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亮
-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仑膦酸钠与鲑鱼降钙素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疗效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与鲑鱼降钙素对椎间融合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0年9月~2012年8月间治疗168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椎间融合术。依照PLIF术后用药的不同将患者机分为阿仑膦酸钠组(A组,n=51),鲑鱼降钙素组(B组,n=52)和对照组(C组,n=65,不使用任何抗骨质疏松及补钙药物)。比较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融合率和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的变化)。结果术后随访半年~2年1个月,平均18个月。A、B、C组三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8.2%、88.5%、61.5%,A、B组优良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但A、B组间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组和B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上差异也无显著性。术后1年随访时融合率A组为84.3%,B组84.6%,C组53.8%,A、B组均高于C组,A、B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三组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A组1.1(0.6~1.9)mm、B组1.1(0.8~2.1)mm,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A、B组椎间隙高度丢失程度均较对照组C组4.0(1.9~4.9)mm明显降低。结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术后规范使用阿仑膦酸钠或鲑鱼降钙素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椎间植骨融合率及较少的椎间隙高度丢失。
- 刘鹄任明亮刘冬斌李辉余嘉洪陈国雄刘汉辉周雷
- 关键词:阿仑膦酸钠鲑鱼降钙素
- 不同组织来源人嗅神经鞘细胞生物学与免疫学特性的对比研究
- 2010年
- 目的比较成人嗅球与嗅黏膜来源的嗅神经鞘细胞(OECs)的生物学与免疫学特性,探讨后者取代前者行细胞或组织移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分离、培养、纯化两种来源的OECs.应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合对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免疫特性,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定量技术、流式细胞术、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等方法来比较分析不同组织来源的人OECs的生物学与免疫学特性。结果两种OECs开始分化时间相同,细胞形态基本一致;生长曲线与活力曲线均走行一致,曲线大部分重合;免疫细胞化学p75NTR染色两者均呈阳性;流式分析两种OECs均不表达CD34与B7-1(CD80)、B7-2(CD86)、HLA—DR、CD40、CD40L等移植免疫标志;嗅球源性嗅神经鞘细胞组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抑制率(51.18%±6.01%)与嗅黏膜源性嗅神经鞘细胞组(51.00%±5.87%)、BMSCs组(52.79%±3.1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嗅球与嗅黏膜来源的OECs在生物学与免疫学特性方面基本一致.可考虑使用来源更为便捷的成人嗅黏膜源性OECs代替嗅球源性OECs行细胞或组织移植治疗。
- 吴燕峰任明亮黄晓明王潇娉梁新军杨睿黄霖唐勇王鹏沈慧勇
- 关键词:嗅鞘细胞嗅黏膜嗅球
- 新型含槲皮素复合骨替代材料的制备、生物学性能及骨修复功能研究
- 目的: 骨质缺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迫切需要研究新型的人工骨替代材料。本实验室前期研究显示α半水硫酸钙/纳米羟基磷灰石(α-C SH/n-H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但骨诱导性能较弱。因此,本课题创...
- 任明亮
- 关键词:槲皮素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学性能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BMSCs免疫调节能力下降可能通过诱导Th17/Treg细胞失衡导致AS发生
- 目的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确切病因不明。近来有报道称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具有相斥作用的两群细胞(Th 17/Treg)参与到了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
- 任明亮沈慧勇
- 雷帕霉素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APA)对人骨肉瘤细胞U-20S和Saos-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骨肉瘤细胞株U-2OS和Saos-2;噻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雷帕霉素作用后骨肉瘤细胞Fa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MTT检测显示雷帕霉素可抑制人骨肉瘤细胞增殖,在雷帕霉素浓度达到20nmol/L时,抑制作用显著提高(P〈0.05),增殖抑制率分别达到31.2%和28.7%。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在雷帕霉素浓度达到20nmol/L时,其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显著增强(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经雷帕霉素作用48h后的骨肉瘤细胞Fas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雷帕霉素对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和Saos-2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其发生凋亡,其可能是通过上调Fas蛋白的表达而发挥作用的。
- 吴燕峰梁新军王鹏孟庆奇任明亮沈慧勇
- 关键词:雷帕霉素骨肉瘤FAS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为进一步阐明AS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7例活动期AS患者(AS组),男34例,女3例,平均年龄(24.3±5.4)岁,HLA-B27均为阳性;4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HD组),男43例,女6例,平均年龄(25.7±4.9)岁;其中HLA-B27阴性44例(HD1组),HLA-B27阳性5例(HD2组)。从每例受检者髂后上棘穿刺采集骨髓组织,分离BMSCs,培养扩增至第3代,以1×104/ml的浓度接种于96孔板中,100μl/孔,从第1天开始每日取3孔进行细胞计数,共计12d,绘制生长曲线;每日取3孔经MTT处理后测定吸光度值,绘制细胞活力曲线,观察BMSCs的生物学特性。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受检者BMSCs的细胞表面表型。将第3代BMSCs细胞接种于U形底96孔板,培养4h后使用60Co照射30Gy;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s),加入细胞培养液,计数后按BMSCs∶PBMCs 1∶20、1∶10、1∶5、1∶2、1∶1的比例接种于已接种BMSCs的96孔板,共培养5d,观察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情况;同样获取PBMCs,计数后同样以5个比例接种于96孔板,加入植物血凝素(PHA)4μg/ml,充分接触后共培养5d,观察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情况。对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AS组、HD1和HD2组第3代BMSCs体外培养1~12d时的增殖能力、细胞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细胞表面表型均为高水平表达CD105、CD73和CD90,不表达CD45、CD34、CD14和HLA-DR。HD1组和HD2组BMSCs与不同比例PBMCs共培养的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PH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S组与H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S患者BMSCs的生物学特性无明显改变,但其免疫调节功能明显下降,其可能在AS的发病机�
- 刘鹄任明亮王潇娉杨睿王鹏李辉刘冬斌余嘉洪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免疫学特性
- 空心钉正三角形与倒三角形排列方式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5
- 2012年
- 目的比较正三角形与倒三角形排列方式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3月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9例18-55岁股骨颈骨折(经颈型及基底型,GardenII~1V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按3枚空心钉排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正三角形组(n=44,侧方正三角形排列)和倒三角形组(n=45,侧方倒三角形排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患髋Harris评分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36个月随访,正三角形组和倒三角形组随访时间平均分别为18.6、17.9个月。倒三角形组患者手术时间【(52.88±6.63)min】和术中出血量【(78.50±11.05)mL]均明显少于正三角形组[(68.13±8.88)min和(93.29±11.8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患髋Harris评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与正三角形置钉术式相比,倒三角形置钉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但二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无差异。
- 刘鹄杨睿沈慧勇李辉余嘉洪任明亮唐勇黄霖叶记超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钉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