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朝林

作品数:407 被引量:11,446H指数:6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2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7篇经济管理
  • 97篇建筑科学
  • 25篇历史地理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社会学
  • 16篇天文地球
  • 11篇文化科学
  • 6篇政治法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水利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83篇城市
  • 38篇城市化
  • 35篇城市规划
  • 23篇地理学
  • 23篇长江
  • 22篇地理
  • 20篇理学
  • 20篇长江三角
  • 20篇长江三角洲
  • 20篇城市群
  • 19篇中国城
  • 19篇空间结构
  • 18篇城镇化
  • 17篇旅游
  • 12篇生态
  • 12篇区域规划
  • 12篇区域经济
  • 12篇城市发展
  • 10篇竞争力
  • 8篇城市竞争力

机构

  • 199篇清华大学
  • 170篇南京大学
  • 26篇中国科学院
  • 26篇中国科学院地...
  • 11篇中国城市规划...
  • 9篇南京师范大学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华中师范大学
  • 6篇北京市城市规...
  • 5篇山东科技大学
  • 5篇同济大学
  • 5篇徐州师范大学
  • 5篇国家发展和改...
  • 5篇太平洋大学
  • 4篇安徽师范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香港中文大学
  • 4篇英属哥伦比亚...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379篇顾朝林
  • 19篇甄峰
  • 18篇于涛方
  • 15篇张晓明
  • 13篇袁晓辉
  • 12篇陈璐
  • 9篇管卫华
  • 6篇吴泓
  • 6篇王颖
  • 6篇郭婧
  • 6篇朱传耿
  • 6篇段学军
  • 6篇黄春晓
  • 6篇李燕
  • 6篇张敏
  • 5篇汪淳
  • 5篇马荣华
  • 5篇陈果
  • 5篇刘宛
  • 5篇宋国臣

传媒

  • 51篇城市与区域规...
  • 35篇城市规划
  • 29篇经济地理
  • 25篇地理研究
  • 21篇地理科学
  • 19篇地理学报
  • 16篇人文地理
  • 15篇规划师
  • 14篇城市问题
  • 12篇中学地理教学...
  • 10篇长江流域资源...
  • 10篇城市规划汇刊
  • 7篇自然资源学报
  • 6篇地域研究与开...
  • 6篇国际城市规划
  • 4篇城市环境与城...
  • 4篇南方建筑
  • 3篇北京规划建设
  • 3篇现代城市研究
  • 2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2篇2022
  • 12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9
  • 9篇2018
  • 20篇2017
  • 11篇2016
  • 15篇2015
  • 7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24篇2011
  • 8篇2010
  • 21篇2009
  • 16篇2008
  • 17篇2007
  • 17篇2006
  • 11篇2005
  • 21篇2004
4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国直接投资的空间经济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本文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了一定的经济区域吸收和输出FDI的数量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的外向性的关系 ,同时还对中国大陆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域联系做了相关分析 ,提出了FDI空间经济的三个特征 ,即整体性、外向性、近域性。
花俊顾朝林甄峰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以低碳生态的名义被引量:8
2011年
唐子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我们的自由论坛,题目叫"以低碳生态的名义"。我觉得这个题目是有些令人费解的,可以从褒义的角度,也可以从贬义的角度来理解。但是不管怎么样,低碳生态是一个很热门的议题,不光在中国,而且在世界。
唐子来潘一玲刘学卢源李浩李浩黄富民丁元
关键词:生态低碳城市规划大学建筑常务理事
面向“海绵城市”建设的特大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响应被引量:32
2015年
国家建设"海绵城市"的政策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提出了新要求。文章首先基于国内外海绵城市相关的理念与建设实践的成果,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三种主要途径。然后,针对现行特大城市总规中应对建设"海绵城市"不足的现状问题,从总规纲要与专项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编制内容响应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指出未来需要在城市分类引导、专项规划补充和规划实施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
彭翀张晨顾朝林
当代中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定量研究被引量:68
2006年
当代中国城市的地域空间分布并不具有随机性分布特征,过去运用泊松方程规定的随机分布模型对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定量划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借助牛顿引力学方程对随机分布模型进行改进,构建城市空间分布的引力模型,利用2002年数据,以省级行政区为基本空间单元,对中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类型进行定量研究,得出6个块状组团式城市聚集区、10个条状组团式城市聚集区和8个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的结构特征,其中东部省区以多核心多组团式的城市块状聚集区为主,中部省区以单中心单组团式的条状聚集区为主,西部省区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为主。东、中、西三大地带城市发育水平差别较大,梯度现象较为明显。
李震顾朝林姚士媒
关键词:地域空间结构引力模型
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被引量:106
1997年
在进入信息社会和当代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全球扩散和全球一体化已经出现,必须用专门的全球视野来重新审示认识城市化过程和城市体系结构,研究、综述、概括、规划和建设信息经济氛围下的城市体系显得十分重要.文宏还就我国城市体系如何参与到全球过程中的重建等几方面提出了编制要点。
顾朝林张勤
关键词:城市化
服务经济下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被引量:10
2011年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和城市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经历了由服务性城市向生产性城市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代的城市改革,使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功能地位得到强化,部分城市开始从生产性城市向服务性城市转型,服务经济快速增长,城市空间结构也经历了空间重组和功能转移。本研究运用北京市1949-2010年第三产业各部门增加值数据和主要时段第三产业用地空间布局状况,从产业链、产业支撑、产业融合和服务外包四种服务经济发展模式入手,分析了服务经济作为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内在机制和空间演化趋势。
顾朝林辛章平贺鼎
关键词:服务经济
新城市风气被引量:1
2002年
联合国人居中心于2 0 0 1年 1 1月 1 2 - 1 5日对“我们未来的城市———全球发展策略(GlobalStrategiesforanUrbanFu ture)”进行了全球范围内的专家快速在线讨论。该部分是第一天 ,即 2 0 0 1年 1 1月 1 2日 ,第一部分有关新城市风气的讨论 ,主要包括新城市风气讨论的背景 ,什么是新城市风气 ?以及如何发展新城市风气 ,等等。
罗海明陈铭顾朝林
关键词:城市经济城市化
中国城镇化中的“放权”和“地方化”——兼论县辖镇级市的政府组织架构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被引量:11
2015年
我国小城镇面广量大,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发展缺乏土地、规划、建设、财政等要素配置功能,教育、医疗、文化、科技、商贸等发育水平也较低,无法支撑城镇的持续健康发展。作者基于中国城市行政体制改革的视角,从"放权"和"地方化"两个方面破解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不可持续难题,提出从行政区划改革入手设置县辖镇级市;通过扩权强镇建设行政区和社会经济自治体兼顾的"小政府、大社会"的城市政府治理模式;并以青岛平度市南村镇为案例,探讨了县辖镇级市的政府组织结构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问题。
顾朝林
关键词: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
论城市竞争与竞争力的基本理论被引量:9
2004年
在城市竞争力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归纳城市竞争与竞争力的若干规律。①新经济时代城市竞争机制呈现与传统经济时代不同的特征;②城市竞争力取决于'起动和活性作用'的资源因素、成长性激励作用的内部能力因素,及起推动和滞缓作用的外部环境因素;③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的资源和内部能力的组合反映和决定了城市竞争态势及竞争的核心能力。一方面,影响因素的静态组合状态,反映了竞争'类型'的不同;另一方面,影响因素的动态组合,表现为竞争优势驱动的'时序'特征;④全球化、地方化过程作为竞争的外部环境提供了城市的全球体系优势及地方据点优势源泉;⑤城市竞争在全球、区域及城市层面上具有不同的空间投影。
于涛方顾朝林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竞争优势
江苏省区域经济极化及其动力机制定量分析被引量:162
2004年
在分析国内外区域经济极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引用最近的国外区域经济极化有关研究方法,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为测度区域经济极化的变量指标,定量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总体水平与变化特征,并发现:随着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区域极化明显增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区域发展策略、乡村工业化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分析结果表明:自上而下的动力因子是影响江苏省区域经济极化的最主要方面。在空间上,江苏省区域经济极化明显表现为南北区域的分化与城乡分化两个方面。
欧向军顾朝林
关键词:动力机制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