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辉

作品数:92 被引量:298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手术
  • 13篇动脉
  • 12篇动脉瘤
  • 11篇血管
  • 9篇栓塞
  • 8篇麻醉
  • 8篇静脉
  • 8篇夹层动脉瘤
  • 7篇胸腔
  • 7篇夹层
  • 6篇导管
  • 6篇复发
  • 5篇心脏
  • 5篇栓塞治疗
  • 5篇器械
  • 5篇肿瘤
  • 4篇胸腔镜
  • 4篇引流
  • 4篇术后
  • 4篇腔镜手术

机构

  • 66篇南方医科大学
  • 19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赣州市人民医...
  • 1篇中山市陈星海...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92篇李辉
  • 35篇陈群清
  • 26篇童健
  • 25篇张福伟
  • 17篇段传志
  • 17篇何旭英
  • 16篇蔡少如
  • 15篇李西锋
  • 14篇王立勋
  • 14篇张炘
  • 13篇闫玉生
  • 12篇陈友利
  • 12篇郭瑞
  • 11篇何婉雯
  • 11篇贾龙飞
  • 10篇李建宾
  • 8篇陈坤棠
  • 7篇刘彦超
  • 7篇刘冬斌
  • 7篇刘鹄

传媒

  • 5篇中华神经医学...
  • 4篇介入放射学杂...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医药导报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当代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年份

  • 3篇2023
  • 20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17
  • 8篇2016
  • 21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抗反流多功能胸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反流多功能胸瓶。一种抗反流多功能胸瓶,包括引流瓶,其中,在所述引流瓶内依次设有积液腔、水封腔和调压腔,所述积液腔包括上部的引流腔,在所述引流腔的下方排列设有至少三个积液间,在每一所述积液间的上端均设...
黄洋李辉陈群清贾龙飞余艳王佳兰
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的诊疗进展被引量:12
2012年
原发性心脏肿瘤极为少见,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早期诊断困难,导致患者就诊时往往已进入疾病晚期,无法进行根治手术及治疗,因而预后极差。目前认为手术联合放疗、化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有助于控制肿瘤,改善患者预后。现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就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的发病率、诊断、治疗现状及预后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该瘤的认识。
李辉闫玉生
关键词:心脏肿瘤血管肉瘤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单侧与双侧PVP术应用的效果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PVP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平分成单侧组和双侧组,分别采取单侧及双侧PVP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VAS改善率、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及骨水泥用量。结果:单侧组VAS改善率及有效率均略低于双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侧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及骨水泥用量均显著少于双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单侧与双侧PVP术均能有效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单侧PVP术具有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及骨水泥用量少的优点,临床应优先选用。
陈国雄李辉刘冬斌刘鹄
关键词:VAS评分手术时间
右心房血管肉瘤一例
2012年
患者男,59岁,因“胸闷伴气促不适2d”于2008年11月17日入院。入院前在当地医院行心脏彩超检查示心包大量积液。查体:双侧颈静脉怒张,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罗音,心浊音界扩大,心率104次/min,律齐,心音遥远,腹部略膨隆,双下肢轻度水肿。人院后血、尿、粪常规,红细胞沉降率,肝肾功能,血清结核抗体,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均无异常。心电图示胸导联低电压。胸部x线片示心影明显增大,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入院后予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共引流出血性心包液约3000ml,心包液常规、生化检查提示渗出液,
李辉童健闫玉生陈坤棠陈群清张福伟
关键词:右心房血管肉瘤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心包大量积液心脏彩超检查血清结核抗体少量胸腔积液
单孔腔镜器械引导鞘及腔镜穿刺鞘
本申请提供一种单孔腔镜器械引导鞘,其包括外鞘管、连接杆及手柄,所述外鞘管呈环形管状,且所述外鞘管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开口,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外鞘管非开口的一侧连接,且所述连接杆为柔性件以使外鞘管与手柄的相对位置可调。通过设...
李辉蔡少如黄洋陈群清童健张福伟吴源周贾龙飞
体位改变引起血压波动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通过麻醉前产妇平卧位改为左侧卧位引起血压变化预测腰硬联合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给予皮下浸润麻醉时加入盐酸麻黄碱注射液15 mg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90例,ASAⅠ或Ⅱ级,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根据麻醉前平卧位改为左侧卧位平均动脉压差值分为A(<11 mm Hg)、B(>11 mm Hg)、C(>11 mm Hg皮下浸润麻醉时给予麻黄碱15 mg)三组,每组各30例,观察麻醉后平卧位至胎儿娩出时的平均动脉压,记录发生低血压、恶心呕吐及寒颤例数。结果三组产妇手术麻醉前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5、10 min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5 min降到最低值,B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5、10 min平均动脉压组间比较,B组低于A组和C组(P<0.05),C组略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压、寒战、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前,产妇通过变化体位引起血压波动,能够预测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在高发产妇中皮下浸润麻醉时加入麻黄碱,能够有效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王韬高桂兰朱亮先李辉郭瑞王立勋谢再明
关键词:体位仰卧位低血压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麻黄碱
一种张力性气胸临床急救的穿刺套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张力性气胸临床急救的穿刺套管,包括对患者胸部进行穿刺的穿刺套管,所述穿刺套管包括套管组件和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穿设在套管组件内,避免穿刺针脱落,所述套管组件包括导管和连接部,所述导管设于连接部上,所述导管与...
吴源周胡佳李辉陈群清王晓武
文献传递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ERCC1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1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和新辅助化疗对它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RT-PCR检测40例常规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和14例术前曾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标本中ERCC1基因的表达。结果乳腺癌中ERCC1基因阳性表达率为35.0%,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ER、PR和HER-2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新辅助化疗组ERCC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化疗组(P<0.05)。结论ERCC1基因的表达不影响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新辅助化疗可以上调ERCC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临床后续化疗中应予重视。
傅建民周颉谢建生李辉
关键词:乳腺肿瘤新辅助化疗核苷酸切除修复ERCC1基因
成人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成人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47例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其中21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STA-MCA),4例行脑-颞肌贴敷术(EMS),3例行脑-硬脑膜-动脉-肌肉血管融合术(EDAMS),19例予以保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为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其中以脑室出血及脑室联合脑实质出血者居多。21例行STA-MCA吻合术患者术后随访预后良好,均未再次出血;4例行EMS术患者及3例行EDAMS术患者中各有1例发生颅内再出血;19例保守治疗患者中7例发生颅内再出血,4例死亡。结论成人出血型烟雾病为临床上较为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再出血风险,早期及时采取合理的方案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可能有利于降低颅内再出血的几率。
李舜王向宇李辉刘晓文朋
关键词:成人烟雾病
血管内介入治疗复发性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复发性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复发性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第1次复发采用动脉瘤及载瘤动脉闭塞术,第2次复发采用弹簧圈栓塞。结果随访半年,复查DSA示瘤体再次少量造影剂充盈,病人放弃治疗。结论血管内介入是大脑后动脉远端夹层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弹簧圈栓塞治疗复发动脉瘤的效果需进一步探讨。
李辉段传志何旭英李西锋张炘刘彦超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大脑后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外科手术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