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鸿

作品数:30 被引量:344H指数:1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食管
  • 13篇食管癌
  • 9篇淋巴
  • 9篇超声
  • 8篇淋巴结
  • 8篇活检
  • 7篇针吸
  • 7篇针吸活检
  • 7篇针吸活检术
  • 7篇气管
  • 7篇活检术
  • 7篇超声引导
  • 7篇超声引导针吸...
  • 6篇胸腔
  • 6篇手术
  • 6篇气管镜
  • 6篇切除
  • 6篇肿瘤
  • 5篇胸腔镜
  • 4篇支气管

机构

  • 28篇复旦大学附属...
  • 4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匹兹堡大学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作者

  • 30篇胡鸿
  • 20篇陈海泉
  • 19篇相加庆
  • 15篇张亚伟
  • 13篇马龙飞
  • 8篇李鹤成
  • 7篇沈磊
  • 6篇孙艺华
  • 6篇罗晓阳
  • 6篇陈颖
  • 5篇李斌
  • 5篇缪珑昇
  • 4篇王升平
  • 4篇缪珑升
  • 4篇平波
  • 3篇冯丽青
  • 3篇杨富
  • 3篇李国栋
  • 3篇陈苏峰
  • 3篇叶挺

传媒

  • 10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上海医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耐腐蚀的胸腔引流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胸腔引流管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的胸腔引流管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改性后的聚合纤维协同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超疏水性,所制耐腐蚀嵌合内膜在机体酸性、碱性、盐环境中不会受到腐蚀,管腔中不会有残液黏附;亚麻籽胶的天然网...
胡鸿陈海泉陈海清
基于社区的早期肺癌低剂量螺旋CT扫描筛查上海实践初探被引量:33
2016年
背景与目的:作为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有效改善肺癌预后,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本研究密切结合上海社区医疗服务发展现状,整合各级医疗机构优势资源,探索基于上海社区的早期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路径模式。方法:2013年8月—2014年8月,针对上海市闵行区部分试点社区,以低剂量螺旋CT作为肺癌初步筛查手段,在高危人群中开展肺癌早期诊断,并结合以微创手术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构建涵盖肺癌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及随访等医疗服务措施的综合治疗立体网络。结果:筛查总人数为11 332人(男性7 144人,女性4 188人)。其中,明确诊断恶性肿瘤29例,包括原发性肺癌27例、转移性肺癌1例和乳腺癌1例;筛查原发性肺癌发病率为238.26×10^(-5);0~Ⅰ期肺癌共22例,在原发性肺癌中占81.48%。结论:基于上海社区的早期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路径模式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可在有条件的社区及医疗卫生机构推广。
罗晓阳刘权王升平李媛沈磊李国栋李文涛赵燕萍许慧琳方红邵贵强储继志孙君雷朱洪其李志勇蒋良华凌建良赵伟忠王晶刘小华李斌张裔良叶挺潘云建胡鸿王瑞孙艺华杨海燕许速陈海泉
关键词:肺癌低剂量螺旋CT
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纵隔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2018年
目的探讨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诊断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胸外中心自2016年2月—2016年5月33例实施EBUS-TBN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EBUS-TBNA诊断上皮性癌、胸内结核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以及技术操作的相关数据。结果 33例共穿刺淋巴结74组,平均穿刺2.24组,每组淋巴结平均直径为(2.5±3.8)mm(1.1~35 mm),其中穿刺1组淋巴结6例,穿刺2组淋巴结14例,穿刺3组淋巴结12例,穿刺4组淋巴结1例。平均每组淋巴结平均穿刺次数(3.1±0.5)次(2~5次),平均穿刺时间(14.1±4.7)min(2~25 min),穿刺成功率100%,无并发症。上皮性癌诊断准确率91.7%,敏感性90%,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66.7%,肺结核诊断的准确率85.7%,敏感性66.7%,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50.0%。结论 EBUS-TBNA技术操作简易、微创,可穿刺淋巴结区域广,在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诊断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不仅如此,在胸内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中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常炜李媛媛刘志刚钱俊锴胡鸿车勇
关键词:纵隔淋巴结肿大肺肿瘤
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诊断纵隔病变的价值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用于纵隔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及最佳应用范围。方法对接受EBUS-TBNA检查的123例纵隔病变患者,以最终诊断为金标准,分析EBUS—TBNA诊断纵隔病变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判断其对于不同纵隔病变的诊断价值,并深入分析EBUS—TBNA用于诊断纵隔病变的最佳范围。结果全部患者共穿刺286组淋巴结,穿刺成功率为100%,无并发症。穿刺部位最终诊断阳性83例,其中EBUS—TBNA直接诊断79例。EBUS-TBNA诊断纵隔病变准确率为96.7%,灵敏度为95.2%,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0.0%。针对上皮性癌患者,EBUS—TBNA的诊断准确率为98.8%,灵敏度为98.8%,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100%。3例淋巴瘤患者EBUS—TBNA未能诊断。对于纵隔良性病变,EBUS—TBNA能够给出具有临床价值的疾病诊断率为47.2%。结论对于上皮性癌,EBUS-TBNA有望取代纵隔镜检查成为首选的诊断方法;对于包括肉芽肿在内的纵隔良性病变,EBUS—TBNA的诊断价值尚受到诊断设备及技术的限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对于淋巴瘤等特殊病变,纵隔镜检查尚无法替代,但EBUS—TBNA有望成为一种较好的早期筛查方法。
胡鸿陈海泉陈颖叶挺平波杨富周建华罗晓阳沈磊
关键词:纵隔病变
超声内镜在判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以CT为对比,研究微探头超声内镜(MCUS)在判断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以MCUS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方法对35例初治胸段食管癌患者分别采用3种标准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标准Ⅰ:CT扫描,淋巴结直径≥1 cm者为阳性;标准Ⅱ:MCUS扫描,淋巴结短径≥1 cm者为阳性;标准Ⅲ:MCUS扫描,淋巴结短径≥1 cm者或淋巴结短径≥0.5且<1.0 cm且淋巴结短长径比例(S/L)>0.5者为阳性,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者判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即真实性)、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阴性预测值,同时探讨MCUS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标准。结果本组35例患者的淋巴结直径为0.20~2.24 cm。N分期探测:标准Ⅱ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阴性预测值均高于标准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标准Ⅲ的准确率、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标准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标准Ⅲ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低于标准Ⅱ,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分区探测:标准Ⅱ各项指标均略高于标准Ⅰ或与标准Ⅰ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标准Ⅲ的准确率和阴性预测值均略高于标准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标准Ⅲ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低于标准Ⅱ,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旁淋巴结N分期探测:标准Ⅱ各项指标均高于标准Ⅰ,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标准Ⅲ的准确率、灵敏度及阳性、阴性预测值均高于标准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标准Ⅲ的特异度低于标准Ⅱ,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Ⅱ对上、中、下段肿瘤旁淋巴结判断的准确率均高于标准Ⅰ,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标准Ⅲ对中、下段肿瘤旁淋巴结转移判断的准确率与标准Ⅱ相近或高于标准Ⅱ,但差异均无统计�
胡鸿张亚伟相加庆陈洁顾雅佳缪珑昇马龙飞
关键词:CT检查食管癌淋巴结转移
经支气管超声引导针吸活检在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背景与目的经支气管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是近年来新的纵隔淋巴结定性诊断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应用于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2009年4月1日-2010年2月8日,75例本院胸部增强CT提示肺内占位伴多发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接受EBUS-TBNA检查。以最终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检验EBUS-TBNA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并判断其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分期的准确率。结果75例患者共计穿刺177组病灶区域,平均穿刺2.4组/例。75例患者,组织病理标本送检率为49.33%。以177组穿刺区域计算,组织病理标本送检率为28.81%。75例患者EBUS-TBNA诊断准确率为98.66%,敏感性为98.43%,特异性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91.67%。以177组穿刺区域计算EBUS-TBNA诊断准确率为96.05%,敏感性为95.10%,特异性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82.93%。上述指标除敏感性(P=0.435)外,均高于CT检查(P<0.05)。73例可行N分期患者中,19例(26.03%)患者EBUS-TBNA检查后出现分期改变。结论EBUS-TBNA准确率较高,创伤小,是用于肺癌诊断及分期的较好方法。
胡鸿陈海泉周贤平波冯丽青周建华罗晓阳杨富叶挺沈磊
关键词:肺肿瘤
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荟萃分析和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配对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背景与目的:目前关于食管癌的辅助化疗的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荟萃分析,并结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资料,明确食管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价值。方法:荟萃分析使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软件。配对研究包括1998—2004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其中90名患者接受辅助化疗,180名患者未接受化疗。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9个标志物分析预后和预测化疗价值。结果:共有6项研究,1037例患者纳入本荟萃分析,接受辅助化疗与未化疗组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而在淋巴结有转移的亚组患者中,辅助化疗显示了提高生存率的趋势。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中,未化疗组和化疗组的Ⅰ期患者(P=0.59&P=0.59)、Ⅱ期患者(P=0.2778&P=0.2778)及Ⅲ期患者(P=0.695&P=0.8667)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化疗对肿瘤转移至喉返神经和(或)腹腔淋巴结的患者(Ⅳa亚组)最有效。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优于未接受化疗的患者(P=0.038,0.01)。Bcl-2表达提示预后不良,其在化疗组中的表达较无化疗组更有预测意义。结论:辅助化疗能明显提高Ⅳa期(远处淋巴结转移)患者治疗效果。Bcl-2是分析预后及指导辅助治疗的潜在分子标志物。尽管我们是目前文献报道最大样本的食管癌化疗研究,但结论还需要前瞻性的临床试验验证。
张杰陈海泉张亚伟周晓燕沈盛萍胡鸿缪龙升李鹤成马龙飞相加庆
关键词:食管癌辅助化疗分子标志物
食管上皮高度不典型增生的处理被引量:1
2006年
背景与目的:改善食管癌患者预后的最有效方法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食管上皮高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可能存在早期癌变,处理方法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对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食管上皮高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处理。方法:对我院1999-2006年间10例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食管上皮高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术式、手术后并发症和疗效的分析,结合文献报道食管上皮高度不典型增生的处理方法,以探讨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食管上皮高度不典型增生病例的合适的处理措施。结果:10例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食管上皮高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经食管切除术后,病理证实原位癌2例(20%),浸润性癌8例(80%),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为零,手术后30d内死亡率为零,围手术期颈部吻合口漏1例,经处理后2周漏口愈合。1例术后因非肿瘤疾患死亡,其余患者均长期无瘤生存(术后存活时间3~66个月)。结论:根据我们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认为大部分食管上皮高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已经存在原位癌或浸润性癌,且相当部分高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会转变成浸润性癌。外科切除食管目前是胸外科较成型术式,手术风险小,术后患者预后好,是食管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高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加庆李鹤成张亚伟胡鸿马龙飞缪陇昇
关键词:食管癌内镜活检食管切除术
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肺内结节性病灶被引量:45
2010年
目的 评价肺内结节性病灶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定位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68例行CT检查并接受胸腔镜切除术的患者,共74个难以定性的结节性病灶,术前皆行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根据手术结果,评价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的失败率、并发症发生率、胸腔镜手术转为开胸手术的概率.结果 68例患者74个结节行胸腔镜切除术,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全部成功(100.0%);无症状并发症发生率70.6%(48/68),其中无症状气胸45.6%(31/68)、无症状出血25.0%(17/68),同时发生气胸和出血者4.4%(3/68);胸腔镜手术时间平均(15±6)min;中转开胸手术2例;住院时间平均为(15±6)d.肺内结节性病灶术后组织学诊断结果为:原发性肺癌30个,转移瘤18个,非恶性结节26个.结论 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结节病灶,中转开胸手术率低、安全快捷,对于肺内结节性病灶的定性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升平李文涛彭卫军陈海泉李国栋何新红许立超王标周建华胡鸿周贤罗小阳
关键词:立体定位技术胸腔镜检查
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通过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探讨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并评价该术式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从2005年开始开展食管癌Ivor-Lewis手术,收集2007至2010年间404例食管癌患者Ivor—Lewis手术的情况,使用AJCC软件进行概率统计分析。结果404例患者未出现术后院内死亡病例,共有89例患者(22.0%)出现了101例次的术后并发症。且当肿瘤原发灶尚处于T1时,就有可能出现转移。结论食管癌很易且较早发生淋巴结转移,其特点即是当肿瘤原发灶尚处于T1时,就有可能出现转移。研究结果倾向于根据患者转移淋巴结的解剖部位数能更好的预测患者的预后。总之Ivor—Lewis手术+两野淋巴结清扫对于中下段食管癌来说是安全而有效的。
马龙飞相加庆李鹤成李斌胡鸿
关键词:食管肿瘤淋巴转移IVOR-LEWIS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