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征
-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5
-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ei指数评价代谢综合征患者左心室功能的研究
- 2010年
- 目的通过检测左心室Tei指数来评价代谢综合征(MS)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 83例MS患者,分为非左室肥厚组(51例)与左室肥厚组(32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85例。测定两病例组及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Tei指数。结果所有受试者LVEF正常。MS患者无论有无左室肥厚,其左心室Tei指数均显著大于对照组。MS左室肥厚组的左心室Tei指数较非左室肥厚组有增大的趋势。结论 MS早期,左室结构尚未出现改变时已经有左室舒张功能的减低,左室肥厚的发生会进一步加重左室舒张功能的障碍。左心室Tei指数增加对于MS左室收缩功能尚未发生改变时,及早发现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具有一定意义。
- 陈风高长征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超声心动图TEI指数左心室功能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择EH合并MS患者69例(EH+MS组)、单纯EH患者57例(EH组)。选取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FFA、体重指数(BMI)、颈动脉IMT及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发生率情况。结果@EH+MS组的BMI、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均高于单纯EH组和健康对照组[(26.0±2.1)、(24.9±2.3)、(23.6±1.6)kg/m^2,(2.40±0.81)、(1.93±0.55)、(1.49±0.36)mmol/L,(5.64±0.82)、(5.10±1.08)、(4.70±0.90)mmol/L,F值分别为20.06、30.96、15.17,P〈0.05或〈0.01]。②EH+MS组血清FFA高于单纯EH组及健康对照组[(562.11±55.12)、(402.65±49.53)、(356.23±45.93)μmol/L,F=277.28,P〈0.01]。⑨3组颈动脉IMT依次为(1.10±0.13)、(0.82±0.12)、(0.70±0.11)mm,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颈动脉IMT增厚发生率依次为28.99%(20/69)、17.54%(10/57)、2.00%(1/50),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EH合并MS患者血中FFA水平升高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相关。
- 陈风高长征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游离脂肪酸
- 丝线封堵冠状动脉穿孔1例被引量:1
- 2011年
- 冠状动脉穿孔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是一种不常见,但非常严重的并发症〔1〕,发现和处理不及时,常可危及患者生命。笔者通过1例冠心病患者在PCI中发生冠状动脉穿孔后处理方法,探讨丝线封堵在冠状动脉穿孔中的可行性。1病例资料患者,男,70岁,因胸痛15 d左右入院。
- 过云峰陈风高长征
- 关键词:并发症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游离脂肪酸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sm syndrome,MS)患者的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浓度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MS患者69例(MS组);单纯高血压57例(非MS组),另外选取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FFA、体质量指数、颈动脉IMT及IMT增厚发生率情况。结果 MS组的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浓度均高于非MS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血清FFA浓度高于非MS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2.11±55.12)μmol/L vs.(402.65±49.53)μmol/L,P<0.01;(562.11±55.12)μmol/L vs.(356.23±45.93)μmol/L,P<0.01]。MS组颈动脉IMT高于非MS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0.13)mm vs.(0.82±0.12)mm,P<0.01;(1.10±0.13)mm vs.(0.70±0.11)mm,P<0.01]。MS组颈动脉IMT增厚发生率显著高于非MS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3%vs.21.8%,P<0.01;29.3%vs.5.0%,P<0.01)。结论高血压伴MS患者的血清FFA浓度升高使颈动脉IMT增厚,促进MS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 陈风高长征
- 关键词:高血压代谢综合征
- 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游离脂肪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关系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69例(MS组);单纯高血压组57例(非MS组)。检测所有患者的FFA、体质指数(BMI)、颈动脉IMT及IMT增厚发生率情况。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NC组)。结果 MS组的BMI、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均高于非MS组和NC组(P均<0.05)。MS组血清FFA高于非MS组及NC组〔(562.11±55.12)μmol/L、(402.65±49.53)μmol/L和(356.23±45.93)μmol/L,P均<0.05〕。3组颈动脉IMT依次为(1.10±0.13)mm、(0.82±0.12)mm、(0.70±0.11)mm;颈动脉IMT增厚发生率依次为29.3%、21.8%、5%。结论高血压伴MS患者血中FFA水平升高与颈动脉IMT增厚相关。
- 陈风高长征
- 关键词: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游离脂肪酸动脉粥样硬化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稳定性斑块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稳定性斑块的影响。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确定为稳定性斑块的174例患者,分为4组:阿托伐他汀10mg组47例,阿托伐他汀20mg组45例,阿托伐他汀40mg组43例,阿托伐他汀80mg组39例,随访3—6个月,观察给予他汀药物的4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坏死核所占百分比及斑块体积的动态变化。结果各组患者LDL—C、HDL—C、hs—CRP、坏死核所占百分比及斑块体积的基线水平是相近的(P均〉0.05)。随访3~6个月后(1)阿托伐他汀治疗的4组LDL—C与基线相比均有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3.12、4.23、3.26、5.21,P均〈0.01),且阿托伐他汀20mg组和40mg组治疗后两组间LDL—C不同(P〈0.05);(2)阿托伐他汀10、20、40mg组治疗后HDL—C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阿托伐他汀80mg组HDL—C明显高于其余3组(P均〈0.05),同时高于基线(t=2.35,P〈0.01);(3)阿托伐他汀80mg治疗后hs—CRP较基线显著下降[分别为(3.59±1.07)mg/L与(6.10±2.12)mg/L,t=2.37,P〈0.01];(4)通过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成像技术(IVUS—VH)检测,斑块坏死核所占百分比在阿托伐他汀10mg组明显高于基线[16.54±1.76)%与(7.83±1.03)%,t=2.38,P〈0.01],提示斑块向不稳定进展(坏死核所占百分比〉10%定义为不稳定性斑块),在阿托伐他汀20、40、80mg组与基线相比无进展(t值分别为1.24、0.21、0.69,P值分别为0.069、0.846、0.643);(5)斑块体积在阿托伐他汀10、20mg组与基线相比无增大,但是在阿托伐他汀40、80mg组斑块体积明显缩小[(30.69±8.12)mm。与(37.09±12.01)mm^3,t=1.29,P=0.019;(24.99±1.01)mm。与(36.474-14.68)mm^3,t
- 高长征郭素峡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
- 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年龄65岁以上的老年永久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35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及瑞舒伐他汀,随访12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心房内径(LAD)情况,测定血浆中CRP、TNF-α及IL-6水平。结果经过12个月治疗后,实验组心室率由(133.3±14.2)次/min降至(78.7±11.8)次/min,常规治疗组心室率由(130.8±15.1)次/min降至(80.9±10.6)次/min,两组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LAD由(120.3±1.8)mm缩小到(80.7±1.9)mm(P<0.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LAA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后,实验组血浆中CRP、TNF-α及IL-6较治疗前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实验组血浆CRP、TNF-α及IL-6水平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具有减少老年永久性房颤复发及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左心肌重构及抗炎作用有关。
- 桑建隋利军高长征
- 关键词:永久性房颤瑞舒伐他汀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 血清学指标对不稳定斑块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以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ntravascular unltrasound-virtual histology,IVUS-VH)分析为参照,观察血清学指标对不稳定斑块的预测意义。方法纳入6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于入院后检测各项血清学指标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及IVUS-VH分析斑块性质,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项指标对不稳定斑块的诊断意义以及联合检测血清学指标对不稳定斑块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P)、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I)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0.692、0.647,P均<0.05。HFAP、hs-CRP、cTnI联合检测对不稳定斑块诊断的符合率为93.75%;HFAP及hs-CRP联合检测对不稳定斑块诊断的符合率为63.16%;hs-CRP及cTnI联合检测对不稳定斑块诊断的符合率64.52%;HFAP及cTnI联合检测对不稳定斑块诊断的符合率为66.67%。结论对不稳定斑块诊断,单项检测时HFAP最优,其次为cTnI,最后为hs-CRP;HFAP、cTnI、hs-CRP三者联合检测优于任意两者联合。
- 高长征郭素峡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钙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不稳定斑块
- 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24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狭窄组(n=135)与非狭窄组(n=106)。比较冠状动脉狭窄组与非狭窄组以及不同病变支数患者的血清M-CSF水平,分析M-CSF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狭窄组冠状动脉狭窄评分、血清M-CSF浓度高于非狭窄组,且随着狭窄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尤其以3支病变患者更为显著(P<0.01)。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吸烟、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M-CSF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5、0.241、0.227、0.087、0.053、0.385、0.414,均P<0.05)。结论M-CSF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M-CSF增高是冠心病发病及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
- 高长征陈风过云峰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冠状动脉造影
- 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通心络胶囊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探讨通心络胶囊的干预机制。方法将6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4周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表达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水平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显著抑制炎症反应,降低hs-CRP、TNF-α水平,起到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 过晶陈风过云峰高长征
-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心绞痛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