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春芬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荧光
  • 3篇稳态荧光
  • 3篇纳米
  • 3篇纳米管
  • 3篇环糊精
  • 2篇包合
  • 2篇包合物
  • 1篇荧光分子
  • 1篇荧光各向异性
  • 1篇扫描隧道显微...
  • 1篇紫外
  • 1篇紫外可见
  • 1篇紫外可见吸收...
  • 1篇组装体
  • 1篇吸收光谱
  • 1篇可见吸收光谱
  • 1篇糊精
  • 1篇各向异性
  • 1篇光谱
  • 1篇二苯基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分子科学...

作者

  • 4篇张春芬
  • 3篇沈兴海
  • 2篇高宏成
  • 1篇吴爱华
  • 1篇张京晶
  • 1篇陈庆德

传媒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3
  • 2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稳态荧光及各向异性方法研究环糊精纳米管的生成被引量:7
2003年
本文运用稳态荧光和稳态荧光各向异性方法,研究了双喹啉(BQ)和1,1’-(甲撑双-1,4-苯基)二顺丁烯二酰亚胺(MDP-BMI)分子分别与α-,β-,和γ-环糊精(CD)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个客体分子与不同环糊精的作用不同。它们均可以和γ-CD生成纳米管状聚集物,在MDP-BMI-β-CD体系中也有纳米管存在,而在其它情况下,只有简单的环糊精包合物生成。
张春芬沈兴海高宏成
关键词:荧光环糊精纳米管包合物
BBOT诱导环糊精形成纳米管及二次组装体
2010年
本文报道了有机分子BBOT(2,5-bis(5′-tert-butyl-2-benzoxazoyl)thiophene)与α-、β-、γ-环糊精(cyclodextrins,CDs)的相互作用.BBOT可以与这3种环糊精进行不同方式的组装:BBOT与α-CD形成1:2(客体:主体)包合物;当BBOT浓度较低时与β-CD形成1:1包合物,浓度较高时则与β-CD形成纳米管及二次组装体;对于γ-CD而言,在我们所研究的BBOT浓度范围内都可与其形成纳米管及二次组装体.研究发现,BBOT-β-CD纳米管和BBOT-γ-CD纳米管的结构存在一定差异.
张京晶张京晶沈兴海吴爱华陈庆德张春芬
关键词:环糊精纳米管
2,5-二苯基1,3,4-二噁唑和2,5-二苯基1,3-噁唑与β-环糊精作用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用核磁共振和稳态荧光等方法研究了2,5-二苯基1,3,4-二噁唑(PPD)和2,5-二苯基1,3-噁唑(PPO)分子与β-环糊精(β-CD)的相互作用,测定了包合物的组成和结合常数.发现疏水作用是形成PPD(或PPO)-β-CD包合物的主要作用力.直链脂肪醇(正丙醇~正戊醇)的加入使得PPD(或PPO)分子从β-CD内腔排斥到水相中.实验结果表明:噁唑类分子能否与环糊精形成纳米管聚合物,立体选择性是关键因素.
张春芬沈兴海高宏成
关键词:稳态荧光荧光各向异性Β-环糊精PPO
荧光分子与环糊精生成的包合物及纳米管性质的研究
该文利用稳态荧光、荧光各向异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H-NMR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等方法,研究发现了九个可与环糊精形成纳米管的小分子,并且发现纳米管的形成促进了给受体间的能量转移过程.1.PPD和PPO与β...
张春芬
关键词:纳米管稳态荧光扫描隧道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分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