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秀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3篇动脉成像
  • 3篇多层螺旋CT
  • 3篇血流
  • 3篇血流储备
  • 3篇冠状动脉成像
  • 3篇16层螺旋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血流储备分数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阵发性房颤
  • 2篇射频
  • 2篇射频消融
  • 2篇术前
  • 2篇术前指导
  • 2篇消融

机构

  • 14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泰州市人民医...
  • 1篇长春市心理医...
  • 1篇杭州市江干区...

作者

  • 14篇胡秀华
  • 4篇章士正
  • 4篇胡红杰
  • 2篇李成
  • 2篇刘辉
  • 2篇赵林水
  • 2篇蒋晨阳
  • 2篇杨健
  • 2篇王建安
  • 2篇张峭巍
  • 2篇侯阳
  • 2篇王怡宁
  • 2篇郑敏文
  • 2篇徐磊
  • 2篇张代民
  • 1篇邓丽萍
  • 1篇黄文鑫
  • 1篇张波
  • 1篇李琳
  • 1篇王丹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2004年浙...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引起冠状动脉功能学缺血性的斑块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以有创分数血流储备(FFR)为标准,鉴别引起冠状动脉功能性缺血斑块的影像学特征,进一步提高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9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30天内接受CCTA、有创性冠状动脉造影(ICA)以及导丝FFR检查患者,在CCTA上记录血管狭窄度以及斑块参数,包括非钙化斑块、病变长度、钙化的形态、正性重构、“餐巾环征”、狭窄程度。FFR<0.80的病变被认为功能性缺血性病变。将单因素逻辑回归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斑块参数纳入多因素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并与单独血管狭窄率模型比较。结果共纳入173例患者[男112例(61.73±8.34岁)]的204枚斑块。将3个单因素有意义的参数(即“餐巾环征”、正性重构、点状钙化)与血管狭窄率共同建立的模型,AUC达到0.837,显著高于单独以血管狭窄率建立的模型(AUC为0.679,P<0.001)。结论研究表明部分高危斑块特征与血管狭窄率组合建模后对于预测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狭窄有着更高的准确率。
史晓喆陶欣慰胡秀华胡红杰李琳
关键词:冠心病
胆管的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CT和MR表现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胆管的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CT和MR特征.方法:8例(女性5例,男性3例,年龄52~78岁)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患者分别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和MRCP或MR增强扫描,分析胆管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CT和MR影像学特征.结果:按影像学表现可分为胆管扩张型(6例)和囊实性肿块型(2例),前者表现为胆管囊柱状扩张,内见乳头/结节状实质肿块,1例沿胆管壁向外生长,5例伴有胆管结石;后者无胆管相通的直接依据,表现为囊实性肿块或囊内附壁小结节.肿瘤的实质成分呈中等至明显的强化.结论:胆管的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常发生于胆石症患者,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大部分肿瘤表现为扩张胆管内血供较丰富的实性肿块,少部分表现为囊实性肿块.
郑国联徐军良胡秀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研究造成缺血特异性狭窄的斑块特征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ML)方法探讨定量、定性的冠状动脉斑块特征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对缺血特异性狭窄血管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时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及FFR测量的255例病人共328支血管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以FFR≤0.80作为提示病变特异性缺血的指标,依据FFR值将纳入血管分为非缺血组(FFR>0.80)和缺血组(FFR≤0.80)。测量所有纳入斑块的CCTA参数,包括斑块的定量、定性特征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LogitBoost算法建立随机森林模型,通过信息增益排序方法自动选择特征。分类准确度、敏感度以及f1值(分类准确度与敏感度的调和平均值)用以评价随机森林模型对造成缺血特异性狭窄斑块的预测价值,并计算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采用十折分层交叉验证法计算模型的总体分类准确度。结果应用ML方法得出,血流动力学参数FFR_(CT)、ΔFFR_(CT)是预测缺血特异性狭窄最重要的2个特征,其次是斑块的定量、定性特征,包括脂质斑块体积、斑块弯曲、斑块不规则、非钙化斑块体积、狭窄程度、纤维斑块体积和管腔体积。在排序前10的特征中有9个是CCTA相关参数,只有1个临床参数。采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缺血特异性狭窄的分类准确度为0.940,敏感度为0.940,f1值为0.940;预测缺血特异性狭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2,模型的总体分类准确度为0.921±0.047。结论ML方法能够很好地预测引起心肌缺血的冠状动脉特异性狭窄病变的斑块特征。
张晓蕾张元秀唐春香侯阳郑敏文张佳胤张波张代民徐磊胡秀华王怡宁杨健刘辉张龙江
关键词:CT冠状动脉成像血流储备分数
乳腺核磁共振简易序列在乳腺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评价乳腺核磁共振(MRI)简易序列(AP)对乳腺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乳腺MRI检查,采用AP和常规序列(FDP)两种检查方法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AP包括轴位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ion-weighted imaging,DWI)和动态增强4期图像,FDP包括矢状位T2WI、轴位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T2WI、DWI和动态增强7期图像。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标准(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各自诊断并比较两者的一致性,再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序列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2位医师独立阅片时,相同医师在不同序列间通过BI-RADS分类的诊断一致性为0.856、0.900,通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类型的诊断一致性为0.822、0.9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序列在不同医师间通过BI-RADS分类的诊断一致性为0.744、0.822,通过TIC类型的诊断一致性为0.889、0.87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位医师共同阅片,AP和FDP诊断恶性肿瘤在BI-RADS分类的敏感度分别为89.8%(95%CI:0.785~0.958)、91.5%(95%CI:0.806~0.968),特异度为71.0%(95%CI:0.518~0.851)、77.4%(95%CI:0.585~0.897),曲线下面积为0.804(95%CI:0.698~0.910)、0.845(95%CI:0.748~0.941);两种序列诊断恶性肿瘤在TIC类型的敏感度分别为86.4%(95%CI:0.745~0.936)、89.8%(95%CI:0.785~0.958),特异度为61.3%(95%CI:0.423~0.776)、67.7%(95%CI:0.485~0.827),曲线下面积为0.739(95%CI:0.623~0.855)、0.788(95%CI:0.679~0.897),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和FDP的扫描时间分别为(11.97±0.94)min、(21.25±1.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P的平均阅片时间较FDP减少13.5%。结论与FDP相比,采用AP可缩短乳腺MRI扫描时间并能保持诊断效能,可作为高危人群乳腺肿瘤MRI筛查的改进模式。
田凤娟胡秀华何杰亓昌珍刘义涛邓丽萍胡红杰
关键词:乳腺肿瘤
肾平滑肌瘤的CT及MRI特征和鉴别诊断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结合病理,分析归纳肾平滑肌瘤的CT、MRI特征。方法搜集病理证实的5例肾平滑肌瘤,分析CT和MRI表现,总结影像特征。结果5例共5枚肿瘤均为意外发现,无家族史。所有肿瘤位于肾包膜下,突出肾轮廓外(上或下极3例,中部2例),4例3 cm以下肿瘤CT平扫呈均匀等高密度,MRI呈均匀长T1、短T2信号,增强CT及MRI均呈渐进性均匀强化,均无明显弥散受限。结论肾平滑肌瘤多发生于包膜下;大多数肿瘤发现时体积较小,CT密度均匀,MRI呈均匀长T1、短T2信号,无明显弥散受限,增强呈渐进性均匀强化。
陈娇胡秀华战锟牛忠锋刘网网
关键词:肾脏平滑肌瘤磁共振成像
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一例
2003年
章士正胡秀华
关键词: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MRI糖皮质激素
0.37秒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相对高心率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和评价0.37s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相对高心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以机架旋转时间为0.37s的16层螺旋CT进行冠状动脉平扫和增强扫描,然后行MIP、MPR及VRT重建,评价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其中有12例近期接受了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作为对照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诊断准确性,评价0.37s16层螺旋CT对高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价值。结果0.37s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达到94%的满意度,即50例患者中有47例可评价冠状动脉节段≥7,他们的平均心率是69.3±10.7次/min,而所有样本的平均心率是69.5±10.9次/min,两者无显著差别(t检验,P>0.05)。心率<70次/min的28例患者,可评估冠状动脉节段数平均为10.7±2.14,而心率>70次/min的22例患者,可评估冠状动脉节段数平均为9.7±1.78,两者无显著差别(t检验,P>0.05),其中1例患者心率达102±3.5次/min,显示效果良好。导致冠状动脉节段不可评估的主要原因有管腔狭小、心脏搏动伪影和呼吸运动伪影。结论0.37s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较高心率的患者中可获得相当高的满意度,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初步对照显示了较高的一致性,是一种值得期待的冠状动脉无创检查方法。
章士正胡秀华张峭巍
关键词: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心率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畸形的16层CT诊断被引量:9
2005年
冠状动脉畸形种类多,临床表现不一,其中较常见的是冠状动脉起源及分布异常,其他还有心肌桥、冠状动脉瘘和冠状动脉瘤等,既往确诊须凭借冠状动脉造影,多层螺旋CT可以无创详细显示畸形血管的部位、走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本文从文献与我院病例相结合角度重点介绍冠状动脉畸形在16层螺旋CT上的表现,并认为多层CT可作为冠状动脉畸形的首选诊断方法。
章士正胡秀华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畸形冠状动脉瘘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畸形16层螺旋CT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瘘
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2012年
目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对比单纯球囊成形术,其再狭窄率明显降低。但支架内再狭窄(ISR)仍是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大量临床和观察性研究报道再狭窄发生率超过10%,故及早评估是否发生再狭窄显得尤为重要。
袁鼎傅国胜江隆福李长岭胡红杰施乐贞胡秀华周斌全翁少翔黄翯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介入治疗再狭窄率
第327例 反复心悸伴意识丧失—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
2014年
病历摘要 患者女,23岁,3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悸,胸部不适,数分钟后好转,无头晕,无畏寒、发热,开始未就诊.之后无明显诱因下再发心悸,出现意识丧失,摔倒,伴有大小便失禁,约3min后清醒,无肢体抽搐、牙关紧闭,无口吐白沫,至当地医院就诊,予对症治疗好转.之后仍有反复心悸发作伴意识丧失,曾多次查动态心电图(DCG)提示“窦性心律,频发多源性室早,短阵室速”.
徐甜甜胡红杰孟文芳胡秀华姚克林徐后云
关键词:多源性室性早搏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反复心悸频发医院就诊大小便失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