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洲
- 作品数:17 被引量:67H指数: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圆锥角膜患者长期配戴RGP后角膜形态及屈光度变化规律:七年回顾性研究
- 2018年
- 目的探讨圆锥角膜患者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后角膜曲率、屈光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验光配镜中心就诊并连续随访7年的62例(124眼)圆锥角膜患者。方法所有患者验配前及每次复诊时均接受主觉验光、非接触眼压、裂隙灯、角膜地形图等检查。主要指标角膜曲率,屈光度。结果初诊、末诊角膜平坦K值分别为(46.56±4.68)D和(46.48±4.59)D,角膜陡峭K值分别为(52.37±5.70)D和(51.33±5.49)D。在配戴RGPCL后的前3年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快速下降到最低,随后逐渐升高。初诊时LogMAR裸眼视力、框架矫正视力、RGPCL矫正视力分别为1.18±0.46、0.39±0.39和0.04±0.09。末诊视力分别为1.19±0.16、0.31±0.28和0.04±0.06。随着角膜曲率的变化,RGPCL始终可以保持较好的视力。初诊、末诊的球镜屈光度分别为(-6.70±3.89)D和(-8.81±3.93)D,柱镜屈光度分别为(-3.63±1.71)D和(-3.08±1.67)D。在随访期间,球镜屈光度缓慢升高,柱镜屈光度逐渐降低随后平稳。结论配戴RGPCL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圆锥角膜病情进展,并始终保持较好的矫正视力,角膜曲率的变化规律呈抛物线改变。
- 郭寅刘立洲彭丽傅佳郭伟米兰唐萍吕燕云武晶晶
- 关键词:圆锥角膜角膜曲率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 透气性半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正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短期视力结果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通过与框架眼镜的矫正视力进行比较,评价透气半硬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矫治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通过屈光检查确诊为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患者271例(492眼)。方法在验光检查的屈光不正患者中连续选取高度近视(球镜>-8.00 D)合并高度散光(柱镜>-2.50 D)患者271例(492眼)。每一被检者分别采用框架眼镜和RGPCL两种矫正方法进行屈光矫治,要求被检者坚持框架眼镜和RGPCL每日交替配戴,逐步适应两种矫正方式。并在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定期复查矫正视力。戴镜6个月后,对被检者用两种不同的矫正方法所得的矫正视力进行对照比较,并观察配戴RGPCL后的角膜曲率半径、眼压及角膜内皮计数。主要指标框架眼镜矫正视力,RGPCL矫正视力,角膜曲率半径,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配戴并发症。结果戴镜6个月时,患者配戴框架眼镜和RGPCL的矫正视力≥1.0者分别为75眼(15%)和311眼(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33,P=0.001);两种矫正方式平均矫正视力分别为(0.6±0.3)和(0.9±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1,P=0.002)。被检者在配戴RGPCL 6个月后角膜曲率半径平均变化(0.03±0.02)mm,眼压平均变化(2±1)mm Hg,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平均变化(164±60)个/mm2。配戴RGPCL期间有16例(27眼)发生角膜上皮浅层划伤,4例因镜片污染主诉异物感,治疗后痊愈,未影响RGPCL的矫正视力。结论对于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屈光不正,配戴RGPCL能够获得较框架眼镜更为清晰的矫正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矫正方法。
- 王艳霞吕燕云刘立洲彭丽
- 关键词:高度近视散光矫正视力
- 软性虹彩片联合透气性半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治外伤性无虹膜无晶状体眼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价软性虹彩片联合透气性半硬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外伤性无虹膜无晶状体眼的矫治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在2500个/mm2以上外伤性无虹膜无晶状体眼患者59例(59眼)。方法患者联合戴用软性虹彩片和RGPCL,比较初诊时的插片视力和RGPCL矫正视力,随诊5年,非接触性角膜内皮计数仪检测角膜内皮细胞改变情况及裂隙灯下检查角结膜并发症情况。主要指标矫正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结膜并发症。结果外伤性无虹膜无晶状体眼配戴软性虹彩片联合RGPCL的平均矫正视力(0.64±0.23)明显高于初诊时的插片视力(0.33±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0,P=0.000);畏光症状减轻;初诊时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695.5±125.4)个/mm2(n=59),戴镜1、2、3、4、5年分别平均为(2705.4±145.6)个/mm2(n=43),(2639.5±146.7)个/mm2(n=30),(2625.5±143.6)个/mm2(n=26),(2641.5±168.5)个/mm2(n=32),(2638.2±128.6)个/mm2(n=29),第5年与初诊相比平均减少(70.3±8.7)个/mm2。角膜、结膜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软性虹彩片联合RGPCL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在2500个/mm2以上的外伤性无虹膜无晶状体眼在提高视力和解决畏光方面是一种有效方法,但要定期复查角结膜情况。
- 刘立洲吕燕云彭丽
- 关键词:角膜接触镜外伤性无虹膜
- 长期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不同程度圆锥角膜的矫正效果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原发性圆锥角膜患者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5年以上的矫正效果、角膜曲率进展以及长期配戴的安全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方法,对2000—2010年在北京同仁医院配戴RGPCL超过5年的原发性圆锥角膜患者126例217眼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依据角膜曲率Ks将圆锥角膜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角膜曲率Ks≤45.0 D者为轻度圆锥角膜组,Ks≥52.0 D者为重度圆锥角膜组,Ks介于二者之间者为中度圆锥角膜组。患者在初次就诊(戴镜前)及每次复查时均行LogMAR视力、自动验光仪/角膜曲率仪、裂隙灯显微镜及角膜地形图检查。评估RGPCL镜片配适状态,比较各组患者配戴框架眼镜矫正视力(SCVA)及RGP矫正视力(RGPVA),以及RGPCL配戴前后角膜表面参数变化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轻度圆锥角膜组、中度圆锥角膜组和重度圆锥角膜组患者戴镜后末次随访的RGPVA分别为0.09±0.17、0.05±0.07和0.07±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522,P=0.594);3个组患眼戴镜后末次随访时ΔKs分别为(2.25±5.42)、(0.26±3.44)和(-4.52±3.44)D,ΔKf分别为(2.06±4.98)、(1.02±3.41)和(-2.03±5.05)D,角膜散光变化值分别为(0.19±2.87)、(-0.78±2.84)和(-2.44±3.77)D,重度圆锥角膜组患者戴镜后末次随访时角膜曲率和角膜散光值的进展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圆锥角膜组、中度圆锥角膜组和重度圆锥角膜组患眼不同区域指数变化值(ΔDSI)分别为-0.33±1.64、0.14±3.01和-2.11±4.28,中央/周围指数变化值(ΔCSI)分别为-0.41±1.07、0.03±2.22和-2.49±4.15,角膜屈折力标准偏差变化值(ΔSDP)分别为-0.43±0.64、-0.02±0.89和-1.67±1.68,圆锥角膜预测指数变化值(ΔKPI)分别为0.00±0.07、0.03±0.09和-0.05±0.11,重度圆锥角膜组患者
- 郭寅刘立洲彭丽傅佳唐萍吕燕云郭伟米兰杨永铭武晶晶
- 关键词:圆锥角膜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角膜曲率
-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青少年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控制研究
- 目的:为了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青少年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对在北京同仁验光配镜中心验配RGPCL和框架眼镜并能够定期复查5年以上,年龄在10岁至18岁的患者,观察5年,比较...
- 刘立洲
- 关键词: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角膜曲率青少年近视高度散光
- 各种软性角膜接触镜破损调查
- 2000年
- 目的探讨影响软性角膜接触镜破损的因素。方法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对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 9535人(19068眼),进行镜片破损调查。结果不同含水量镜片中,低含水量镜片破损率较高,超过 8. 0%;不同制造工艺中,离心浇铸型破损率较高为9.5%;不同中心厚度(-3.00D为基准)镜片中,0.035mm镜片破损率较高为8.35%。仅具有一年戴镜经验的患者,破损率较高,占破损人数的57%;北方春秋季节破损率高,约30%镜片破损发生在这两季节。结论软性角膜接触镜破损与镜片的含水量、加工方式、中心厚度及配戴者使用经验,所处环境有关。
- 刘立洲谢培英
- 关键词:软性角膜接触镜含水量
-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婴幼儿无晶状体眼眼球震颤及斜视的矫治效果初步观察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眼球震颤及斜视患者的矫正效果。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伴有眼球震颤及斜视的患者120例(176眼)。方法根据家长意愿,为患者选择戴用框架眼镜者67例(108眼),戴用RGPCL者53例(68眼)。回顾两组患者基线及每6个月直至3年随访的最佳矫正视力、眼位、斜视度数、眼球震颤情况。主要指标LogMAR视力、有无眼球震颤、斜视度。结果初戴眼镜时框架眼镜组和RGPCL组的LogMAR视力分别为(1.345±0.339)和(1.406±0.361),3年后分别提升为(1.106±0.342)和(0.547±0.270);RGPCL组视力提高较框架眼镜组更明显(z=5.155,P<0.001)。框架眼镜组初戴眼镜时眼球震颤患者数67例,戴镜3年后依然为67例;RGPCL组初戴时53例,戴镜3年后42例,治愈率为20.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框架眼镜组初戴时看近(33 cm)斜视度<15°者60例(89.6%)、15°~30°者7例(10.4%)、>30°者0例;戴镜3年后分别为37例(55.2%)、26例(38.8%)、4例(6.0%)。RGPCL组初戴时<15°者49例(92.5%)、15°~30°者4例(7.5%);戴镜3年后分别为51例(96.2%)、2例(3.8%);戴镜前后均无>30°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相较于框架眼镜,戴用RGPCL的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伴有眼球震颤及斜视患者3年后最佳矫正视力更佳。戴RGPCL者3年后约1/5的患者眼球震颤消失,斜视度小于<15°者比例升高,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刘立洲焦永红唐萍吕燕云武晶晶彭丽
- 关键词: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眼球震颤斜视
- RGPCL控制青少年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远期效果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控制青少年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远期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戴用RGPCL随诊5年的近视合并高度散光(≥-2.50 D)患者48例(69眼),平均年龄(15.2±1.5)岁;戴用框架眼镜随诊5年的近视合并高度散光(≥-2.50 D)患者51例(102眼),平均年龄(15.3±1.6)岁。方法两组患者配镜前后均经复方托呲卡胺散瞳验光。检查二种矫正方法组患者的矫正视力,电脑验光仪检测角膜水平曲率半径、垂直曲率半径和平均曲率半径。两组患者连续5年观察上述数据变化,并对初诊时及第5年随诊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指标球镜度、柱镜度、戴镜视力、角膜水平曲率半径值、角膜垂直曲率半径值、角膜平均曲率半径值。结果第5年时,RGPCL组和框架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99±0.41)和(0.74±0.13)。第5年与初诊时比较,RGPCL组和框架组球镜度分别增加(0.623±1.067)D、(2.018±1.46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GPCL组柱镜度减少(0.696±0.694)D,框架组柱镜度增加(0.417±0.57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GPCL组戴镜5年后角膜水平曲率半径、角膜垂直曲率半径、角膜平均曲率半径平均增加量分别为(0.046±0.106)mm、(0.189±0.184)mm、(0.119±0.131)mm。结论 5年的随访结果显示,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青少年近视合并高度散光患者的近视、散光发展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 刘立洲魏瑞华郭寅
- 关键词:近视散光角膜曲率半径
- 角膜接触镜对高度近视的矫正效果被引量:10
- 2001年
- 目的 评价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 (RGPCL )对高度近视的矫正效果。方法 测定观察高度近视患者 10 6人 (2 12眼 )选择配戴 RGPCL ,随访时间 1~ 36个月。结果 RGPCL矫正视力达 1.0~ 1.2的占 70 % ,0 .8~0 .9的占 2 1.2 % ,0 .6~ 0 .7%的占 8.8% ,明显优于框架眼镜。戴镜时间每日平均 12 .45小时 ,无明显角结膜并发症出现。 RGPCL戴用后角膜形状趋于扁平化 ,角膜曲率半径平均增加 0 .0 8~ 0 .17m m ,角膜散光度平均减少 0 .75~2 .0 0 D,近视度平均降低 0 .6 5~ 1.45 D。结论
- 郑焕萍刘立洲谢培英
- 关键词:近视散光
- 角膜塑形镜去片裸眼视力低下的影响因素及近视控制效果观察
- 郭寅刘立洲彭丽傅佳唐萍吕燕云郭伟武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