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生胜

作品数:27 被引量:306H指数:10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地质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东昆仑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 4篇造山带
  • 4篇山带
  • 4篇青藏高原
  • 4篇锆石
  • 4篇化学特征
  • 4篇二叠世
  • 4篇变质
  • 3篇地层
  • 3篇定年
  • 3篇三叠
  • 3篇三叠世
  • 3篇山岩
  • 3篇泥盆世
  • 3篇盆地
  • 3篇羌塘

机构

  • 26篇青海省地质调...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青海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青海省国土资...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青海省地质调...

作者

  • 27篇祁生胜
  • 7篇王毅智
  • 6篇王秉璋
  • 5篇刘生军
  • 4篇邓晋福
  • 4篇李善平
  • 4篇陈健
  • 4篇史连昌
  • 4篇许长青
  • 3篇朱迎堂
  • 3篇叶占福
  • 3篇王瑾
  • 2篇安守文
  • 2篇刘荣
  • 2篇曾小平
  • 2篇王国良
  • 1篇任华
  • 1篇王毅志
  • 1篇周光第
  • 1篇彭伟

传媒

  • 6篇地质通报
  • 5篇青海地质
  • 4篇西北地质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矿产与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前寒武纪研究...
  • 1篇地学前缘
  • 1篇青海国土经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昆仑大灶火沟—万宝沟晚二叠世陆缘弧火山岩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11
2016年
东昆仑地区物质组成复杂、构造演化历史悠久,现保存的建造物质记录了从古元古代以来该区发生的地质事件,在多次洋陆转化中中泥盆世—中三叠世造山阶段尤为重要,同时也是该区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主要时期之一,长期以来缺失二叠纪火山岩记录。最近开展的1∶25万大灶火幅区调工作新发现一套中酸性高钾钙碱性系列火山岩组合,用LA-ICP-MS技术测得次流纹英安岩锆石U-Pb年龄为254.7±0.6Ma。根据剖面研究和区域对比,将这套陆缘弧环境下喷发的火山岩命名为晚二叠世大灶火沟组,主要分布在大灶火沟—万保沟一带,地层严格受昆南断裂控制,出露面积大于74km^2。这一发现不仅为东昆仑岩浆弧长期争论的是否存在二叠纪火山岩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而且填补了东昆仑地区晚二叠世火山岩地层的空白。东昆仑地区从二叠纪开始昆南洋向北俯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碰撞型花岗岩,大灶火沟组火山岩的形成标志着晚二叠世东昆仑处于区域性挤压阶段。
史连昌常革红祁生胜陈广庭赵明福徐博
关键词:晚二叠世LA-ICP-MS锆石U-PB年龄
兴海地区中高压混杂岩片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2
2001年
分布于昆秦接合部—苦海—赛什塘构造混杂带中的混杂岩片,经历了中高压绿片岩相变质和同期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经推算其变质条件P=0.5~0.7GPa,T=400~450℃,地热梯度为16~22℃/Km,属不典型的中高压变质作用产物。经研究确定,物质沉积混杂的时代为P_1—P_2,变质变形作用时间为263~278Ma,经历最后一次变质并折返时间为220~279Ma,三个时期分别代表着本区经历的古特提斯洋壳俯冲、弧陆碰撞—陆内碰撞和陆内造山作用阶段。
祁生胜王秉璋刘生军
关键词:古特提斯陆内造山作用
沱沱河地区埃达克岩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在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的沱沱河地区,发育了一套新生代始新世特殊的侵入体。依据岩石组合系列和地球化学特征,将其划分为灰白色闪长玢岩和灰白色石英闪长玢岩两种侵入岩,由13个侵入体组成,出露总面积为26.85km2。这些岩石具有高铝、高锶而贫重稀土的特征,与区域上其他时代、类型的侵入岩形成显明对比。这套岩石组合的特征与埃达克岩的特征一致,却与典型的埃达克岩形成环境又不同,其为挤压消减环境,值得关注。笔者重点探讨这套新生代埃达克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时代和环境分析,以及对区域地质研究的重大意义。
史连昌祁生胜王文陈健安守文
关键词:埃达克岩地质意义
羊曲地区元古宙地层的确定及意义
2000年
在1:5万羊曲幅区域地质调查中,通过采取非史密斯地层理论及构造岩片为核心的多重划分方法,确定羊曲地区分布的元古宙地层的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变质程度属低角闪岩相,为红柱石一矽线石型低中压变质相系。经区域地层对比,该套地层为扬子地块裂解块体的一部分,其与二叠纪火山弧岩片及弧前复理石岩片共同构成昆秦接合部构造混杂带的北东端。
祁生胜朱迎堂王秉璋解玉海
关键词:构造混杂带地质特征变质作用
青海省1:25万兴海幅(I47 C 001003)区域地质调查
张智勇朱迎堂周光第刘生军王秉璋王瑾祁生胜彭伟马志康
该项目按照新的造山带地质理论,采用多学科、多方法手段对兴海地区进行了详细地质填图和综合调研,首次发现、解体并厘定了具有重要地质意义地质实体,提出了有关昆秦结合部造山带结构组成与形成演化的新认识和新观点;并针对造山带沉积岩...
关键词:
关键词:区域地质
唐古拉山北坡中新世霓辉石正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时代及构造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阿多霓辉石正长岩是分布在唐古拉山北坡的碱性侵入岩,岩石中含有大量的霓辉石、白榴石、霞石等碱性矿物。侵入体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其中心的白榴石霓辉石正长岩为典型的碱性岩,而边部或呈岩脉状出现的霓辉石正长斑岩为酸性程度较高的霓辉石正长岩,岩石具有富钾、高硅和低铁镁的特点,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呈轻稀土元素富集型,无Eu异常。霓辉石正长岩侵入于早—中侏罗世雁石坪群中,上新世曲果组不整合于其上。在黑云母霓辉石正长斑岩中获得了10.71Ma±0.08Ma和11.26Ma±0.16Ma正长石和黑云母的Ar39/Ar40坪年龄,其侵位时代为中新世。构造环境分析结果显示其形成于后造山构造环境。这表明在10Ma左右青藏高原处在构造体制转换时期,这些碱性岩是造山带崩塌早期阶段的产物。
祁生胜王毅智范桂兰刘生军陈健霍成胜祁兰英
关键词:中新世
青海省同仁地区早白垩世大陆裂谷环境火山岩的确定及意义被引量:6
2012年
西秦岭西端在同仁地区沿近南北向断裂分布一套典型的灰紫色陆相火山岩,岩性组合为灰紫色块层状-杏仁状橄榄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火山角砾岩夹灰紫色厚层状复成分砾岩、灰紫色—青灰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砂岩和灰紫色薄层状泥岩,火山岩以碱性系列为主,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其地球化学显示轻稀土富集,Eu具轻度正异常,不相容元素富集,岩石具有较高的87Sr/86Sr、143Nd/144Nd、εNd和206Pb/204Pb特点。岩石的εNd均值为7.69,εSr均值为-10.7,其物源与典型的EM或HIMU型洋岛玄武岩明显不同,物源受部分大陆壳的混染,岩浆源成分属于EM与HIMU幔源间混合成因。综合分析其为大陆板块内部拉张环境下的岩浆活动产物,是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下类似于大陆裂谷环境的火山岩。
祁生胜邓晋福陈健付军史连昌
关键词:西秦岭碱性玄武岩陆相火山岩早白垩世大陆裂谷
唐古拉地区尕羊晚二叠世碰撞型花岗岩的确定和构造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在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缝合带北侧,沿青海省囊谦县尕羊及其以西,新发现呈北西向带状分布的晚二叠世正长花岗岩侵入体。其岩性为中细粒含白云母正长花岗岩,岩石以酸性程度高、富硅、富碱、富铝及非常高的稀土含量为特点,岩石的铝过饱和指数ASI平均值达1.166,CIPW标准矿物中刚玉分子平均为5.08,为典型的高钾钙碱性系列的过铝质花岗岩。其岩石类型相当MPG含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类;岩石ΣREE高达466.55×10-6~682.80×10-6,具有强的Eu负异常,δEu平均值为0.06,微量元素含量富不相容元素(LILE),贫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典型的S型花岗岩的特征,与冈底斯碰撞花岗岩特征近一致,构造分析相当于Maniar花岗岩分类中的CCG花岗岩(大陆碰撞花岗岩)。在尕羊正长花岗岩中获得了251.4±0.6Ma的TIMS法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其形成时代为晚二叠世,与在乌兰乌拉湖-澜沧江结合带内获得的251.5±2.6Ma和249±49Ma热年代信息一致,反映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构造热事件的存在,可能属于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乌兰乌拉湖-澜沧江结合带陆-陆碰撞的产物。
祁生胜王毅智何世豪宋生春祁正林王福林
关键词:晚二叠世过铝质花岗岩
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查涌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6
2009年
查涌蛇绿岩为甘孜—理塘缝合带在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治多地区的北延部分,由基性堆晶岩、辉绿岩墙群、基性喷出岩及沉积成因的硅质岩组成,缺乏地幔橄榄岩。受后期构造强烈破坏,岩石变质变形较强,多呈被肢解的构造岩块、岩片产出。堆晶岩包括蚀变橄榄辉石岩、辉长岩,蚀变橄榄辉石岩具有低SiO2、TiO2、P2O5含量及高MgO含量的特征,Rb、Th、Cr等元素呈强富集型,Sr、Nb、Y等元素具亏损型;辉长岩低SiO2及K2O含量,高MgO、TiO2及Al2O3含量;辉绿岩墙以Rb、Ba、Th等元素的明显富集和Y、Yb的轻微亏损为特征,微量元素蛛网图曲线与洋中脊玄武岩类似;玄武岩具高TiO2含量、低K2O含量,属低钾拉斑玄武岩系列,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明显,具有轻稀土富集型,铕不显异常,玄武岩REE模式呈近平坦型曲线,与大洋玄武岩特征相似。由上述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环境等特征,推测查涌蛇绿岩产于洋盆环境。
李善平陈有顺李伍福王钦元祁生胜
关键词: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蛇绿岩
青海三江北段治多地区印支期花岗岩的成因及锆石U-Pb定年被引量:15
2008年
青海三江北段治多地区开展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显示该地区大面积出露的侵入岩的形成时代主要为晚三叠世,治多县东北部巴颜喀拉岩区内花岗闪长岩单颗粒锆石U-Pb法年龄为(212.38±7.1)Ma,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96.8±0.3)Ma:治多西南部分布于金沙江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内石英闪长岩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215.4±0.8)Ma。通过岩体地质特征、岩石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点可以初步确定这些地区晚印支—早燕山阶段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阶段,岩浆具有多源区特点,形成可能与岩石圈的拆沉作用有关。
王秉璋罗照华曾小平王毅志祁生胜
关键词:花岗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