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健琳
- 作品数:20 被引量:9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略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消费价值观被引量:2
- 2008年
-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批判异化消费为出发点,通过阐述生产、需要、消费、生态、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指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劳动与异化消费的关联性,主张通过社会结构变革和价值观重塑的双重变革来消除异化消费现象,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消费价值观。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消费价值观对于我们建构符合生态原则的绿色消费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万健琳
- 关键词:异化消费
- 加入WTO:击破地方保护势在必行被引量:5
- 2003年
- 本文由庞赛特的一份研究报告,引发对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现状的思考,并通过分析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形 成原因,试图找到一条既能保证地方经济的发展,又能满足世贸规则要求的双赢途径。
- 万健琳
- 关键词:WTO贸易壁垒双赢
- 读书之乐、读书之苦
- 2015年
- 应《研究生学报》邀请,准备动手写这篇文章时,正值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所以就索性以此为题,跟大家聊聊我个人对读书、思考的一些体会。同学们还记得你上一次认真读完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是什么时候吗?你的日常阅读是不是围绕着无数个微信链接、微博更新或者新闻推送。
- 万健琳
- 关键词:世界读书日古代诗词清代文学蓦然回首长文
- "中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05年
- 由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湖北省哲学学会、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湖北教育学院政法系、江汉大学政法学院协办的“中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1月20日-22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央编译局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20多个高校和科研单位的近7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 陈食霖万健琳
-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顶层设计与分层对接:对生态治理绩效实现机制的解释被引量:11
- 2021年
- 作为生态治理宏观战略的顶层设计具有模糊性特征,在科层约束下,地方政府依靠注意力分配的多层一致、政策资源配置的纵向差异、政策工具的反向排序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分层对接机制,将这种模糊性设计转变为具体的执行政策,从而将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统一起来。但是,地方政府在分层对接中央的顶层设计时并不总是能够与中央的注意力分配保持一致、有效配置与自身层级相一致的政策资源、准确排列政策工具,由此便可能导致分层对接的目标偏差。对此,中央通过督查机制来进行矫正,从而实现了生态治理绩效的稳固。顶层设计与分层对接虽然有助于实现生态治理绩效,但这是科层体系内部一种自上而下的任务设计、传递与执行的过程,要实现生态治理绩效的长期可持续性,需要依托社会多元力量,促使地方政府从"任务驱动"转向"自觉行动"。
- 万健琳杜其君
- 关键词:生态治理治理绩效
- 公民与制度:共和主义两条进路的分立与复合被引量:7
- 2010年
- 共和、共和主义是西方政治哲学中最为古老的话题之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对它的内涵缺乏明晰的界定,不同的研究者在使用不同定义的基础上得出了相去甚远的结论,因而也产生了许多争议,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所谓两种共和主义——公民共和主义与制度共和主义之间的持续论战。本文以词源考察为基础,以公共性为中轴,通过分析公民共和主义与制度共和主义这两条进路之间分立与复合的理论演变过程,在公民与制度的二元维度中把握共和主义的价值主张和思想实质。
- 万健琳
- 关键词:分立西方政治哲学
- 卢梭政治哲学的伦理价值向度被引量:2
- 2005年
- 卢梭政治哲学的突出特点是从道德的角度探讨政治哲学的主题,从而将政治和伦理融为一体。卢梭的政治哲学建立在他关于人的肉体本性和灵魂本性的双重设定上,认为人区别于生物的特点正在于人的灵魂本性使之趋向崇高,卢梭由此将设置政府的目的看作是成就好人,并建立符合人性的社会生活。卢梭政治哲学具内在矛盾,面临着实践难题,由此,必须关注其政治与伦理、政治哲学与政治学的区别与联系。
- 王雨辰万健琳
- 关键词:卢梭政治哲学政治学伦理学
- 从马克思到葛兰西,从葛兰西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哲学
- 2017年
- 本文基于对葛兰西"实践哲学"这一术语的考察,阐述了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分析了葛兰西理论的四个领域及其相互关系。最后,作者强调研究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关键在于转换视角重读马克思,从而努力实现马克思理论的现代化,以分析已经变化的当今世界。
- W.F.豪格阮航万健琳(译)
- 关键词:实践哲学历史唯物主义
- 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理论特质、价值指向与形态实质被引量:18
- 2018年
- 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是着眼于人民关注的突出生态问题,立足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借鉴西方生态哲学思维,对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换的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生态治理思想秉承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思维特质,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思想基础,以统筹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环境民生的三维发展观为价值指向,坚持德法兼治的原则,推进生态治理全过程、全方位、全地域的系统实践。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治理思想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万健琳
- 关键词:生命共同体德法兼治
- 中、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与创新--第四届“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综述
- 2008年
- 李嘉美万健琳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创新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