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超
- 作品数:63 被引量:21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项目云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云南软米在豫南稻区的品质性状检测与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以豫南稻区引进的38份云南软米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砻谷机、精米机和近红外谷物分析仪等仪器,结合生化和理化分析的技术方法,对云南软米在豫南稻区的外观品质、研磨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等主要性状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软米的垩白率、垩白面积、垩白度、粒长、粒宽、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总氨基酸含量、总必需氨基酸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值和糊化温度等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类型.特别是软米中的总氨基酸含量、总必需氨基酸含量、垩白性状、粒型以及糊化温度等重要品质性状在软米水稻材料中的变异范围较大.
- 彭波赵雨贺董超黄月茹冯佳华汤翠凤彭娟田夏雨孙艳芳黄雅琴汪全秀周伟阿新祥
- 关键词:软米品质性状种质资源
- 一种根结线虫采集存放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根结线虫采集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存放盘、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湿器、风扇、加热棒、PLC一体机;所述箱体为正面开门的箱子,内部两侧上有若干存放盘的卡槽,内部底面靠上位置有加湿器喷嘴的孔,...
- 余萍张绍松罗红梅李树红赵永昌董超
- 文献传递
- 一种孕穗开花期耐冷性籼型水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 一种孕穗开花期耐冷性籼型水稻品种的选育方法。该方法以月亮谷和93‑11为亲本,1800米海拔地区种植,杂交。其F<Sub>1</Sub>代植株,以93‑11为父本回交,得B<Sub>1</Sub>C<Sub>1</Sub...
- 徐福荣董超古今张斐斐董鲜汤翠凤张恩来
- 粳稻十和田/昆明小白谷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低温反应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培育重组自交系群体是发掘或定位水稻孕穗开花期耐冷性QTL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通过培育"十和田/昆明小白谷"重组自交系群体(RIL),在云南自然低温条件下,分析RIL的株高、穗长、穗伸出度、单株结实率、特定结实率和穗粒数等主要农艺性状低温反应,为耐冷性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s定位等提供研究材料和参考。【方法】以由230个家系组成的"十和田/昆明小白谷"RILs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2001年在昆明和呈贡,2002年在昆明和剑川,2003年在昆明进行了孕穗开花期耐冷性自然低温鉴定,并对株高、穗长、穗伸出度、单株结实率、特定结实率和穗粒数等性状进行方差和相关分析。【结果】株高、穗伸出度和穗粒数3性状以基因型控制为主,穗长以基因型×环境互作为主,单株结实率和特定结实率以试点环境控制为主。在5种生长环境下,上述6个性状F值为4.019~97.284,株系间均具有极显著差异。在每个试点环境条件下,单株结实率与特定结实率都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26~0.885;株高与穗长和穗伸出度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5种不同生长环境下6个性状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依次是特定结实率(66.3%)>穗伸出度(57.4%)>单株结实率(37.2%)>穗粒数(16.2%)>株高(9.6%)>穗长(6.4%);特定结实率、穗伸出度和单株结实率反应最敏感,穗粒数、株高和穗长不太敏感。【结论】本研究培育的"十和田/昆明小白谷"RIL可作为水稻孕穗开花期耐冷性研究的遗传材料;特定结实率、穗伸出度和单株结实率是孕穗开花期自然低温胁迫反应最敏感的性状指标,株高、穗长和穗粒数的变异与孕穗开花期低温胁迫的相关程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水稻孕穗开花期耐冷性自然鉴定评价中,必须进行多年多点的鉴定评价。
- 徐福荣余腾琼汤翠凤阿新祥樊传章胡意良张敦宇董超戴陆园
- 关键词:方差分析主要农艺性状粳稻
- 缅甸引进稻种资源苗期抗旱性鉴定被引量:4
- 2012年
- 本试验分别以‘旱优3号’、‘旱优8号’为抗旱对照材料,‘珍汕97B’为敏旱对照材料,对160份缅甸引进稻种进行苗期抗旱性鉴定。通过苗期反复干旱处理,测定反复干旱存活率(SPRDC)、苗高(PH)、心叶下倒一叶叶长(LFC)、相对电导率(REL)、丙二醛(MDA)5个抗旱相关的形态及生理性状。以5个指标的模糊隶属函数(FSV)平均值作为抗旱综合鉴定指数D值。以对照材料D值为分级点,将缅甸引进资源抗旱性分为抗、中抗、中感、感4个级别,将所有指标鉴定结果都为抗的定为抗旱材料,得到18份抗旱材料。结果表明:这18份抗旱资源可作为栽培稻抗旱改良的遗传资源。
- 杜家会董超汤翠凤徐福荣张斐斐杨雅云张恩来阿新祥戴陆园
- 关键词:水稻苗期模糊隶属函数
- 云南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毒素及其与致病性关系被引量:5
- 2013年
- 为了探寻云南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间毒素的差异及毒素与病菌致病性的关系,本研究选用致病性差异较大的3个云南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株,采用乙酸乙酯法提取其毒素,用水稻幼苗浸根法和种子发芽抑制法测定毒素粗提物的生物活性,并用TLC法分析毒素组分及组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菌株单细胞产毒素量与菌株的致病性强弱成正相关;供试的3个菌株,无论其致病力强弱,其产生的毒素只要有足够的量,都能抑制水稻种子发芽,也能使水稻幼苗萎蔫,且毒素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菌株间毒素组分和组分含量存在差异,一些特异的组分是否与其致病性有关,需要深入研究。
- 冯云程阿新祥刘自单张斐斐董超杨雅云张恩来汤翠凤徐福荣戴陆园
-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毒素生物活性
- 云南新收集水稻地方品种的表型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6
- 2018年
- 以来自云南16个州(市)新收集的1189份水稻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了17个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县(市)、州(市)、稻作生态区及稻作民族间的差异和分布。结果表明,在县(市)分析单元内,滇南、滇西南的芒市、盈江、陇川、腾冲、勐海、沧源等县(市)的多样性指数为1. 6010~1. 6822,高于其他县(市)。在州(市)分析单元内,滇南、滇西南的德宏(1. 6951)、普洱(1. 6746)、临沧(1. 6723)等州(市)的多样性指数较其他州(市)高。在稻作生态区分析单元内,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等产量性状及株高、谷粒长、谷粒宽、剑叶宽和穗抽出度生物学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南部边缘水陆稻区(Ⅱ)高于滇西北高寒粳稻区(Ⅲ)和滇南单双季籼稻区(Ⅰ); 17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Ⅰ、Ⅱ和Ⅲ稻作生态区间的差异不显著,而结实率、谷粒宽、谷粒长宽比、剑叶长和剑叶宽5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南部边缘水陆稻区(Ⅱ)与滇东北高原粳稻区(Ⅴ)间存在显著差异;除剑叶角度、倒伏性、种皮色和叶片茸毛外,其他13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南部边缘水陆稻区(Ⅱ)与滇中一季粳籼稻区(Ⅳ)间也有显著差异。在稻作民族分析单元内,哈尼族、汉族、景颇族和彝族稻作的多样性指数为1. 7033~1. 7308,高于其他稻作民族;其中,在同一州(市)不同稻作民族间,德宏州景颇族(1. 3735)、傈僳族(1. 3714)和汉族(1. 3526)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较高;同一稻作民族不同州(市)间,德宏、保山和临沧汉族及红河州彝族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较大(1. 6190~1. 6808)。大穗和大粒型资源分别为173份和84份,主要分布于德宏、西双版纳和普洱等州(市);长粒型资源主要分布于德宏州和临沧市。总体而言,位于滇南和滇西南地区的县(市)、州(市)及稻作生态区是云南水稻地方品种性状多样性分布中心,而哈尼族、汉族、景颇族和彝族等的稻作�
- 汤翠凤张恩来董超阿新祥张斐斐申时全韩龙植
- 关键词:水稻地方品种多样性民族
- 一种用于水稻品种苗期抗病性鉴定的播种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稻品种苗期抗病性鉴定的播种装置,包括长条板,所述长条板的两边缘壁对称固定安装有挡板,两所述挡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托盘,用于放置育苗盘,所述长条板上设有带动托盘滑动的驱动机构,两所述长条板上均固定安装...
- 阿新祥董超杨雅云汤翠凤张斐斐王斌戴陆园
- 利用RNA-seq技术筛选药用野生稻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
- 2024年
- 【目的】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属于稻属CC染色体组,在长期的自然生存过程中,积累了大量适应恶劣环境的抗性基因。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挖掘植物抗病相关基因,为开展基因功能与调控机制研究等奠定基础。【方法】对云南省6个居群(Ⅰ~Ⅵ)的38份药用野生稻进行白叶枯病菌CX28-3和PXO99的抗性评价,以PXO99人工接种处理筛选到的药用野生稻36号(抗病)与37号(感病)植株为对象,于0、24、48 h取其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并预测药用野生稻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结果】6个居群38份云南药用野生稻材料对2个菌株(CX28-3和PXO99)表现为不同的抗病性,总体为中抗至抗以上,其中抗病率最高的是Ⅴ居群、为93.50%,最低的是Ⅲ居群、为62.50%。38份药用野生稻对CX28-3菌株感病的植株有5份,感病率为13.15%;对PXO99菌株的感病率为42.10%,表明PXO99的致病力强。此外,抗2个菌株的药用野生稻材料有20份,占全部材料的66.67%,37号材料对2个菌株均表现为中感,36号材料对2个菌株都表现为抗。转录组测序共鉴定到7565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PXO99处理后共包含45个显著富集的生物进程GO类别,其中富集DEGs数量最多的集中在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细胞解剖实体、绑定、催化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表明,抗病和感病野生稻材料共显著富集到19个KEGG通路,其中与抗病相关的蛋白等KEGG通路显著富集上升,进一步明确抗病药用野生稻36号的抗病性受白叶枯病菌激发显著。筛选到共同DEGs 256个,11个基因可能与野生稻白叶枯病抗性密切相关;Unigene1184、Unigene15669、CL1239、CL1421、CL4899、CL660、CL74637个基因在抗病材料中上调表达,在感病材料中下调表达;Unigene18206、CL210、CL3554、CL92485个基因在抗病材料中下调表达,在感病材料中上调表达。【结论】6个居群38份云南药用野生稻材料对CX-28和PXO
- 杨雅云张斐斐张发美阿新祥董超汤翠凤杨春云戴陆园
- 关键词:药用野生稻白叶枯病抗性代谢通路抗病相关基因
-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地方稻种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评价被引量:14
- 2010年
- 对当前(69份)与20世纪70年代(66份)云南元阳哈尼梯田135份地方稻种的23个农艺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23个农艺性状多样性指数(H′)的平均值为1.801,其中当前和过去分别为1.766和1.784;当前和过去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21.7%和19.5%;表型类型丰富,当前地方稻种的多样性保存状况好。主要表型特性是红米类型多,有84份,占62.2%;落粒性强,7级以上的稻种有120份,占88.9%;大穗多粒型丰富,穗长和每穗总粒数平均分别为24.8cm和175.0粒。筛选出紫糯、月亮谷等16份优异资源,可供深入研究与育种利用。
- 徐福荣张恩来董超张敦宇汤翠凤余腾琼阿新祥彭新禧杨雅云戴陆园
- 关键词:地方稻种农艺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