心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同进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
- 易丽昆
- 关键词:生态文化
- 试析“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历史必然性
- 2009年
-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反分裂求统一的历史,中国的国情是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国情,当今的世界是全球化和多极化相统一的世界。本文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天下分久必合的规律性,同时论证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历史必然性。
- 易丽昆
- 关键词:统一祖国历史性必然性
- 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下的“两型社会”建设——以常德市为例被引量:3
- 2008年
-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一是要树立生态环保价值观念,二是要发展生态环保产业经济,三是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四是要强化环保制度的实施。常德市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过程中,把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在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也落实到了城市绿化、亮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中,这为其他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具有启发作用和借鉴价值。
- 易丽昆
- 关键词: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