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芙蓉

作品数:42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基因
  • 13篇染色体
  • 12篇染色
  • 9篇突变
  • 9篇产前
  • 8篇新生儿
  • 7篇遗传学
  • 7篇患儿
  • 6篇核型
  • 6篇产前诊断
  • 5篇新生儿疾病
  • 5篇新生儿疾病筛...
  • 5篇血症
  • 5篇遗传学分析
  • 5篇质谱
  • 5篇染色体核型
  • 5篇基因突变
  • 5篇疾病筛查
  • 5篇分子
  • 5篇高通量

机构

  • 42篇甘肃省妇幼保...
  • 4篇兰州市妇幼保...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国家卫生计生...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国家卫生健康...

作者

  • 42篇郝胜菊
  • 42篇刘芙蓉
  • 28篇王兴
  • 23篇张钏
  • 19篇张庆华
  • 19篇郑雷
  • 11篇冯暄
  • 10篇陈雪
  • 9篇闫有圣
  • 9篇梁济慈
  • 4篇孙小红
  • 2篇林晓娟
  • 2篇孙庆梅
  • 2篇王连
  • 2篇刘亚利
  • 2篇王真
  • 1篇石静云
  • 1篇李婕
  • 1篇胡秀琴
  • 1篇谢小冬

传媒

  • 16篇中国优生与遗...
  • 6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生殖医学杂志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甘肃科技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甘肃医药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甘肃科技纵横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常见遗传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自从英国生物学家Sanger建立了一代测序技术以来,经过三十年来风雨兼程的发展,DNA测序技术不断蓬勃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相继而来的商业化比较成熟的二代测序技术,包括以Roche公司的454测序技术、Illumina公司的Solexa技术和ABI公司的SOLi D技术。以其速度快、准确率高、成本低等优点逐步替代了Sanger测序技术。但是,二代测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读长相对较短,对后续的生物信息分析带来很大的问题。所以,就有了第三代测序技术的诞生,此技术是采用单分子读取技术,比二代测序数据读取速度快,其最大的特点是读长更长,同时还省略了PCR步骤,更降低了测序的成本。本文主要是介绍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并对常见的三种测序技术进行了简单的比较,以及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肿瘤基因方面、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方面和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周秉博郝胜菊闫有圣冯喧刘芙蓉蒋小慧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
PAX6基因新突变导致先天性无虹膜一例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确定1例先天性无虹膜症患者的PAX6基因突变位点.方法 采集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DNA,对患者进行PAX6基因全部外显子及侧翼序列PCR-Sanger测序,发现致病位点后,对其父母及150名正常对照进行该位点PCR-Sanger测序以排除多态性.结果 患者的PAX6基因第6外显子检测到杂合突变c.239T>A(p.Ile80Asn),该突变造成第80位氨基酸改变,患者父母及正常对照均未检测到相同突变.结论 患者PAX6基因检测到的杂合突变c.239T>A是新发突变,在国内未见报道,扩大了PAX6基因突变谱.
张钏郝胜菊张庆华周秉博刘芙蓉林晓娟闫有圣
关键词:PAX6基因先天性无虹膜基因突变
传代培养对嵌合型非整倍体计数嵌合比例的影响
2021年
探讨嵌合型非整倍体样本经传代培养后,对嵌合比例的影响。将两例(21-三体综合征、特纳综合征)嵌合型非整倍体患者外周血样本进行体外培养,72h传代一次,连续传代两次。用原位荧光杂交(FISH)技术检测原代、传代1、传代2样本中嵌合比例的变化情况。嵌合型21-三体综合征异常细胞比例分别为原代(189/200)、传代1(165/200)、传代2(139/200);嵌合型特纳综合征异常细胞比例分别为原代(142/200)、传代1(73/200)、传代2(55/200)。嵌合型非整倍体样本经传代培养后,异常细胞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利用传代细胞进行疾病诊断时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原代细胞更适用于疾病的诊断。
王兴杨静刘芙蓉郝胜菊张钏刘自华
关键词:传代培养嵌合体非整倍体
新发8p重复伴缺失综合征患儿细胞分子遗传学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8号染色体短臂倒位重复伴末端缺失[inv dup del(8p)]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细胞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inv dup del(8p)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细胞分子遗传学分析资料。结果6月龄女性患儿,具有发育迟缓、特殊面容、先天性心脏病及喉软化症等临床表现。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患儿为46,XX,der(8)inv dup(8)(p 21),del(8)(p 23),父母均无异常;高通量测序染色体组拷贝数分析(CNV)精确定位拷贝数异常改变的染色体片段区域,检出患儿在8p23.3-p23.1(160001-7120000)区域缺失6.96 Mb片段,在8p23.1-p21.1(12560001-27940000)区域,重复15.38 Mb片段;荧光定量PCR验证CNV显示在重复和缺失片段之间有一个5.4 Mb的拷贝数正常片段。结合临床表现及各检测结果确诊患儿为inv dup del(8p)综合征。结论结合临床特征、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CNV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可有效确诊inv dup del(8p)综合征。
刘芙蓉郝胜菊张钏周秉博王兴郑雷
关键词:拷贝数变异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2例SRY阳性的46,XX男性综合征患者临床及细胞分子遗传学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SRY阳性的46,XX男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细胞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分析2例46,XX(SRY+)男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通过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 2例患者社会性别均为男性,染色体核型均为46,XX,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示AZF a,b,c区域均缺失,SRY基因均存在。结论 SRY基因是参与性别决定和分化的关键基因,对其进行检测有利于明确性反转综合征的临床诊断,细胞、分子遗传学研究为性发育异常患者的临床确诊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郝胜菊刘芙蓉刘亚莉王兴闫有圣梁济慈周秉博
关键词:性反转SRY基因染色体核型分析MLPA
罕见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缺乏症合并MECP2重复综合征一个家系的基因变异分析及产前诊断
2024年
目的分析1例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缺乏症(OTCD)合并MECP2重复综合征家系的基因变异特征,并为该家系提供产前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19日就诊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的1例患儿(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高通量测序结合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技术对患儿进行致病性变异分析。短串联重复序列(STR)连锁分析、MLPA以及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先证者为出生3 d的女婴,测序发现其携带OTC基因第7~9外显子杂合缺失。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会变异相关指南,该变异被评级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VS1+PM2_Supporting+PP4),与其急性脑病发作合并代谢异常(血氨显著升高、血瓜氨酸降低、尿乳清酸增高)的临床表现相符,确诊其为OTCD。产前诊断未发现胎儿携带与先证者相同的OTC基因缺失变异,但存在Xq28区重复,涵盖MECP2重复综合征的全部区域,且SRY(+),母亲及先证者均证实携带该重复。结合先证者存在X染色体失活的可能性,考虑先证者同时罹患OTCD与MECP2重复综合征,而胎儿为MECP2重复综合征男性患者。结论基因检测明确了OTCD合并MECP2重复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变异,可为患者家庭的精准治疗、遗传咨询及再次生育提供依据。
张庆华郝胜菊惠玲郑雷王兴冯暄刘芙蓉陈雪周秉博王玉佩张钏
关键词:高氨血症产前诊断
FISH方法进行流产组织染色体非整倍体改变的检测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早期流产及孕早期胚胎停育的绒毛组织,分析染色体数目的改变情况。方法应用FISH方法,对不明原因早期流产及孕早期胚胎停育的368份绒毛组织进行检测分析,观察上述样本中13、16、18、21、22、X以及Y染色体数目的改变。结果 211例绒毛组织存在13、16、18、21、22、X、Y染色体数目异常,占总检测例数的57.3%;非整倍体异常132例,占36%;检出男性胚胎146例,女性胚胎221例;16-三体42例,占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的42.9%。性染色体数目异常34例,占异常染色体样本的21.7%;其中X0 27例,占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79.4%。结论染色体数目异常是导致孕早期胚胎停育及自然流产发生的主要遗传学因素。女性胚胎的自然流产数远大于男性胚胎。孕早期自然流产或胚胎停育的绒毛组织中16号染色体三倍体发生率最高。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孕早期停育的胚胎及流产组织,但无法检测探针覆盖区域以外的染色体异常。
郑雷陈雪闫有圣刘芙蓉梁济慈王连郝胜菊
关键词:SITU流产染色体非整倍体
兰州地区孕妇孕中期产前筛查结果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孕妇血清中AFP,Free-βh CG和u E3的浓度,对孕中期胎儿患DS、ES和NTD的风险进行评估。方法运用时间分辨荧光法定量测定孕妇血清中AFP,Free-βh CG和u E3的浓度,采用"Life cycle 3.2"软件计算风险。结果 9430例孕妇中高龄共289例,占总筛查人数的3.06%,其中DS、ES和NTD的阳性筛查率分别为5.4%(1/19)、0.21%(1/476)和0.32%(1/313)。确诊阳性病例19例,其中高龄10例。结论孕中期母血清三联产前筛查是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有效途径,对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刘芙蓉郝胜菊郑雷闫有圣王兴
关键词:孕中期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
应用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诊断染色体数目异常及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12例应用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诊断染色体数目异常病例,探讨该技术进行产前诊断的应用前景。方法 12例患者于孕16W左右抽孕妇静脉血,分别分离血清和血浆。血清在本实验室进行三联血清学产前筛查。4ml血浆送深圳华大基因有限公司,应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测序分析;于孕18w左右均抽取羊水20ml进行羊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上述标本孕中期三联血清学筛查提示18-三体高风险2例、21-三体高风险10例,其中年龄高风险6例;应用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诊断21-三体10例,18-三体2例;染色体核型分析21-三体10例,18-三体2例。结论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具有无创、准确、快速的诊断优势,该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郝胜菊郑雷冯暄闫有圣刘芙蓉李静梁济慈张钏
关键词:无创性产前诊断染色体数目异常
一例染色体复杂易位患儿的细胞-分子遗传学(CNV)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复杂易位的断裂位点及细胞-分子遗传学特点,提高对染色体复杂易位的诊断能力。方法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行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通过高通量测序染色体组拷贝数分析(CNV)确诊患儿为罕见的复杂易位。结果患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为46,XY,t(3;5;5;12)(q23;q15;q31;p13),inv(6)(q13q27),父母染色体核型均正常;CNV检出患儿5q15q21.1(97100001-101920000)缺失4.82Mb,5q23.1q23.2(117200001-123180000)缺失5.98Mb,7q36.1q36.2(152540001-153400000)重复0.86Mb。结论结合多种检测技术可深入研究染色体复杂易位的细胞-分子遗传学特点。
刘芙蓉郝胜菊梁济慈周秉博王真马盼盼
关键词:复杂易位染色体核型分析CNV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