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丽

作品数:10 被引量:165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雨滴
  • 2篇雨量
  • 2篇预报预警
  • 2篇受体模型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分析
  • 2篇气象
  • 2篇污染
  • 2篇风场
  • 2篇臭氧
  • 2篇臭氧生成
  • 2篇VOCS
  • 1篇底面
  • 1篇电机
  • 1篇动力机构
  • 1篇有机物
  • 1篇有效数据
  • 1篇源解析
  • 1篇蒸发
  • 1篇实验教学

机构

  • 10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环境监...

作者

  • 10篇夏丽
  • 4篇朱彬
  • 2篇高晋徽
  • 2篇安俊琳
  • 2篇李用宇
  • 2篇王红磊
  • 1篇杨辉
  • 1篇汤莉莉
  • 1篇秦玮
  • 1篇项磊
  • 1篇陈魁
  • 1篇吕晶晶
  • 1篇张祥志
  • 1篇康汉青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霾不同发展阶段下污染气体和水溶性离子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8
2019年
为探讨霾不同阶段下大气污染物的变化特征,使用MARGA观测了2018年11月18日~12月7日长三角地区一次区域霾过程中前体污染气体(NH3、HNO3、SO2)和8种水溶性离子浓度.结合环保数据(PM2. 5、NO2、CO、O3)和气象数据,分析此次区域霾过程的成因、大气污染物的日变化特征以及在霾不同阶段下大气污染物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此次霾过程中长三角地区主要受到高压脊控制,天气形势稳定,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累积.霾天时PM2. 5、NO2、NO3-、SO24-、NH4+、Cl-和Na+的浓度分别为(118. 91±39. 23)、(61. 62±26. 34)、(45. 64±16. 01)、(18. 80±8. 02)、(20. 82±7. 16)、(3. 02±2. 25)和(0. 23±0. 22)μg·m-3,分别是干净天的2. 73、1. 63、2. 64、1. 94、2. 50、2. 05和2. 56倍;霾天CO的浓度为(1. 34±0. 39)mg·m-3,是干净天的1. 86倍.不同大气污染物的日变化特征不同.霾不同阶段下大气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不同. SO2的浓度在霾发生阶段最高;PM2. 5、NO2、NH3、CO和SNA的浓度在霾发展阶段最高;O3、Cl-、Na+和K+的浓度在霾消散阶段最高.SNA在霾不同阶段下对PM2. 5的相对贡献可达94%~96%,且在发展阶段的增速最大,增速排序为NO3-> NH4+> SO24-. SNA在干净天、发生阶段和发展阶段以NH4NO3为主,在消散阶段(NH4)2SO4为主.此次霾过程主要由NO3-增长导致,NO3-在霾发生、发展和消散阶段对PM2. 5的相对贡献分别为51. 06%、51. 85%和48. 22%,主要通过气相均相反应生成.
王振彬刘安康卢文杨晓旻王红磊陈魁陈魁
关键词:气溶胶水溶性离子长三角污染气体
一种便携式蒸发桶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蒸发桶技术领域的一种便携式蒸发桶清洗装置,包括:动力机构,用于提供清洗时所需的动力,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驱动电机;若干个定位臂,每个所述定位臂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主管,所述主管与所述驱动电机...
夏丽刘文星邓宇
文献传递
南京江北地区VOCs浓度特征和来源解析
本研究中,运用GC-FID在线测量方法对南京北郊2011年9月-2012年8月的VOCs进行测量。结合同时期的气象资料,分析了VOCs的浓度特征和活性特征。利用美国EMS系统测量的2011年秋季臭氧及其前体物(O3,NO...
夏丽
关键词:VOCS受体模型活性分析臭氧生成
文献传递
雨量筒的新式挡风圈设计
本发明公开了雨量筒的新式挡风圈设计,外筒的内部设有承水盒,外筒的内部插入有承水口,外筒的顶部设有挡风圈,挡风圈套接于承水口的外侧,承水盒的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翻斗支撑架,翻斗支撑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翻斗,承水盒的顶部连通有汇...
邓宇夏丽刘文星王煜林
文献传递
一种雨量筒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雨量筒结构,包括过滤件(1)、倒口(2)、挡风圈(3)、内漏斗(4)、翻斗(5)、承水盒(6)、外筒(7),挡风圈(3)外侧略微向下倾斜的薄壁(15)以及内侧的凹槽,能够保证在稳定气流的基础上,最大化的...
王煜林夏丽邓宇郭睿伟李峥周恒
文献传递
一种雨量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量筒,属于气象探测领域。雨量筒内胆包括第一薄壁环、第二薄壁环、第三薄壁环和内胆支撑柱;第一薄壁环、第二薄壁环和第三薄壁环的水平高度由外向内逐渐下降;第一薄壁环、第二薄壁环和第三薄壁环呈等距下沉式依次...
夏丽刘沛脱立智刘文星
长三角地区一次区域污染过程中细颗粒物的来源解析及其光学特性被引量:7
2021年
为研究长三角地区细颗粒物污染的分布特征及其光学特性,选择在城市(苏州)、郊区(南京)和区域背景站(临安)同时进行PM_(2.5)采集并进行化学分析.这次污染过程中,苏州、南京和临安的PM_(2.5)平均浓度分别达到(169.8±56.5)、(169.9±51.2)和(154.0±54.9)μg·m^(-3).散度系数分析显示3个站点气象要素和PM_(2.5)化学成分的差异较小,PM_(2.5)污染呈现同步性和区域化特征.利用化学成分法估算的消光系数在苏州、南京和临安分别是(561±223)、(655±340)和(679±349) Mm^(-1),与能见度法估算的消光系数之间相关度较高(r为0.73~0.80).利用PMF模型解析PM_(2.5)的污染来源,二次硝酸(32%)和二次硫酸(25%)的占比最大,其次是生物质燃烧(16%)、不完全燃烧源(7%)、燃料燃烧(7%)、土壤地壳源(8%)和海洋源(5%).对PM_(2.5)消光系数的主要贡献源是二次生成的硝酸硫酸源、不完全燃烧和生物质燃烧源.与质量浓度的源贡献相比,二次硝酸硫酸源的占比降低了约4%,不完全燃烧源的贡献增加了5%,说明PM_(2.5)的各类源对其质量浓度和消光系数的贡献效率存在差别.
夏丽朱彬王红磊康汉青
关键词:细颗粒物气象要素消光系数
南京北郊秋季VOCs及其光化学特征观测研究被引量:73
2013年
采用GC5000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和EMS系统,于2011年11月在南京北郊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连续观测,分别测量了大气中56种VOCs组分和反应性气体(NOx、CO和O3).结果表明,南京北郊的VOCs小时平均体积分数大约在48.17×10-9,日变化呈明显双峰型特征,受机动车影响比较显著,极小值出现在下午16:00,白天与O3浓度曲线呈负相关;VOCs的平均OH消耗速率常数约为3.26×10-12cm3.(molecule.s)-1,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约为3.26 mol·mol-1;烯烃对OH消耗速率(LOH)和臭氧生成潜势(OFP)贡献率最大,芳香烃次之,而烷烃在大气中含量最为丰富,却并不是LOH和OFP主要贡献者;VOCs关键活性组分是乙烯、丙烯、1-丁烯、间,对-二甲苯及异戊二烯等物质;臭氧生成过程处于VOCs控制区.
李用宇朱彬安俊琳高晋徽夏丽张祥志秦玮汤莉莉
关键词:VOCS
云的分类与识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建设与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云类的识别对天气预测、航空安全、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传统实践教学中云的观测存在不可重现(时空限制)、高危(暴雨冰雹)等问题。云的分类与识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结合理论要点和实践难点,分为基础知识教学、云类演变仿真教学、沉浸式互动教学和云类识别考核。该虚拟仿真实验采用沉浸体验式、自主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克服了实践教学中的局限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夏丽朱彬项磊吕晶晶安俊琳
关键词:大气探测实验教学
南京市北郊夏季挥发性有机物的源解析被引量:68
2013年
2012年8月利用在线气相色谱仪对南京市北郊大气环境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连续监测,分析VOCs时间变化规律,并利用PMF(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受体模型和CPF(conditional probability function)方法对其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北郊夏季VOCs日变化呈双峰分布,小时平均体积分数为(33.84±27.77)×10-9,夜间高于昼间.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烷烃,其次是烯烃和芳烃,分别占到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的49.3%、24.4%和18.5%,乙炔占7.8%.南京市北郊夏季VOCs主要来源有5个,分别是交通尾气、燃料挥发、工业排放、有机溶剂挥发和植物排放源,各自对TVOCs贡献为33.1%、25.8%、23.2%、8.1%和9.7%.烷烃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工业排放和燃料挥发,贡献百分比分别为23.7%、35.3%和31.3%;烯烃主要来源于燃料挥发、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分别占41.1%、18.4%和24.3%;对芳烃贡献最大的为汽车尾气排放,占到49.2%,其次是有机溶剂挥发排放占30.8%.
杨辉朱彬高晋徽李用宇夏丽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源解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