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X线
  • 3篇动脉
  • 3篇血管成像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2篇动脉疾病
  • 2篇动脉血
  • 2篇动脉血管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管造影术
  • 2篇造影
  • 2篇造影术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肿瘤
  • 2篇注射
  • 2篇骨折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机构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军区介入...

作者

  • 13篇丁月根
  • 5篇李明华
  • 4篇李成州
  • 4篇顾一峰
  • 3篇吴春根
  • 2篇肖湘生
  • 2篇靳激扬
  • 2篇朱丹
  • 2篇朱珠华
  • 2篇程永德
  • 2篇许建荣
  • 2篇张佳胤
  • 2篇谢添智
  • 2篇蒋智铭
  • 2篇杨世埙
  • 2篇陆靖
  • 2篇陈忠华
  • 1篇庄奇新
  • 1篇王永刚
  • 1篇赵培荣

传媒

  • 3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2篇199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22例肺部病变CT引导经皮切割针活检总结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总结CT引导经皮切割针穿刺活检术对肺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和并发症。方法收集1992年以来,取材成功并有完整资料的522例CT引导经皮肺部切割针穿刺活检病例作回顾性分析。其中肺部结节或肿块性病变467例,其他病变55例。统计该法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并发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476例获得组织标本并有病理学结果,取材成功率为91.2%(476/522)。301例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包括腺癌107例,鳞状细胞癌84例,不能分型恶性肿瘤59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6例,肺转移瘤22例,低度恶性肿瘤3例,肺肉瘤3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2例,5例病理报告为"癌变可疑",后证实为支气管肺癌。17例穿刺病理为"癌变可疑",后证实为良性病变。穿刺未发现癌细胞者204例,其中明确诊断为良性病变102例(结核41例,非特异性肺炎21例,慢性炎症18例,支气管扩张7例,炎性假瘤6例,曲霉感染5例,隐球菌性肺炎3例,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非特异性病理结果的良性病变73例。另29例穿刺未发现肿瘤组织,而后证实为恶性肿瘤,系假阴性。阳性预测值为94.7%〔301/(301+17)〕,灵敏度为91.2%〔301/(301+29)〕,特异度为91.1%〔175/(175+17)〕,假阴性率为14.2%(29/204)。54例发生气胸,占10.3%(54/522),仅1.5%的病例(8/522)行抽气或置管闭式引流处理。肺出血42例,咯血36例,均未经特殊处理而自愈。结论CT引导经皮切割针肺部病灶活检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有助于提高良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同时并不显著增加气胸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李成州贾宁阳姜庆军吴春根张电波丁月根刘士远肖湘生
关键词:断层摄影术放射学介入性肺部疾病
多层螺旋CT在下肢动脉CTA的技术应用
下肢动脉疾病主要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症、创伤、血栓栓塞、动脉瘤、炎症以及先天异常。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omputered-tomographyangiography CTA),可以无创地、充分而准确地显示下肢动脉病变的解...
丁月根
关键词:下肢动脉疾病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CT引导下脊神经周围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腰根性神经痛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周围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腰根性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在多层螺旋CT导引下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治疗76例腰根性神经痛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组31例,腰椎退行性变组45例。于术后1周和3个月随访,比较总体和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分析疗效。结果78例中69例(88%)疼痛明显缓解,术前平均VAS评分为6.5±2.0。术后1周平均为3.4±1.8,术后3个月平均为3.8±1.9,术前与术后2次随访结果比较,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和3个月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椎间盘突出组与腰椎退行性变组的得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导引下脊神经周围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腰根性神经痛方法。
吴春根李明华程永德顾一峰谢添智宋国平丁月根
关键词:脊柱疾病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华东地区正常成人标化上气道CT影像测量值的建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采用标准化CT检查法建立华东地区成人上气道各区域CT影像的正常参考值。方法招募300名华东地区正常成年人志愿者,行标化上气道CT平扫及多平面重建,分别测量鼻咽、腭咽、舌咽及下咽四个区域的横截面积、矢状径、冠状径及腭咽区和舌咽区最狭窄平面的CT影像横正常参考值(单侧95%可信区间)。结果青年男性上气道所测各区域正常参考值下限分别为鼻咽区251.1 mm^2,腭咽区118.3 mm^2,舌咽区141.5 mm^2,下咽区137.9 mm^2,腭咽最狭窄区61.4 mm^2,舌咽最狭窄区117.1 mm^2;中年男性腭咽区下限为125.1 mm^2,舌咽区149.7 mm^2,舌咽最狭窄区125.0 mm^2,其余区域与青年男性相同。青中年非绝经期女性该类数值分别为225.6 mm^2、96.9 mm^2、112.8 mm^2、108.8 mm^2、56.6 mm^2、100.9 mm^2;中年绝经期女性鼻咽区下限为245.1 mm^2,其余区域与非绝经期女性相同。结论华东地区正常成年人上气道大小存在性别及年龄差异,女性行经状态等因素对相关数值有显著影响。该类参考值有助于该地区OSAHS人群上气道狭窄部位的判定及手术方案的制定。
刘玉璞易红良关建刘素茹孟丽丽丁月根殷善开
关键词:上气道CT影像正常参考值
原发抑或转移:恶性肿瘤患者孤立性肺病灶的鉴别诊断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通过分析肺外恶性肿瘤患者孤立性肺病灶(EPM-SPL)鉴别诊断的相关因素,探讨对EPM-SPL进行定性诊断的可能性。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肺外恶性肿瘤并经CT检查发现肺内孤立性病灶的患者114例,对年龄、性别、吸烟史、发现肺内外病灶的平均时间间隔、肺内结节或肿块的CT形态学特征等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14例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A组)、孤立性肺转移瘤(B组)和良性病灶(C组)分别为49例(含黏液表皮样癌1例)、54例和11例。A、B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3.4±11.9)岁和(53.4±16.5)岁(t=3.25,P=0.02);A组的吸烟率为47.7%(21/44,5例吸烟史不详),B+C组的吸烟率为35.6%(21/59,6例吸烟史不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768,P>0.05);A组发现肺内外肿瘤的平均时间间隔为(68.7±71.2)个月,显著长于B组的(28.2±33.0)个月(t=3.96,P<0.001);A组肺部肿瘤的平均最大径为(3.9±2.6)cm,B组为(3.2±2.3)cm,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3,P<0.05);A组肺内肿块在CT影像上毛刺征的显示率显著高于B组(χ2=6.69,P<0.05),而B组肿块边缘光整的显示率高于A组(χ2=8.54,P<0.001);两组间肿块分叶征和边界清楚征的显示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EPM-SPL的定性诊断与患者的年龄、发现肺内外肿瘤的时间间隔、肺内病灶的大小和CT形态学上有无毛刺和分叶征有相关性,而与性别、吸烟史无显著相关性。
李成州肖湘生朱珠华刘会敏何金丁月根
关键词:X线计算机肿瘤转移肺结节
骨水泥混合与注射一体化装置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探讨骨水泥混合与注射一体化装置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操作技术、临床疗效。方法 2 0 0 2~2 0 0 4年间共计治疗了1 0 8例诉有严重疼痛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85例,椎体恶性肿瘤31例。穿刺入路采用双侧椎弓根穿刺法,所有患者均在透视监视下双侧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 ,注射设备为骨水泥混合与注射一体化装置。术后随访患者6个月。结果 共计注射1 1 6个椎体(腰椎6 9个,胸椎4 7个) ,双侧穿刺和骨水泥注射成功率1 0 0 %,99例患者(91 .7%)术后疼痛明显缓解,6个月内疼痛无复发95例(95 .6 %) ,9例患者(8.3%)术后疼痛无缓解。发生骨水泥外漏1 2例(1 1 %) ,有临床症状5例(4.6 %)。结论 骨水泥混合与注射一体化装置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而且止痛疗效显著,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介入手术方法。
吴春根Dieter E.Apitzsch李明华程永德顾一峰谢添智丁月根
关键词: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压缩性骨折
CT导向肌骨病变穿刺活检被引量:9
1998年
目的:介绍CT导向肌骨病变穿刺活检。材料与方法:70例患者在CT引导下作穿刺活检,其中骨骼63例,软组织7例,采用钴骨针、切割针抽吸和其他方法活检。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穿刺成功,阳性率为91.4%,假阴性率8.6%,未发生并发症。结论:CT导向肌骨病变穿刺活检是安全、有效地诊断方法,CT的准确定位和选择最佳技术是提高活检成功率的关键。
杨世埙靳激扬许建荣丁月根李钟萍朱平芬王永刚蒋智铭
关键词:活检CT导向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复杂性冠状动脉狭窄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复杂性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以及对制定治疗策略的影响。方法:选取69例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提示有至少1支冠状动脉显著狭窄(≥50%)的患者。将冠状动脉狭窄分为复杂性病变和简单病变。前者包括分叉病变、完全闭塞病变、开口病变、弥漫长病变。后者为除复杂性病变所含类型以外的病变。分叉病变根据Lefevre分型进一步分为5型。所有患者均于2周内行CAG。将CTA的结果与CAG对照。结果:CTA共检出大于50%狭窄286处,其中简单病变为157处,复杂性病变为129处。其中分叉病变57处、闭塞病变22处、开口病变9处、弥漫长病变41处。57处分叉病变,按照Lefevre分型,有Ⅰ型18处、Ⅱ型21处、Ⅲ型5处、Ⅳ型6处、Ⅳa型5处和Ⅳb型2处。与CAG相比,CTA诊断简单病变的敏感度为92.16%,特异度为98.51%,阳性预测值为89.81%,阴性预测值为98.50%。CTA诊断分叉病变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9.12%,阳性预测值为85.96%,阴性预测值为100%。CTA诊断闭塞病变、开口病变和弥漫长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可准确诊断各类复杂性冠状动脉狭窄,指导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张佳胤李成州陆靖丁月根朱丹陈忠华李明华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疾病血管造影术
螺旋CT扫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评估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评估螺旋CT扫描对显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76例经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诊断的胃癌患者,术前行水充盈法螺旋CT三期扫描;CT所见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螺旋CT扫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显示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达79.2%;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及强化特征有助于阳性淋巴结的诊断。结论:螺旋CT扫描术前评估胃癌淋巴结转移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赵培荣庄奇新尚克中丁月根杨哲蒋智铭
关键词:螺旋CT扫描胃癌淋巴结转移术前评估
螺旋CT表面遮盖法(SSD)和多平面重建(MPR)在诊断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评价螺旋CT表面遮盖法(SSD)和多平面重建(MPR)在诊断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2例经X片明确诊断髋臼骨折作常规CT、MPR重建和SSD重建。SSD经去除股骨头后,前后位、后前位、上斜外侧位和足头位显示。MPH的冠状面和矢状面平面重建,沿前柱、后柱、髋臼窝曲面重建。结果 各例经MPR和SSD重建后均清晰显示髋臼骨折情况,并经手术证实。SSD在骨折分型、骨折片大小和移位程度方面优于X线平片和常规CT,MPR在关节脱位和骨折片移位程度方面优于X线平片和常规CT。结论 SSD和MPR重建有助于了解复杂骨折类型,合适的重建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显示最佳效果。
顾一峰丁月根李明华陈云丰
关键词:髋臼骨折表面遮盖法多平面重建X线平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