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敏

作品数:132 被引量:2,635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2篇天文地球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6篇造山带
  • 26篇山带
  • 26篇锆石
  • 25篇同位素
  • 21篇地球化
  • 21篇地球化学
  • 15篇花岗岩
  • 12篇岩石
  • 12篇元古代
  • 11篇定年
  • 11篇岩浆
  • 11篇变质
  • 10篇地质
  • 9篇杂岩
  • 9篇质谱
  • 8篇地球化学特征
  • 8篇碎屑
  • 8篇化学特征
  • 7篇等离子体质谱
  • 7篇地壳增生

机构

  • 123篇香港大学
  • 74篇中国科学院
  • 25篇中国地质大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地...
  • 13篇北京大学
  • 7篇西北大学
  • 7篇浙江大学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北京矿产地质...
  • 4篇天津地质矿产...
  • 4篇滑铁卢大学
  • 4篇中国地震局
  • 3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同济大学
  • 2篇有色金属矿产...
  • 2篇南京地质矿产...
  • 2篇台湾中央研究...
  • 2篇河北地质大学

作者

  • 132篇孙敏
  • 38篇袁超
  • 28篇肖文交
  • 19篇赵国春
  • 17篇李继亮
  • 17篇陈能松
  • 16篇周新华
  • 16篇夏小平
  • 13篇王勤燕
  • 8篇李晓彦
  • 7篇王新宇
  • 7篇李献华
  • 7篇韩春明
  • 7篇李三忠
  • 7篇毛启贵
  • 7篇蔡克大
  • 7篇徐平
  • 6篇周美夫
  • 6篇韦刚健
  • 6篇陈汉林

传媒

  • 25篇岩石学报
  • 15篇科学通报
  • 11篇地球化学
  • 8篇地质学报
  • 8篇中国科学(D...
  • 3篇地质科学
  • 3篇新疆地质
  • 3篇地球科学(中...
  • 3篇矿物岩石地球...
  • 3篇第七届构造地...
  • 2篇分析化学
  • 2篇地质论评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2005年全...
  • 2篇2006年全...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岩矿测试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福建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9篇2007
  • 15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8篇2003
  • 5篇2002
  • 7篇2001
  • 8篇2000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大别黄土岭长英质麻粒岩的原岩、变质作用及源区热事件年龄的锆石LA-ICPMS U-Pb测年约束被引量:12
2006年
本研究应用激光剥蚀技术测定了北大别黄土岭高温-高压长英质麻粒岩锆石3个结构域的UPb年龄.变质锆石成因的碎屑锆石域的207Pb/206Pb年龄范围为(2493±54)Ma~(2500±180)Ma,岩浆成因的碎屑锆石域的207Pb/206Pb年龄范围为2628~2690Ma,其最大的206Pb/238U年龄为(2790±150)Ma,变质增生或变质重结晶锆石域的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2044.7±29.3)Ma.长英质麻粒岩的矿物组合成分、主量元素地球化学,尤其是锆石副矿物内部结构特征显示其原岩为沉积岩.这表明,麻粒岩原岩物质来自具有复杂热历史的蚀源区,该蚀源区曾发生过~2.8Ga的岩浆作用和~2.5Ga变质作用,因此其原岩的沉积年龄不应早于2.5Ga.高温-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精确年龄为(2.04±0.03)Ga,表明黄土岭麻粒岩是一个晚古元古代超高温变质岩之残块.
陈能松刘嵘孙敏李惠民何蕾王勤燕张宏飞
西昆仑阿卡阿孜山岩体的年代、源区和构造意义被引量:31
2003年
阿卡阿孜山岩体是西昆仑造山带中面积最大的花岗岩侵入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对其中花岗闪长岩的黑云母40Ar/39Ar定年获得了精确的213 Ma的表面年龄.这一结果与较早前根据单颗粒锆石U—Pb法获得的年龄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阿卡阿孜山岩体并非是一个多期次的复式岩基,而是同一次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阿卡阿孜山岩体为次铝质一轻微过铝质的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岩体,尽管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之间存在化学组分上的差异,二者均具有轻稀土富集的稀土分布模式和相似的微量元素特征.然而二者的初始Sr同位素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二长花岗岩并非是花岗闪长岩分异作用的产物.二者的Sr—O的同位素共同构成了负相关,排除了在其形成过程中幔源岩浆介入的可能性,反映其源区为包含长英质组分和基性一超基性组分的增生楔物质.由于增生楔的部分熔融需要较高的能量输入,因而阿卡阿孜山岩体不大可能形成于与消减作用有关的大陆边缘环境.此次的黑云母10Ar/39Ar年龄十分接近早前的锆石U-Pb年龄,表明该岩体的冷却速率相当快,应反映一种碰撞后抬升的环境.这种环境的出现表明西昆仑古特提斯洋在晚三叠纪时已经闭合.
袁超孙敏周辉肖文交侯泉林李继亮
关键词:古特提斯增生楔构造环境西昆仑造山带
早-中元古代Columbia超级大陆研究进展被引量:42
2002年
地球在过去25亿年里曾发生过几次全球性大规模碰撞造山事件(如Grenville事件, Pan-African事件等); 地质学家由此推测大陆块自早元古代以来曾发生过周期性拼合和分离, 从而导致古超级大陆的形成和裂解[1]. 在过去10年里(1991~2001年), 被认为由约1.0 Ga Grenville造山事件所形成的超级大陆Rodinia已成为古大陆重建的一个热点[2,3]. 然而, 地质学家们在重建Rodinia过程中发现, 并非全部Rodinia组成陆块都是由Grenville造山带所焊接, 而且, 许多由Grenville造山带所焊接的大陆块内部含有更早期的全球性碰撞造山事件信息[4]. 这使得一些地质学家推测可能存在一个前Rodinia超级大陆[4,5]. 尽管这一超级大陆的形成和演化历史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地质学家们最近在有关其拼合、随后增生和最终裂解等方面已取得一些重要研究进展[4~10].
赵国春孙敏S.A.Wilde
关键词:早元古代
LA-MC-ICPMS金红石U-Pb定年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方法具有廉价高效、原位微区以及样品制备简单等众多优点,近年来在元素与同位素组成分析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锆石的U-Pb定年是这些众多进展中的亮点之一。相对于锆石而言...
夏小平任钟元韦刚健张乐孙敏
关键词:同位素测定等离子体质谱
内蒙古林西大井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的铂族元素分布及物质来源被引量:15
2002年
对大井铜多金属矿床硫化物矿石和矿区出露的基性-超基性岩脉的铂族元素分布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闪锌矿、方铅矿为主要成分的黑矿石与基性-超基性岩脉有着类似的正斜率的铂族元素分布,反映了它们在物质来源上的密切关系.黄铜矿、毒砂和黄铁矿为主的黄矿石的铂族元素分布变化较大,有的接近地慢二辉橄榄岩的铂族元素分布,有的与偏基性岩石的铂族元素分布接近,但Ru含量偏高,反映了母岩浆中硫达到或接近饱和.矿石和脉岩的铂族元素特征显示岩浆来源于地壳深部,成矿物质主要由古生代期间增生的地壳提供,此外还有一些地慢物质加入.
储雪蕾孙敏周美夫
关键词:矿石
阿尔泰-东准地体沉积记录与陆壳侧向增生过程
龙晓平袁超孙敏肖文交
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增生杂岩深熔与花岗岩成因关联:对增生型造山带大陆地壳形成与演化的启示
<正>现今大陆地壳的平均组成日渐明晰,但成熟大陆地壳的形成机制仍是固体地球科学探究的重要科学问题。根据大陆地壳与俯冲带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相似性,众多学者认为大陆地壳是通过俯冲带岩浆作用而形成。学术界对岛弧岩浆如何演变成为与...
蒋映德K.Schulmann孙敏P.típsk袁超
柴北欧龙布鲁克微陆块早元古代早期地壳增生Nd-Hf同位素约束
<正>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基底发育体积可观的古元古代花岗岩类侵入体,这些侵入体经历了多期复杂的变质和构造变形,莫河花岗岩体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性的变质深成侵入体。本研究应用锆石LA-ICPMS U-Pb定年技术测定了该岩体的结晶...
陈能松李晓彦孙敏王新宇夏小平王勤燕徐平
关键词:地壳增生
文献传递
原特提斯的消减极性:西昆仑128公里岩体的启示被引量:31
2003年
128公里岩体是西昆仑造山带中一个早古生代的花岗闪长岩体,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西昆仑构造演化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由于区域地质资料的不足和研究手段的不同,对该岩体的形成年代、源区性质以及构造背景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明确128公里岩体的成岩时代和构造背景,进而制约西昆仑的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单颗粒锆石的U-Pb定年结果表明128公里岩体形成于471±5 Ma并含有可能形成于早期岩浆房或继承自源区的490 Ma左右的锆石。128公里岩体富Al_2O_3(15.7%~18.4%),Sr(470~864μg/g)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但相对亏损 高场强元素,相对富集轻稀土且具有低到中等的负铕异常(δEu=~0.7),显示出典型的Ⅰ型弧花岗岩特征。尽管其富集Al_2O_3、Sr、相对低的MgO含量和Y/Yb比值使其非常类似于埃达克岩,但其相对高的Yb(1.92~2.88μg/g)、Y(19.4~34.0μg/g)含量,低的Sr/Y(24.2~37.0)和Zr/Sm(7.3~21)比值以及相对高的初始Sr同位素组成(0.7075~0.7091)排除了消减板块在石榴石稳定区发生部分熔融的可能性。低的氧同位素组成(+5.7‰~+7.4‰)以及Sr-O同位素关系表明该岩体并非形成于地幔来源的岩浆与变质围岩间的同化混染。高的稀土含量、明显的稀土分馏以及相对高的Sr同?
袁超孙敏肖文交周辉候泉林李继亮
关键词:西昆仑活动大陆边缘埃达克岩
华北克拉通中部阜平杂岩的演化及其构造属性:来自湾子表壳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证据
2007年
  出露于华北克拉通中部带太行山区的阜平杂岩经历了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传统上视为古老的太古宙地层,其形成历史和演化对正确理解华北克拉通前寒武地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夏小平孙敏赵国春吴福源徐平
关键词:阜平杂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