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刁艳霞

作品数:11 被引量:69H指数:4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新生儿
  • 3篇细胞
  • 3篇轮状
  • 3篇轮状病毒
  • 3篇肺炎
  • 3篇病毒
  • 2篇患儿
  • 2篇儿科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性
  • 1篇代谢性酸中毒
  • 1篇新生儿肺炎
  • 1篇新生儿胎粪吸...
  • 1篇新生儿外周血
  • 1篇性别
  • 1篇亚群
  • 1篇医患
  • 1篇医患沟通
  • 1篇医生
  • 1篇婴幼

机构

  • 8篇蚌埠医学院第...
  • 3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刁艳霞
  • 4篇沈怀云
  • 3篇夏群
  • 3篇陈兰举
  • 3篇王磊
  • 2篇周瑞
  • 2篇陈信
  • 1篇徐家新
  • 1篇台晓燕
  • 1篇潘家华
  • 1篇孙琦
  • 1篇刘婷婷
  • 1篇李冬娥
  • 1篇王素梅
  • 1篇徐家丽
  • 1篇刁艳霞
  • 1篇李冬娥
  • 1篇刘猛
  • 1篇陈娟娟
  • 1篇王磊

传媒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华新生儿科...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轮状病毒致乳鼠肝脏IFN-γ/IL-10的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建立乳鼠感染的模型,检测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道内、外感染乳鼠肝脏IFN-γ和IL-10水平,比较肝脏IFN-γ和IL-10在轮状病毒肠道内外感染,以及不同时间点变化的差异性,进一步探讨IFN-γ和IL-10免疫自稳失衡与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发病的关系,推测以恢复细胞因子平衡为目标的治疗策略可能是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一种新方法。方法实验动物选用35日龄的清洁级BALB/C乳鼠,将54只乳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即实验组,包括肠道外组:通过腹腔注入0.10 mL(1×10-5)TCID50感染性滴度计量的SA-11株病毒;肠道内组:通过口腔灌入0.10 mL相同病毒;对照组无特殊处理。感染后,各组动物隔离饲养。观察乳鼠的活动、饮食、体型、毛色和大便变化情况等,收集大便经胶体金法检测其中RV抗原。在接种后的3、5和8 d处死乳鼠,留取肝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FN-γ和IL-10水平。结果对照组2种细胞因子表达量较少,肠道内组IFN-γ水平在接种RV后的第3天明显增多,第3天至第8天缓慢减少;IL-10水平较正常组增高但整个过程未见明显变化。肠道外组IFN-γ水平与肠道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10水平在感染第3天也明显增多,第3天至第8天有所减少但仍存在且高于正常组。结论 BALB/C乳鼠肠道内外感染RV动物模型建立成功。乳鼠肠道外感染早期及后期肝脏内细胞因子呈现出不同改变。所以在肠道外组,肝脏细胞因子平衡机制失衡,进一步阐明这种失衡可能是RV肠道外播散的重要机制。
刁艳霞陈兰举
关键词:轮状病毒乳鼠细胞因子肝脏
PBL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实习中的实践思考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运用PBL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实习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儿科进行临床实习的8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模式。结果观察组临床实习医师的出科考试成绩与各项教学效果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实习中运用PBL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临床实习医师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分析及处理问题的各项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值得在临床实习中广泛推广使用。
时花刁艳霞陈红兵陈雪祥刘娜娜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儿科
新生儿谷胱甘肽合成酶缺乏症1例
2023年
谷胱甘肽合成酶缺乏症(glutathione synthase deficiency,GSS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导致患儿溶血性贫血、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及5-氧合脯氨酸尿症,甚至出现神经系统功能损害。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期诊断为GSSD的患儿,全外显子组测序GSS基因复合杂合变异,予以及时治疗并随访6月余,患儿未再出现严重贫血及代谢性酸中毒,预后良好。
刁艳霞徐家丽陈信沈梦君
关键词:新生儿贫血代谢性酸中毒
不同病情及病程CAP新生儿外周血维生素D、淋巴细胞亚群、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比较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比较不同病情及病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新生儿外周血维生素D(VD)、淋巴细胞亚群、中性粒细胞(NE)吞噬功能,并分析VD含量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62例CAP新生儿根据病情分为轻症者40例(轻症组)、重症者22例(重症组),根据病程分为急性期(入院后24 h内,急性组)、恢复期(治疗7 d病情好转时,恢复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新生儿30例(对照组),比较各组外周血VD含量[25(OH)D]、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B淋巴细胞亚群(CD19^(+))、NK细胞(CD56^(+))及NE吞噬率、吞噬指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症组和重症组外周血25(OH)D、CD3^(+)细胞、CD4^(+)细胞、CD56^(+)细胞、NE吞噬率、NE吞噬指数减少,CD19^(+)细胞增加(P均<0.05);与轻症组比较,重症组外周血25(OH)D、CD3^(+)细胞、CD4^(+)细胞、CD56^(+)细胞、NE吞噬率、NE吞噬指数减少,CD19^(+)细胞增加(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急性组和恢复组外周血25(OH)D、CD3^(+)细胞、CD4^(+)细胞、CD56^(+)细胞、NE吞噬率、NE吞噬指数减少,CD19^(+)细胞增加(P均<0.05);与恢复组比较,急性组外周血25(OH)D、CD3^(+)细胞、CD4^(+)细胞、CD56^(+)细胞、NE吞噬率、NE吞噬指数减少,CD19^(+)细胞增加(P均<0.05)。急性组VD含量与CD3^(+)、CD4^(+)、CD56^(+)细胞及NE吞噬率、吞噬指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354、0.321、0.386、0.520、0.559,P均<0.05),与CD19^(+)细胞呈负相关(r为-0.342,P<0.05),与CD8^(+)细胞无相关性(r为0.130,P>0.05)。结论CAP新生儿外周血VD含量减少,细胞免疫水平降低,NE吞噬功能减弱,且与病情轻重和病程进展密切关联,急性期VD含量与淋巴细胞亚群、NE吞噬功能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沈怀云王磊夏群刁艳霞周梦竹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维生素D淋巴细胞亚群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新生儿临床结局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MAS新生儿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MAS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MAS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主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患儿中,14例放弃治疗或死亡,预后不良率为17.50%。重症组胎龄>40周、窒息史、羊水Ⅲ度污染、胎盘异常、出生5 min Apgar评分≤7分、剖宫产、胸片分度中重度占比均高于轻症组(P<0.05~P<0.01),重症组出生1 min Apgar评分、出生后立即经呼吸道清理吸出胎粪、机械辅助通气、补充益生菌比例均低于轻症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周>40周、窒息史、羊水Ⅲ度污染、出生5 min Apgar评分<7分为MAS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P<0.01),出生后立即经呼吸道清理吸出胎粪、机械辅助通气、补充益生菌为保护因素(P<0.05~P<0.01)。MAS患儿并发症以缺血缺氧性脑病(43/80,53.75%)、呼吸衰竭(38/80,48.75%)、肺动脉高压(32/80,40.00%)、代谢性酸中毒(28/80,35.00%)为主。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周>40周、孕妇高龄、羊水Ⅲ度污染、胎儿窒息史为MAS患儿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P<0.01),而出生后立即经呼吸道清理吸出胎粪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MAS新生儿可能受胎龄、羊水污染、窒息史、Apgar评分等影响而放弃治疗或院内死亡,出生后立即经呼吸道清理吸出胎粪、机械辅助通气、补充益生菌有助于改善临床结局,减少并发症风险。
刁艳霞徐倩倩沈怀云
关键词: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
轮状病毒感染婴幼儿预后的相关因素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影响婴幼儿轮状病毒(RV)感染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02例大便RV阳性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痊愈和好转标准将患儿分为治愈组(58例)和好转组(44例)。治愈组男47例,女11例;年龄(15.19±5.03)个月。好转组男34例,女10例;年龄(10.02±4.92)个月。抽取2组患儿空腹静脉血2 mL,检测其血清ALT、CK-MB及LDH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法对患儿预后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间年龄、喂养方式、ALT、CK-MB及LDH水平和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5),而2组间性别、病程及是否存在呼吸道感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喂养方式和CNS损害是对RV感染患儿的预后有显著性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Pa<0.05)。心肌和肝脏损害在多数RV感染患儿中呈现一过性表现,对患儿的预后无显著影响。结论年龄、喂养方式和CNS损害是对RV感染患儿的预后有显著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
周瑞夏群沈怀云陈兰举刁艳霞刘婷婷
关键词:轮状病毒预后婴幼儿
某医院近5年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特征研究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某院近5年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呼吸科患儿378例,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季节、居住地及疾病类型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年龄≤1岁、1~3岁、3~5岁、>5岁患儿感染率分别为10.96%、19.15%、30.61%和40.71%。男性和女性患儿感染率分别为21.59%和35.10%。春、夏、秋、冬季感染率分别为18.63%、16.48%、33.68%和40.00%。城市和农村患儿感染率分别为31.12%和22.53%。大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哮喘、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感染率分别为66.67%、50.00%、46.51%、26.67%、25.00%、20.59%和10.17%。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风险较高,年龄较大、女性及大叶性肺炎患儿更易感染,且秋、冬季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季节。
李冬娥刁艳霞陈娟娟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年龄性别
社区获得性肺炎新生儿维生素A水平变化及与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新生儿外周血维生素A(VA)水平变化及其与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该院住院的62例CAP新生儿(CAP组)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病原体感染分为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组(混合感染组);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健康的3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各组新生儿外周血VA水平、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并分析CAP新生儿VA水平与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的关系。结果CAP组VA水平、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混合感染组之间VA水平、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P组临床型VA缺乏及亚临床型VA缺乏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可疑亚临床型VA缺乏发生率高于CAP组(P<0.05)。CAP组中VA<0.70μmol/L患儿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均明显低于VA≥0.70μmol/L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新生儿外周血VA水平、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下降,不同病原体感染所致的CAP新生儿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CAP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功能降低可能与VA水平低有关。
沈怀云周瑞王磊夏群刁艳霞周梦竹刘猛徐倩倩
关键词:维生素A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性粒细胞
标准化家属在儿科住培医生医患沟通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标准化家属(Standardized Family Members,SFM)在儿科住培医生医患沟通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参加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0名住培医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实验组采用SFM教学法,对照组以患儿家属作为交流对象进行沟通技能的培训。2组教学均每周进行一次,每次3学时,共12周。实验结束后,统计分析2组医患沟通技能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实验组的考试成绩、综合人文素质、沟通能力、爱伤意识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SFM教学法进行医患沟通技能培训,更有利于规培医生掌握医患沟通的方式和技巧,减少医患纠纷发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王磊王磊刁艳霞台晓燕刁艳霞刁艳霞
关键词:医患沟通儿科
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0年
近年来,不断有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在病程中出现各种肠道外脏器损伤的报道,主要见于肺、心、肝胆、肾以及神经系统的损伤,并且在部分受累器官中已找到明确的证据,提示轮状病毒可能存在新的发病机制和感染途径,但目前仍未完全清楚。
刁艳霞陈兰举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