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春梅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对比剂
  • 3篇动脉
  • 3篇动脉成像
  • 3篇成像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成像
  • 1篇对比剂剂量
  • 1篇对比剂肾病
  • 1篇心电
  • 1篇心电门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肾病
  • 1篇体层成像
  • 1篇图像
  • 1篇图像质量
  • 1篇主动脉
  • 1篇主动脉成像
  • 1篇注射方案

机构

  • 4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宫凤玲
  • 4篇陈伟彬
  • 4篇张惠英
  • 4篇马春梅
  • 2篇于鹏
  • 1篇周伟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中优化对比剂注射技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依据患者体重选择对比剂用量和在前者用量基础上减少10ml的优化对比剂注射技术对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接受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95例患者随即分为A组和B组,对比剂为碘普罗胺(370mg/ml)。A组根据患者体重选择对比剂用量(1.0ml/kg),B组的对比剂用量在A组用量基础上减去10ml。选择冠状动脉不同节段处测量对比剂增强水平。统计分析二组的图像质量、对比剂用量和冠状动脉对比剂增强水平。结果 A组和B组条件下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57±0.13和4.49±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冠状动脉中段、左冠状动脉中段和左旋支中段对比剂平均增强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剂用量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它们分别为(69.90±9.37)ml和(59.57±7.52)ml。结论与依据患者体重选择对比剂用量相比,在此基础上再减少10ml的优化对比剂注射技术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图像,减少对比剂用量。
马春梅宫凤玲陈伟彬张惠英
关键词:冠状动脉对比剂计算机体层成像
膈下动脉CT成像中碘总量固定不同碘流率对成像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碘总量固定情况下不同碘流率(IDR)对膈下动脉(IPA)CT成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部CT血管成像(CTA)患者60例,碘总量为350 mg I/kg,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例。A组:碘浓度300 mg I/m L,注射流率5 m L/s,IDR 1 500 mg I/s;B组:碘浓度350 mg I/m L,注射流率4.3 m L/s,IDR 1 505 mg I/s;C组:碘浓度370 mg I/m L,注射流率4.3 m L/s,IDR 1 591 mg I/s。记录各组IPA各级血管的显示情况及图像质量,测量各组RIPA一级血管及二级血管的CT值。结果 A组和B组IPA各级血管的显示、图像质量、RIPA一级和二级血管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IPA三级血管及其以上分支的显示及图像质量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RIPA一级和二级血管的CT值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总量固定情况下,IDR增加使得IPA强化程度增高,图像质量提高,有助于IPA三级及其以上分支能更好地显示。
宫凤玲于鹏陈伟彬马春梅张惠英
关键词:CT血管成像膈下动脉对比剂
CT主动脉心电门控成像中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与对比剂剂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CT主动脉心电门控成像中两种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对比剂剂量的影响。方法搜集临床上因怀疑主动脉血管性疾病行CT血管成像(CTA)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平均体重(69.08±11.45)kg,平均体质量指数(BMI)(25.91±4.5)kg/m2;B组平均体重(65.34±12.65)kg,平均BMI(24.57±4.1)kg/m2。对比剂(350 mg I/ml)注射前置于37℃恒温箱预热,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留置针(20 G)注入。检查前先注射20 ml生理盐水,注射流率5.0 ml/s,检查注射通道是否通畅。A组注射流率4 ml/s,对比剂用量1.0 ml/kg。B组第一期以5 ml/s注射20 ml,第二期以3 ml/s注射剩余量;B组对比剂总量=1.0 ml/kg×体重-4 ml/s×(B方案对比剂注射时间-A方案对比剂注射时间)。两组注射对比剂后以3 ml/s流率无缝隙注射生理盐水50 ml。两组均选择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采用智能触发技术确定扫描延迟时间,监测平面为主动脉弓降部,ROI阈值≥150 HU。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A、B两组图像质量评分、主动脉平均增强后CT值及对比剂用量。结果 A组和B组主动脉平均增强后CT值分别为(267.4±21.6)HU、(257.7±27.0)HU,主动脉及其分支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85±0.37、3.75±0.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对比剂剂量分别为(69.08±11.45)ml和(57.6±9.3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剂注射流率5 ml/s+3 ml/s分期注射可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主动脉CTA的对比剂用量。
宫凤玲于鹏马春梅陈伟彬张惠英周伟
关键词:主动脉成像对比剂心电门控
初步探讨不同扫描触发阈值技术在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在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中不同扫描触发阈值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扫描激发阈值,将接受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03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第1组27例,触发阈值为120 HU;第2组26例,触发阈值为100 HU;第3组26例,触发阈值为80 HU;第4组24例,触发阈值为60 HU。同时选择右冠状动脉中段、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及左回旋支远段测量对比剂增强水平。统计分析四组的图像质量和冠状动脉对比剂增强水平及从对比剂注射到触发扫描前所用延迟时间。结果不同触发扫描阈值所得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四组条件下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62±0.26)分,(4.65±0.27)分,(4.67±0.26)分,(3.40±0.02)分,前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组与其他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冠状动脉中段、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及左回旋支远段平均CT值比较,前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从对比剂注射到触发扫描前所用延迟时间,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中确保图像质量的情况下,采取80 HU监测触发阈值时,能缩短扫描延迟时间,可以达到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减少对比剂用量。
张惠英陈伟彬马春梅宫凤玲
关键词:冠状动脉对比剂对比剂肾病阈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