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
- 作品数:17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九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合并MODS
-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CHDF+PF对肝衰竭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危重肝衰竭合并MODS病人进行116次治疗.结果人工肝可有效清除蛋白结合毒素和水溶生毒素.降低TNF-α、IL-6和LPS...
- 刘燕何金秋
- 关键词:MODS肝衰竭人工肝支持细胞因子
- 丙型病毒性肝炎22例临床分析
- 1995年
- 对22例丙型肝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现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多见,但易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HCV临床表现比HBV为轻,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整个过程症状较轻微。丙型肝炎单纯HCV感染预后较好,合并HAV或HEV及HAV、HCV、HEV三重感染其预后较合并HBV二重感染的预后好。说明3种肝炎病毒感染并不比两种肝炎病毒混合感染严重。
- 刘燕熊学涛
- 关键词:丙型肝炎肝炎病毒
- 一种鼻腔插管引导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腔插管引导管,包括可弯折的导管,所述导管一端套设有套接帽;光源辅助机构,所述光源辅助机构包括光纤线以及用于给所述光纤线提供光源的光源组件,所述光纤线穿设于所述导管内,且所述光纤线一端与所述导管一端连...
- 李佳勇彭庆龄汪勇波刘燕王若含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了解重型肝炎患者经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NF α、IL 6变化。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 4 3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上述指标。结果患者血清TNF α、IL 6治疗前分别为 ( 70 .32± 2 0 .31) pg/ml、( 6 3.0 2± 15 .19) pg/ml,较正常值均有明显升高 (P <0 .0 0 1) ;治疗后分别为 ( 4 1.8± 18.4 2 ) pg/ml、( 35 .37±13.0 8) pg/ml,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0 1)。治疗后患者存活率为 6 7.5 %。 结论 ALSS治疗后能降低外周血TNF α、IL 6含量 ,从而减轻重型肝炎时免疫反应对肝细胞的损伤 ,提高重型肝炎的存活率。
- 徐龙何金秋邓见廷刘燕齐青松祁红霞
- 关键词:重型肝炎人工肝支持系统TNF-ΑIL-6
-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乙型重型肝炎时病毒负荷量的变化及其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及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负荷量的变化。方法 136例乙型重型肝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60例,2组均给予卧床休息、综合护肝、促进肝细胞再生、支持治疗等,未应用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变化,比较2组的存活率;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主要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胆碱脂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内毒素(LPS)及乙型肝炎病毒负荷量(HBV-DNA)水平。结果观察组76例中,53例好转,23例死亡,存活率69.7%;对照组60例中,28例好转,32例死亡,存活率46.6%。2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后TBIL、TNF-α、IL-6、LPS均明显下降(均P<0.01),PTA、CHE均明显提高(均P<0.01),HBV-DNA由(7.62±1.68)×107 copies.mL-1下降到(4.75±1.35)×104 copies.mL-1(P<0.01)。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对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有肯定的治疗作用,能快速清除乙型肝炎病毒负荷量和蓄积的毒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 刘燕刘杰张晓青
- 关键词:乙型重型肝炎人工肝血浆置换病毒负荷量
- 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苦参素治疗的疗效。寻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分组,治疗组,对照组,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2例,观察ALT,AST及病毒标志物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苦参素组,HBV-DNA阴转率,HBeAg的阴...
- 刘燕
- 文献传递
- 人工肝支持联合持续血液滤过透析治疗中晚期重型肝炎探讨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联合持续血液滤过透析(CHDF)治疗重型肝炎中晚期病例的临床疗效,观察改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和清除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 治疗组33例重症肝炎中晚期病例使用ALSS联合CHDF治疗96次,平均2.9次,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肝性脑病程度,肾功能恢复状况,TBIL、NH_3、PT、PTa、BUN、Cr、电解质、TNF-α、IL-6和LSP水平。设同期住院病情相近似的病例36例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存活率达到63.64%,病死率27.27%,对照组为36.11%和52.78%(P<0.05);肝性脑病苏醒率81.80%;13例肝肾综合征9例肾功能恢复,对照组14例肝肾功能2例恢复;TBIL、NH_3、BUN、Cr显著下降,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TNF-α、IL-6、LSP分别由治疗前(81.14±22.65)pg/ml、(66.67±18.37)pg/ml、(3.81±0.62)Eu/ml降至治疗后(53.60±14.27)pg/ml(P<0.01)、(39.48±13.15)pg/ml(P<0.01)和(1.33±0.41)Eu/ml(P<0.05)。21例(64次)血浆置换联合CHDF治疗中发生8例次(12.50%)血浆过敏,9例(25次)血浆吸附联合CHDF和血液灌流联合CHDF治疗后有2例5次出现血小板降低。术后有6例9次静脉穿刺处渗血、1例血浆置换联合CHDF治疗过程中发生右肾破裂;3例单独使用CHDF治疗者未有不良反应。结论
- 何金秋齐青松刘燕张岂庸邓见庭吕定英
- 关键词:人工肝支持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
- 73例戊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分析
- 1996年
- 73例戊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分析刘燕(南昌市第九医院南昌330002)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3例戊型肝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资料来源:73例患老为1992年3月~1994年3月在我院庄院病人,其中男61例,女12例;儿童6例,...
- 刘燕
- 关键词:戊型病毒性肝炎ELISA法转归ALT值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功能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被引量:21
- 2006年
- 刘燕何金秋车达平杨文龙
-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肝功能衰竭人工肝支持系统细胞因子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联合应用持续缓慢式血液滤过透析 (CHDF)和血浆置换 (PE) ,对 13例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评价疗效。结果 :13例进行人工肝治疗的患者 ,中毒症状明显好转 ,血清总胆红素下降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血氨 ,内毒素 ,白介素 6 (IL 6 ) ,肿瘤坏死因子 (TNF)明显下降 ,电解质紊乱纠正 ,肾功能好转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CHDF +PE对重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衰竭有明显的支持治疗作用。
- 刘燕何金秋吕定英
- 关键词:血浆置换重型肝炎肝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