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峰
- 作品数:37 被引量:34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肾脏病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展的因素,为综合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CKD患者279例,分为CKD-1、CKD-2、CKD-3a、CKD-3b、CKD-4期组以及CKD-5期非透析组、CKD-5期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组和CKD-5期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组,同期体检健康者23例为对照组,测定不同CKD分期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A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CKD-2、CKD-3a、CKD-3b、CKD-4期以及CKD-5期非透析组、CKD-5期PD组和CKD-5期HD组Hcy[12.70(10.40,15.40)、15.80(14.10,19.00)、20.05(18.08,24.85)、22.10(17.40,30.30)、27.70(19.30,42.30)、23.00(16.98,28.78)、29.45(18.38,53.13)μmol/L]均高于对照组[(10.60(9.30,11.70)μmol/L)](P<0.01);(2)CKD各期FF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1、CKD-3a、CKD-4以及CKD-5期非透析组FFA阳性率(25.00%、20.59%、20.00%、23.53%)高于对照组(0)(P<0.05);(3)CKD-1、CKD-2、CKD-3a、CKD-3b和CKD-4期组,CKD-5期非透析组,CKD-5期PD组和CKD-5期HD组SOD值分别为138.05(102.58,153.33)、122.40(96.80,141.60)、134.00(109.05,144.20)、113.35(97.45,127.18)、98.00(84.30,108.50)、85.90(71.55,95.20)、87.95(75.50,107.70)、103.55(85.23,124.00)u/mL,CKD各期SOD均低于对照组[144.20(141.70,151.60)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D-1、CKD-2、CKD-3a、CKD-3b期S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KD-3b期比较,CKD-4及CKD-5期非透析组和PD组SOD均降低(P<0.01);CKD-5期HD组SOD值高于CKD-5期非透析组和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CKD的进展,患者Hcy升高、SOD降低,且同时存在FFA阳性率升高,建议自CKD-3期应注重抗氧化应激治疗。
- 黄洁丽朱竹先蒋晓峰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腹膜透析游离脂肪酸
- 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被引量:7
- 2003年
- 观察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 ,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大鼠随机分正常组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ICAM 1的表达 ,经图象分析定量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 (肾缺血 1h ,再灌注2 4、4 8、72和 96h)ICAM 1的表达水平。正常组肾组织未见ICAM 1表达 ,模型组大鼠肾缺血 1h未再灌注时亦未见ICAM 1的表达 ,再灌注 2 4h出现明显的ICAM 1表达 ,4 8~ 72h达高峰 ,并持续至 96h。提示ICAM
- 吴毅泰蒋晓峰汤如勇方建萍李江涛孙向华
- 关键词:细胞间粘附分子-1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组化方法图象分析
- 红细胞分布宽度预测心脏术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心脏手术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因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接受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的成年患者(既往无慢性肾脏病病史),以28天为界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并分析心脏手术前及接受CRRT治疗首日2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以红细胞分布宽度(RDW)≥15%或<15%为界进一步分组,探讨RDW对患者死亡的预测效力和累积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例心脏术后AKI并接受CVVHDF治疗的患者。其中6例存活,11例死亡。死亡组RDW和SOFA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48,0.014)。RDW和SOFA评分预测28天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5和0.848(P=0.024,0.0002),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1)。RDW≥15%患者28天死亡率显著高于RDW<15%患者(P=0.038)。结论 RDW可能是心脏术后AKI接受CRRT治疗患者的死亡预测因子。
- 李江涛刘熹张昆吴毅泰崔春黎蒋晓峰余晨
-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心脏手术急性肾损伤
-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肌损伤发生情况,探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是否能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心肌损伤。方法终末期肾病患者21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非透析组74例,血液透析组63例,腹膜透析组81例,检测3组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nin I,cTnI)、肌酸磷酸激酶MB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 isoenzyme,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b)水平,比较3组cTnI、CK-MB、Mb阳性率。结果非透析组cTnI、CK-MB、Mb阳性率分别为35.14%、16.22%、93.24%,血液透析组分别为34.92%、7.94%、93.65%,腹膜透析组分别为53.09%、20.99%、95.06%,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未行透析治疗时已存在心肌损伤,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并未改善心肌损伤。
- 黄洁丽李江涛蒋晓峰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
- 基于血清胱抑素C的残余肾功能评估方程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的适用性评价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价基于血清胱抑素c(CysC)的残余肾功能(RRF)评估方程(Yang方程和Hoek方程)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搜集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50例CAPD患者的数据,根据尿量〉100ml/d或≤100ml/d,分为有尿组(42例)和无尿组(8例),比较2组间血清CysC水平。以残肾肌酐清除率和残肾尿素清除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残余肾功能(mRRF)的金标准,以Yang方程、Hoek方程和简化MDRD方程计算有尿组42例患者的估算残余肾功能(eRRF)。比较不同方程间的估测偏差、精确度和准确性。结果(1)无尿组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有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3±1.13)mg/L比(6.46±1.15)mg/L,t=2.39,P=0.021。(2)Yang方程、Hoek方程和简化MDRD方程估测的RRF均与mRRF呈正相关(r=0.56、0.56和0.39,均P〈0.05)。(3)Yang方程、Hoek方程和简化MDRD方程估测RRF时偏差均数分别为0.10、-0.73和3.15ml·min-1·(1.73m2)-1,以Yang方程最小,Hoek方程次之,简化MDRD方程最大。(4)Yang方程和Hoek方程估测RRF的精确度相当[6.2ml·min-1·(1.73m2)-1比6.1ml·min-1·(1.73m2)-1],而简化MDRD方程最差[8.4ml·min-1·(1.73m2)-1]。(5)Yang方程、Hoek方程和简化MDRD方程估测RRF时的50%准确性分别为59.5%、54.8%和23.8%,前2者显著高于后者(均P〈0.01)。结论基于CysC的eRRF评估方程(Yang方程和Hoek方程)估测RRF的偏差、精确度和准确性均较简化MDRD方程有改善。两者相比,Yang方程估测RRF的偏差更小,而Hoek方程表达式更简单。因此,临床实践中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RRF评估方程。
- 李江涛马骏蒋晓峰余晨
- 关键词:西司他汀类腹膜透析持续不卧床残余肾功能
- 2型糖尿病肾小管功能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早期肾小管功能损害程度。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免法对 71例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 (A1b)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和尿α1 微球蛋白 (α1 MG)排泌值测定 ,根据A1b排泌值分为尿Alb排泌正常组 (DM1)和尿A1b排泌异常组 (DM2 ) ,并与 40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结果 71例 2型糖尿病尿RBP和尿α1 MG排泌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DM1组与对照组比较此两项排泌值均增多 ,DM1组排泌值较DM2 组有所增加 ,且DM1组中有 8例 (2 8.6 % )尿RBP升高和 5例 (17.8% )尿α1 MG增高。结论 在 2型糖尿病早期就可能存在肾小管功能损害 。
- 陈国庆蒋晓峰孙向华
- 关键词:肾小管视黄醇结合蛋白Α1-微球蛋白白蛋白类
- 院内急性肾损伤101例临床分析
- 原爱红李江涛黄洁丽吴毅泰崔春黎蒋晓峰马骏傅鹏
- 黄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肾组织一氧化氮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探讨黄芪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部分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分正常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组)和黄芪组。分别在缺血1h、再灌注1h及24h检测肾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O含量在再灌注1h显著下降(P<0.05)、24h显著升高(P<0.01);黄芪组NO含量在缺血1h和再灌注1h均显著下降(P<0.01),再灌注24h则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和黄芪组各时间点SOD活力均下降,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但黄芪组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急性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熏黄芪可能通过减轻NO含量过低或过高的变化及减少氧自由基积聚造成的损伤而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 蒋晓峰吴毅泰李江涛孙向华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肾组织急性肾缺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野生型和突变型小鼠动力蛋白激活蛋白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小鼠足细胞中的表达
- 2012年
- 目的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小鼠动力蛋白激活蛋白1(dynactin-1)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小鼠足细胞中表达。方法以总RNA反转录合成的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小鼠dynactin-1的全长cDNA,将该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LAG和pEGFP-N1;利用部位特异性突变插入方法构建突变型表达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各载体转染小鼠足细胞MPC5后,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法和免疫荧光显微镜法检测dynactin-1蛋白表达。结果 PCR扩增得到大小为3.8kb的小鼠dynactin-1片段,连接到载体后,酶切鉴定电泳结果分别显示pcDNA3.1(+)-FLAG(5.4kb)、pEGFP-N1(4.7kb)以及小鼠dynactin-1(3.8kb)片段,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小鼠dynactin-1序列与数据库序列相同;蛋白质印迹分析法检测到重组dynactin-1的蛋白条带;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到dynactin-1主要表达在小鼠足细胞的细胞质。结论成功构建了野生型和突变型小鼠dynactin-1真核表达载体,并在足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开展细胞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 王春花李林傅鹏李金花原爱红孙向华蒋晓峰余晨
-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足细胞
- 黄芪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5
- 2002年
- 蒋晓峰吴毅泰李江涛孙向华
- 关键词: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肾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