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颖

作品数:73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理学
  • 11篇化学工程
  • 11篇文化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分子
  • 10篇色谱
  • 10篇分子印迹
  • 9篇手性
  • 9篇教学
  • 8篇光谱
  • 7篇对映
  • 7篇对映体
  • 7篇液相
  • 7篇液相色谱
  • 7篇手性流动相添...
  • 7篇相色谱
  • 7篇流动相
  • 7篇流动相添加剂
  • 6篇应用化学
  • 6篇高效液相
  • 6篇高效液相色谱
  • 6篇拆分
  • 6篇催化
  • 5篇印迹聚合物

机构

  • 73篇齐齐哈尔大学
  • 6篇佳木斯市环境...
  • 3篇黑龙江大学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齐齐哈尔市环...
  • 1篇双鸭山市第一...
  • 1篇佳木斯市第一...

作者

  • 73篇王颖
  • 33篇苏立强
  • 20篇翟明翚
  • 18篇初红涛
  • 14篇王伟华
  • 11篇齐海燕
  • 9篇韩爽
  • 9篇于亭亭
  • 6篇李健
  • 6篇汝吉东
  • 5篇李永亮
  • 4篇李英杰
  • 4篇高立娣
  • 3篇翟丽萍
  • 3篇刘军
  • 3篇李桂莲
  • 3篇张晓红
  • 3篇王世伟
  • 3篇牟学军
  • 3篇邱阳

传媒

  • 5篇化工时刊
  • 5篇高师理科学刊
  • 3篇化学试剂
  • 3篇分析试验室
  • 2篇化学工程师
  • 2篇电镀与精饰
  • 2篇分析科学学报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化工技术与开...
  • 2篇第十八届全国...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印染助剂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电镀与涂饰
  • 1篇砖瓦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中草药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20
  • 9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1998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色谱分析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2019年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主线,阐述了齐齐哈尔大学色谱分析精品课程建设的历程.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不断更新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手段,开展MOOC教学,将教师科研融入到教学中等诸多途径,进行了课程的教学建设与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苏立强王颖初红涛韩爽郑永杰李英杰
关键词:色谱分析精品课课程建设
乙胺嘧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乙胺嘧啶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苯甲醇和乙腈混合溶液中制备了乙胺嘧啶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液相色谱固定相,可将乙胺嘧啶与结构类似物敌菌净基线分离。吸附实验表明,印迹聚合物远大于非印迹聚合物的吸附量,说明印迹聚合物对乙胺嘧啶有特异的吸附性。
刘发强迟大民苏立强王颖
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乙胺嘧啶高效液相色谱
羟丙基-β-环糊精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拆分盐酸氯丙那林
2018年
建立了以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拆分盐酸氯丙那林的方法。使用C18色谱柱,考察了有机修饰剂的种类及配比、流动相的流速对拆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体积比为80∶5∶15),HP-β-CD浓度为0.8mmol·L^(-1),流速为0.8m L·min^(-1),检测波长为216nm时,盐酸氯丙那林的分离度为1.45。
翟明翚罗梾钰陈影王颖苏立强
关键词:羟丙基-Β-环糊精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拆分
从“Miss WM烘焙坊”项目运作浅析大学生创业训练被引量:1
2018年
大学生参加创业创新项目,接受创业训练,积累创业经验,可满足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助力大学转变知识教育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一项重要举措。基于一次创业实践,借助政策扶持,进行品牌定位,巧用互联网成功运行"Miss WM烘焙坊"项目,参加这一大学生创业训练不仅丰富广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人生经验,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强化了项目团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增强了未来就业和创业的信心。
麻纾瑜王颖潘慧影
应用化学专业课双语课程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探讨
双语教学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是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双语教学中有关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研究方兴未艾。应用化学专业课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等双重特点,因此在双语教学实施中遇到困难。文...
齐海燕苏立强王颖初红涛
关键词:应用化学专业双语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手段
文献传递
二阶导数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鉴别食用油
利用二阶导数红外光谱鉴定不同品质食用油,用无水乙醇溶剂萃取分离油样,分别考察乙醇层及下层油样红外光谱特征。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主成分分析化学计量模型。运用统计学SPSS 18.0软件对油及分离液进...
王颖王伟华
关键词:食用油红外光谱主成分分析化学计量学
文献传递
二十九种食用油红外光谱数据的聚类分析
研究以29个食用植物油样品为检测对象,结合化学计量学和统计学开展了植物油红外光谱检测分析,主要从样品特征吸收峰的差异性选择研究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用油检测中的应用。植物油用无水乙醇溶剂萃取,分别考察乙醇层及油层红外光谱特...
王伟华王颖翟明翚
关键词:食用油红外光谱聚类分析
文献传递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桦褐孔菌中7种金属元素的总质量比及形态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桦褐孔菌中的Mn,Ca,Zn,Fe元素,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桦褐孔菌中的Pb,Cu,Cr元素.用微波消解法获得桦褐孔菌的金属元素总质量比,超声水提取法获得水溶态金属元素的初级形态,最后用Tessier逐级提取法对获取的5种形态金属元素进行次级形态分析.结果表明:7种金属元素回归方程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检出限为0.007~2.989ng/mL;桦褐孔菌中Cu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Ca,Mn,Zn,Fe主要以离子交换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Cr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Pb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的形式存在.
齐海燕兰志满唐万侠王颖马琳初红涛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法桦褐孔菌金属元素
基于ATRP技术制备姜黄素分子印迹复合膜及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制备姜黄素分子印迹复合膜(MIM),并建立一种实际样品中姜黄素分离富集的方法。方法以姜黄素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氯化亚铜为催化剂,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为配体,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为基膜,采用热聚合法制备姜黄素MIM;通过扫描电镜(SEM)考察了MIM的微观结构;采用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对MIM的最大吸附量和吸附平衡时间进行考察,并对选择性渗透能力进行研究;以MIM为渗透装置中的膜材料,结合HPLC法对样品中的姜黄素进行分离、富集、检测。结果制备的MIM孔穴分布规则且大小均匀;最大吸附量达3.81 mg/g,且15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在阿魏酸、槲皮素和姜黄素的选择性渗透过程中,MIM对姜黄素具有较高的选择渗透能力;对生姜、姜黄、咖喱中的姜黄素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100±3.952)%、(98.300±3.637)%、(97.900±3.133)%,RSD均小于4.2%,检出限为1.76μg/kg。结论制备的姜黄素MIM吸附速度快、选择性强,为姜黄素的分离、富集提供一种新的材料,同时也为其他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提供借鉴。
苏立强靳岩爽陈嘉琪王颖翟明翚
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姜黄素膜分离
HPLC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拆分盐酸地匹福林对映体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对盐酸地匹福林对映体进行了拆分研究。系统考察了手性添加剂的种类及浓度、有机修饰剂的种类及含量、流动相pH和流速等因素对拆分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色谱分离条件:C18色谱柱,流动相为含0.5 g/L CM-β-CD的甲醇-乙腈-水(体积比为15∶70∶15,pH 4.00),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在此条件下,对映体的分离度为2.27。该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
翟明翚苏立强王颖王伟华周金娟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流动相添加剂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