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金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起搏
  • 3篇起搏电流
  • 3篇细胞
  • 3篇干细胞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综合征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基因
  • 2篇基因修饰
  • 2篇急性冠状动脉
  • 2篇钾通道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机构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作者

  • 7篇马金
  • 7篇张存泰
  • 5篇全小庆
  • 3篇黄深
  • 2篇孙莉萍
  • 2篇王国强
  • 2篇冯达应
  • 2篇刘俊
  • 1篇柯俊
  • 1篇刘念
  • 1篇吕家高
  • 1篇徐仁德
  • 1篇郭丽芬
  • 1篇李连东
  • 1篇林立
  • 1篇程冕
  • 1篇马业新
  • 1篇杨新玮
  • 1篇周洪莲
  • 1篇吴杰

传媒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mHCN2基因修饰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向电流的记录及检测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构建超极化激活环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亚型2(mHCN2)基因修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采用膜片钳技术记录细胞的内向电流并检测其电生理特征。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分离法分离获得mMSCs。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质粒pGH-mHCN2和pIRES2-EGFP,T4连接酶连接,构建质粒pIRES2-EGFP-mHCN2。脂质体将质粒转染至mMSCs,荧光显微镜下鉴定。全细胞膜片钳记录IHCN2并加入起搏电流特异性阻断剂Cs+检测其电流变化。结果酶切鉴定及测序检测证明质粒pIRES2-EGFP-mHCN2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成功的mMSCs发出绿色荧光。膜片钳记录到转染mHCN2基因的mMSCs的电压依赖性内向电流,其半最大激活电位为-95.1±0.9 mV,阈电位为-60 mV,最大激活电位为-140 mV。电极外液中加Cs+,内向电流几乎被完全抑制。未转染mHCN2的mMSCs未记录到内向电流。结论mHCN2基因在mMSCs中表达具有生理性起搏电流特征的电流,基因修饰的mMSCs有可能替代窦房结起搏细胞在自动除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马金张存泰黄深王国强全小庆
关键词:电生理学间充质干细胞膜片钳起搏电流
钙调蛋白激酶抑制剂对肥厚心肌心律失常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抑制剂KN-93对肥厚心肌细胞心律失常发生率和钙调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探讨肥厚心肌易于发生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雌性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心肌肥厚组(LVH组)、KN-93组和KN-92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左室肥厚程度;同步记录楔形心肌块心电图和内、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低钾、低镁、慢频率刺激下,观察各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的诱发率;同时测定CaMK活性的变化。结果LVH组Tdp发生率高于假手术组(P<0.05),KN-93能降低肥厚心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LVH组CaMK的活性高于假手术组(P<0.05),KN-93能有效降低肥厚心肌细胞内CaMK活性,而KN-92没有该作用。结论肥厚心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钙调蛋白激酶活性增高密切相关。CaMKⅡ可能成为抗心律失常新的靶点。
刘俊张存泰柯俊全小庆孙莉萍马金郭利芬
关键词:肥厚心肌心律失常KN-9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淋巴细胞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的变化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和 Western 印迹法,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电流及 Kv1.3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收集12例 ACS 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膜片钳全细胞电流记录方法,记录淋巴细胞膜 Kv 的电流密度。用 Western 印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 Kv1.3蛋白的表达。结果 ACS 患者淋巴细胞 Kv 的电流密度为(269±94)pA/pF,明显高于正常人[(191±64)pA/pF,P<0.01]。ACS 组淋巴细胞膜电容为(2.3±0.7)pF,对照组为(2.2±0.5)pF,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印迹结果显示 ACS 患者淋巴细胞 Kv1.3通道表达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 ACS 患者淋巴细胞 Kv 表达明显增多,说明 Kv 在调节 ACS 患者淋巴细胞的激活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郭丽芬张存泰吴杰刘念孙莉萍刘俊马金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淋巴细胞钾通道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及CD28^null/CD28^+亚型活化后Kv1.3钾通道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及CD28^null/CD28^+亚型活化前后Kv1.3钾通道数目的变化以及Kv1.3钾通道阻滞剂对CD4^+T细胞活化表达的影响,探讨Kv1.3钾通道在不稳定斑块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出27例ACS患者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其中12例进一步分出亚型CIM‘CD28^null和CD4^+CD28^+T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细胞活化前及经CD3抗体活化72h后的Kv1.3钾电流。CD4^+T细胞活化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1、1、10nmol/L特异性Kv1.3钾通道阻滞剂rMargatoxin(rMgTX),共同培养72h后用反转录-PCR法检测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颗粒酶B mRNA的表达。结果活化后CD4^+、CD4^+CD28^null、CD4^+CD28^+T细胞的Kv1.3钾通道的峰电流均明显增加,细胞平均通道数分别增加约90%、60%、80%[活化前后每个细胞的通道数分别为(402±88)个比(752±275)个、(553±328)个比(874±400)个、(392±133)个比(716±251)个,均P〈0.05]。活化前CD4^+CD28^nullT细胞Kv1.3钾通道的平均数目比CD4^+CD28^+T细胞多约40%(P〈0.05),活化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不同浓度的rMgTX均下调CD4^+T细胞活化后干扰素-γ、TNF-α、颗粒酶B mRNA的表达,各浓度组间干扰素-γ、TNF-α、颗粒酶B 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浓度越高,各mRNA表达越低。结论AC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及CD28^null/CD28^+亚型活化后Kv1.3钾通道表达增加,特异性Kv1.3通道阻滞剂rMgTX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D4^+T细胞活化时干扰素-γ、TNF-α及颗粒酶B mRNA的表达,提示CD4^+T细胞特别是CD4^+CD28^nullT细胞的Kv1.3钾通道可作为预防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潜在治疗靶点。
冯达应张存泰马业新周洪莲徐仁德杨新玮黄深马金全小庆
关键词:T淋巴细胞钾通道
干细胞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2007年
马金张存泰
关键词:干细胞起搏电流
抗心律失常肽对兔长QT综合征模型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激动剂抗心律失常肽(AAP10)对兔长QT综合征(LQTS)模型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心肌细胞钠通道开放剂海葵毒素(ATX-Ⅱ,20 nmol/L)在兔左室楔型心肌块建立LQTS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LQTS组、AAP-100组和AAP-500组,采用浮置玻璃微电极法同步记录心内膜、心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及跨室壁心电图。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反映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去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LQTS组QT间期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与正常组相比较显著增大,早期后除极(EAD),R-on-T期前收缩和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发生率也显著高于正常组,并伴有Cx43去磷酸化水平增高(均P<0.01)。在LQTS模拟状态下,AAP-500组QT间期和TDR显著缩短(均P<0.01),EAD、R-on-T和TdP发生率显著小于LQTS组(P<0.01、P<0.01、P<0.05),并伴随Cx43去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结论:缝隙连接激动剂AAP10能通过防止Cx43去磷酸化来减少兔LQTS模型TDR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说明缝隙连接可能参与了兔LQTS模型TDR的形成。
全小庆张存泰吕家高马金王岚李连东冯达应黄深孙萌程冕
关键词:心律失常长QT综合征抗心律失常肽连接蛋白类动作电位
mHCN2基因修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构建生物起搏器的基础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构建起搏基因质粒pIRES2-EGFP-mHCN2并转染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检测其在MSCs中核酸和蛋白水平是否表达。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MSCs。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质粒pGH-mHCN2和pIRES2-EGFP,回收目的片段,T4DNA连接酶连接。转化筛选阳性菌落,酶切和测序鉴定mHCN2是否插入pIRES2-EGFP中。脂质体转染质粒pIRES2-EGFP-mHCN2至MSCs,荧光显微镜下鉴定,并采用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转染质粒pIRES2-EGFP-mHCN2对mHCN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均证明mHCN2片段插入质粒pIRES2-EGFP。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了质粒的MSCs发出绿色荧光。已转染质粒MSCs的mHCN2 mRNA的平均相对表达量是未转染MSCs的5.31倍(P<0.05),mHCN2蛋白是未转染MSCs的7.55倍(P<0.05)。结论成功构建质粒pIRES2-EGFP-mHCN2,证明了目的基因mHCN2在MSCs中mRNA和蛋白均有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生物起搏器奠定了基础。
马金林立全小庆王国强张存泰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起搏电流基因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