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岚
-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汉英翻译中'语义真值'的再现
- 2016年
- 汉英翻译过程中,如何克服汉英两种语言在思维形态与语言表现方式两方面差异,实现语义真值比较完整地向英语文本中的转移构成汉英翻译的一大挑战,本文比较了汉英在上述两个层面的主要差异,借助于实例探讨了'语义真值再现问题'.
- 高晓岚
- 从译者翻译行为看文本多样性形式被引量:1
- 2004年
- 从翻译的动态过程--翻译行为--所涉及的几个主要方面(语言,文化,审美,转换,时代 性)出发,运用翻译实例分析探讨了翻译行为者--译者--在上述方面的个体差异与文本多样性形成 的联系,进而指出了译者与翻译评论家所面临的挑战。
- 高晓岚
- 关键词:翻译行为译者
- 汉英翻译中“达意”主导下的形象化表达处理
- 2017年
- 本文从汉民族与英语民族思维方式差异对各自语言的影响出发,探讨在汉译英中如何以“达意”为宗旨处理汉语中的形象化表达,提出了概念化与非概念化两大处理方法及其运用原则。
- 高晓岚
- 关键词:汉英翻译
- 从中国传统哲学下的语言观看“中国英语”、“中式英语”被引量:1
- 2011年
- 中国传统哲学语用意识在汉英跨文化交际中对英语产生的冲击以及由此带来的两种英语变体———"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以此可以深入探讨"怎样用地道的译入语表达原语所承载的文化"这一译界长期命题提供新的视角。文章指出,中国英语也罢,中式英语也罢,它们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及表达方式在中国人潜意识中的存在有密切联系。这种思维方式根深蒂固地、同时又不易觉察地使中国人在英语学习、使用时对英语表达方式产生排斥和异化。中国英语之所以不是中式英语最重要的一个指数在于它克服了汉语思维模式的负迁移。
- 王筠高晓岚
-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语言观中国英语中式英语
- 新闻标题翻译中的超文字操作
- 2017年
- 本文以实例从语言价值观差异、目的语受众认知框架以及新闻目的三方面探讨了译者的超文字操作在新闻标题翻译中的运用。指出,译者在翻译新闻标题时,可以大胆突破原文文字羁绊,采取更改、替换、调整切入角度角、删增等翻译手段不拘一格地实现原标题功能。给译语受众阅读新闻时带来“如归”之感。
- 高晓岚
- 关键词:新闻标题翻译
- “虚”“实”之间求真求美——浅议许渊冲文学翻译中“三化”策略
- 2007年
- 本文从中英语言特征及审美心理结构差异出发,探讨了许渊冲文学翻译中"三化"策略在中英翻译中对美学价值实现的指导价值。
- 高晓岚
- 关键词:三化审美心理结构意美原诗初唐诗人
- 翻译中的妥协现象探因
- 2009年
- 翻译究其实,是译者在原作与译作读者之认知取向、原语与译语两种语言和文化各要素间的相互矛盾较量中,协调这些矛盾,终而给原语所承载的各类信息找到一个最佳输出途径的过程。在此意义上,任何译文都可以看作是译者协调翻译中诸矛盾,使其暂时达成某种程度妥协的结果。造成妥协的原因是复杂的,本文着重从译文接受者认知框架、译者翻译能力、原语与译语语言文化差异三方面对此加以探讨,进而指出翻译中的妥协现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探究这一现象背后之原因有利于引导译者更好地游刃于翻译诸矛盾之中,实现翻译真值最大化。
- 高晓岚王筠
- 关键词:翻译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