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超

作品数:33 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0篇腹膜
  • 10篇腹膜透析
  • 5篇透析方式
  • 5篇相关性腹膜炎
  • 5篇甲状旁腺
  • 5篇腹膜炎
  • 4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4篇预后
  • 4篇肾小球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透析相关
  • 4篇透析相关性
  • 4篇尿酸
  • 4篇亢进
  • 4篇继发
  • 4篇甲状旁腺功能
  • 4篇甲状旁腺功能...
  • 4篇功能亢进

机构

  • 33篇佛山市第一人...
  • 5篇佛山市妇幼保...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佛山市...

作者

  • 33篇谢超
  • 27篇孔耀中
  • 20篇叶佩仪
  • 11篇肖观清
  • 6篇梁子介
  • 5篇田杰
  • 5篇张喆
  • 4篇侯爱珍
  • 4篇誉翠颜
  • 3篇叶燕
  • 3篇黎晓磊
  • 3篇申伟
  • 3篇刘笑芬
  • 3篇张豫
  • 2篇梁敏
  • 2篇李燕
  • 1篇黄雪芳
  • 1篇林敏娃
  • 1篇吴奎海
  • 1篇温振英

传媒

  • 9篇中华肾脏病杂...
  • 3篇临床肾脏病杂...
  • 3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接胆红素可延缓肾功能的下降
目的:目前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了间接胆红素具有抗氧化作用,目前已明确,在正常人体内,胆红素主要为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在体内最终被氧化而成为尿胆原及粪胆原而被排除体外,在这个过程中,其消耗掉体内的大量氧自由基而起抗氧化作用,...
谢超
关键词:间接胆红素氧化应激尿酸肾功能
早期血小板计数高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早期血小板计数是否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因PDAP住院的所有患者,根据最终治疗结果将患者分为治愈组与退出组,其中退出组包括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以及死亡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人口学、血常规、透出液常规及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退出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80例患者,其中治愈组112例,退出组68例。与治愈组相比,退出组年龄更大[(53.38±14.17)岁比(48.41±13.04)岁,t=2.407,P=0.017],透析龄更长[(49.20±26.05)个月比(30.36±32.97)个月,t=4.034,P<0.001],住院治疗时间更长[(23.88±11.50)d比(17.80±3.95)d,t=5.133,P<0.001],血小板计数更高[(285.55±107.23)×10^9/L比(234.90±74.03)×10^9/L,t=3.450,P=0.001],血白蛋白更低[(31.72±7.47)g/L比(35.40±4.93)g/L,t=-3.97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龄长(OR=1.012,95%CI 1.007~1.024,P=0.015)、血小板计数高(OR=1.013,95%CI 1.004~1.026,P=0.008)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白蛋白(OR=0.941,95%CI 0.896~0.988,P=0.005)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保护因素。结论透析龄长、早期血小板计数高是PDAP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白蛋白高是PDAP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保护因素。
誉翠颜谢超吴翠霞陈雨荷梁子介叶佩仪孔耀中
关键词:腹膜炎血小板计数腹膜透析
单中心腹膜透析葡萄球菌属相关性腹膜炎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我院腹膜透析中心腹膜透析葡萄球菌属相关性腹膜炎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腹膜透析中心2009—2016年所发生的葡萄球菌属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临床资料,根据腹膜透析液培养结果将患者分成葡萄球菌属腹膜炎组与非葡萄球菌属腹膜炎组,分析两组间人口学特征,分析不同时间段细菌耐药菌变化趋势和临床结局。结果: 8年期间发生收集细菌培养阳性腹膜炎230例次,其中葡萄球菌属腹膜炎75例次占32.6%,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57.3%,治愈率94.7%,病死率1.33%。葡萄球菌耐药率随时间推移有增高趋势,不同时间段葡萄球菌腹膜炎结局大致相同,男性比女性更易患葡萄球菌腹膜炎,葡萄球菌属腹膜炎组中年龄较非葡萄球菌属腹膜炎组年轻( P =0.018),且透析龄更短( P =0.049)。结论:我院腹膜透析中心葡萄球菌属腹膜炎致病菌耐药率有上升趋势,临床结局大致相同,患者有年轻化透析龄短特征,应加强年轻短透析龄患者及男性患者教育,提高我院腹膜透析中心透析质量。
梁子介谢超誉翠颜叶佩仪孔耀中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葡萄球菌属
细小脲原体导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例被引量:1
2023年
病原体检出对改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该文报道1例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诊断由细小脲原体导致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例。患者为中年女性,因腹痛伴透出液浑浊入院,头孢他啶联合万古霉素等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传统离心法培养未见细菌生长,采用mNGS技术检出细小脲原体,改用多西环素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炎症得到控制,提示mNGS技术对常规培养阴性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病原体的检出有重要价值。该文通过病例报道结合文献复习,为此类患者的诊治提供了临床经验。
谢超叶佩仪吴翠霞誉翠颜孔耀中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
膜性肾病并发皮疽诺卡菌感染二例被引量:3
2020年
报道2例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合并皮疽诺卡菌(Nocardia farcinica)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病例1因头痛、言语不清及肢体运动障碍就诊。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提示颅内占位,核素扫描提示脑脓肿。脓液培养为皮疽诺卡菌。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病例2因咳嗽、发热入院,胸片提示胸腔积液,穿刺液培养为皮疽诺卡菌。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皮疽诺卡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患者,可出现多部位感染灶,临床表现多样,积极行脓液引流加抗感染治疗可改善临床预后,复方磺胺甲噁唑为首选抗生素。
谢超田杰吴奎海叶佩仪孔耀中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膜性细菌性
腹膜透析患者包裹性腹膜硬化诊疗进展
2024年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目前广泛应用于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长期治疗。包裹性腹膜硬化(encapsulating peritoneal sclerosis,EPS)是长期腹膜透析患者少见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EPS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不规则、持续或频繁的胃肠道梗阻症状,常伴有剧烈腹痛、恶心和呕吐。影像学多表现为腹膜进行性纤维样增厚、硬化,导致肠包裹,继而出现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本综述旨在从EPS的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做一介绍。
娄芳芳刘晓怡谢超孔耀中
关键词:腹膜透析发病机制
DSA引导带隧道导管植入术5例
随着透析病人的不断增多和老龄化,血管通路问题成为透析病人最为棘手的问题.探讨DSA引导下带隧道导管植入术在血管异常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DSA引导带隧道导管植入术对于传统方法无法成功置管的患者可提高置管成功...
肖观清孔耀中申伟谢超何耀强李燕温振英叶燕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DSA引导置管成功率
不同透析方式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比较不同透析方式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甲状旁腺切除(parathyroidectomy,PTX)术后生存预后的差异,分析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5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SHPT并接受PTX治疗的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术前透析方式的不同分为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组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结果的差异。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累积生存率的差异。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法分析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预测患者全因死亡的风险。结果共99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94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死亡23例。与PD组(n=45)比较,HD组(n=54)患者透析龄、血压、全段甲状旁腺素、碱性磷酸酶、总心脏瓣膜钙化率、二尖瓣瓣膜钙化比例、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心室质量指数较高(均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46.00(32.75,60.25)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HD组与PD组患者累积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0.414,P=0.52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HR=1.066,95%CI 1.017~1.118,P=0.008)、收缩压>140 mmHg(HR=2.601,95%CI 1.002~6.752,P=0.049)及IVST增厚(HR=1.269,95%CI 1.036~1.554,P=0.021)为PTX术后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透析龄和IVST预测透析患者PTX术后全因死亡的截断值分别为51.5岁(AUC=0.673,95%CI 0.545~0.802,P=0.013)、75.0个月(AUC=0.654,95%CI 0.528~0.780,P=0.027)和13.5 mm(AUC=0.680,95%CI 0.557~0.803,P=0.010)。年龄、透析龄、IVST、左心室肥厚及收缩压>140 mmHg联合预测患者PTX术后全因死亡的AUC为0.776(95%CI 0.677~0.875,P<0.001)。结论HD与PD患者PTX术后累积生存率无显著差异,年龄增加、收缩压>140 mmHg及IVST增厚是透析
刘晓怡张喆谢超侯爱珍叶佩仪孔耀中
关键词:甲状旁腺切除术肾透析预后
维持性血液透析受试者睡眠情况下降的相关因素调查Logistic回顾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者发生睡眠情况持续下降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筛选1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受试者,应用匹兹堡睡眠情况指数(PSQI)对受试者进行标准问卷调查,评估受试者的睡眠情况,记录受试者的血液透析方案、生液生化指标以及维持治疗的具体用药资料,分析影响其睡眠情况的诸因素。结果:62.22%的受试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通过调研发现,受试者的每周透析时间、透析年限、血液滤过的总计次数、年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红蛋白(Hb)、血钙磷乘积以及尿素清除指数(Kt/V)是血液透析者发生一定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Hb、每周透析时间、外周血i PTH、Kt/V以及血钙磷乘积对睡眠的影响最显著。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受试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贫血、透析不够充分、血钙和血磷发生紊乱是诱发血液透析者睡眠障碍的关键危险因素。
梁荣绍谢超李涛陶娟彭映荷
关键词:睡眠情况
不同透析方式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的临床特点及术后复发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对比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与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中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治疗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术后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确诊SHPT并首次接受PTX治疗的患者。按术前透析方式将患者分为HD组(54例)和PD组(45例),并对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及术后病理类型、生化指标、SHPT复发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HD组患者透析龄、血压、血清碱性磷酸酶及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水平及二尖瓣钙化率较PD组高(P<0.05),术后病理类型分布相似(P>0.05)。术后相同时间点两组间血清iPTH、血钙、血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两组间累积未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最低iPTH>3 ng/L是SHPT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60,P=0.019)。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后1周iPTH>3.25 ng/L、术后1个月iPTH>18.45 ng/L及术后3个月iPTH>90.75 ng/L对术后SHPT复发具有预测价值。结论HD与PD患者PTX术后病理类型、iPTH及钙磷代谢、SHPT复发情况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最低iPTH>3 ng/L是PTX术后患者发生SHPT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iPTH水平是SHPT复发的可靠预测指标。
刘晓怡张喆谢超叶佩仪孔耀中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性肾透析甲状旁腺切除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